幼儿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1-11-27 01:32刘文君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内容动作

刘文君

学前教育的教学课程内容丰富,有助于呵护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幼儿肢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让幼儿的形体形象更加出众。

一、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学现状

舞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陶冶幼儿情操,培育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鉴赏水平,还能培养幼儿的舞台意识,提升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现状,笔者发现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缺乏适合幼儿的舞蹈内容。当前,我国很多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比较老套,动作设计不规范,部分学前舞蹈教师直接借用其他舞蹈内容,没有自己的创新思考。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幼儿园不够重视幼儿舞蹈教学工作,会占用舞蹈课程的时间。三是缺乏幼儿家长的支持。部分幼儿家长为幼儿报了各种补习班,如美术、乐器等,这让幼儿感到疲惫、厌倦,在学习舞蹈时容易出现抗拒学习、不愿意学习等问题。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存在分神或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现象,这都会影响舞蹈教学的效果。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舞蹈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活泼可爱,深受幼儿喜爱。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幼儿要按照教师的舞蹈动作指示进行学习、排练等活动,同时观赏其他幼儿的舞蹈表演。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力和审美能力。在课上,幼儿要牢记各种舞蹈动作,充分体会舞蹈的美感,这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能力;在课下,幼儿要回忆课上的舞蹈教学动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记忆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在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采用多样化的课程形式,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全身心地融入舞蹈学习,以此提升幼儿的形体姿态,全方位地开发幼儿的智力。

二是有助于增强幼儿形体的美感。幼儿阶段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舞蹈活动能有效改善幼儿的身体姿态,培养幼儿优雅大方的气质。幼儿舞蹈教师要合理安排舞蹈教学的内容,安排适合幼儿学习的舞蹈动作,以提升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平衡能力,让幼儿的肢体更灵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优化并落实舞蹈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身体机能,根据幼儿学习舞蹈的实际情况,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制订恰当合理的舞蹈课程。舞蹈训练能增加幼儿的运动量,促进幼儿骨骼的生长、发育,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其端庄体态、增强其体力、矫正其不良的形态习惯,如纠正幼儿含胸驼背等形体问题,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三是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幼儿性格的形成一般受其生理因素、后天学习因素等影响。幼儿舞蹈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成就感,帮助幼儿养成活泼生动的性格,培养幼儿开朗大方的生活态度。幼儿在学习舞蹈时,需要在家长、教师、陌生人面前表演。这些演出经验有助于幼儿克服心中的恐惧,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敢于表现自己的良好性格。例如,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幼兒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熟悉歌词,根据乐曲旋律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让幼儿模仿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姿态。两个幼儿面对面站好,当听到“这么好的天气,洋娃娃和小熊见面后高兴地拍起手来”,幼儿要互相拍拍手;当听到“他们在跳圆圈舞呀”,幼儿要拉起手,小跑转一圈再回到原来位置,互相拍拍手。舞蹈活动不仅能增进幼儿彼此之间的友情,也能引导幼儿更好地表现自己,提升幼儿的胆量,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四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一些幼儿性格害羞,遇事胆怯。教师要针对此类情况,及时引导幼儿正确面对困难,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力,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学习舞蹈时,幼儿要进行劈叉、开肩等形体训练,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意志力,培养幼儿不服输的精神。教师可以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学习少数民族歌舞。以《彝族歌舞》为例,幼儿在听音乐、分辨节奏快慢时会遇到困难,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悉心教导幼儿舞蹈动作的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刻苦努力、不怕挫折的精神,让其感受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

三、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学的优化

基于我国当前幼儿舞蹈的教学现状,结合幼儿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及时调整舞蹈教学内容,优化舞蹈教学方式,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的全方位成长。为做到这些,学校和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是教育对象特定化。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有趣的舞蹈内容,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味追求舞蹈技巧,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为幼儿制订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二是教学目标具体化。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幼儿舞蹈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强幼儿舞蹈师资的力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明确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充分认识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三是教学内容全面化。教师要合理设计幼儿舞蹈动作的结构,掌握幼儿舞蹈的规律,抓住幼儿舞蹈教学的特质,运用配乐情感、动作姿态、舞蹈情境的表现技巧,丰富幼儿舞蹈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师要重视幼儿舞蹈的创编工作,探索个性化的舞蹈艺术教学特色,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幼儿舞蹈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欣赏舞蹈表演,如一些现代舞、芭蕾舞等较为出名的舞蹈作品。教师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选择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丰富幼儿舞蹈教学的素材,让幼儿充分体会舞蹈的美感与享受舞蹈的乐趣,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创设活泼热烈的教学情境,将舞蹈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合理改编舞蹈动作,及时发现幼儿舞蹈表演中的不足并给予其正确的指导。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有效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幼儿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特色舞蹈教学风格,在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同时,推动学前教育中幼儿舞蹈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幼儿园)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内容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和舞蹈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