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研究

2021-11-29 08:38林钧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者主体

赵 民,林钧昌

(1.潍坊医学院 心理学院,山东 潍坊261053;2.潍坊医学院 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261053)

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是文化认同,它能够为不同民族达成共识提供一种稳定的思想环境,进而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统一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1]。在民族团结教育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心理结构各要素起着维持、调整和指导的作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反应方式。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影响教育效果,只有领悟到接受的重要性,系统地把握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才能有效推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和教学方式完善,进而提高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

一、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含义

(一)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的含义

接受是主体因需要和兴趣而接纳和适应外界事物的行为特征,是对接受对象的理解、消化并最终重构为自我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外界事物价值观的认可。张耀灿、郑永廷等认为思政教育是接受主体内化与外化统一的过程,此过程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2(]135)。民族团结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供的促进和维护各民族团结发展的教育,教育者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最终在情感上认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行为上积极践行民族团结要求。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活动的主体,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实施接受活动。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3(]514)。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主体某种诉求的事件,社会环境影响主体需要的满足。因此,本文认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是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需求,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在环境的影响下接受和认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含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是接受主体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将知识传授给他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接受心理是实现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其心理机制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如果接受主体接受教育者所讲授的民族团结标准和内容,他们就能通过各种心理结构的作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然后依据此行为准则进行活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是大学生基于自身需要和环境的影响,在接受教育者所提供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时,各种心理现象产生作用的总称。

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层次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是从选择—理解—建构—融合的发展层次逐步进行的。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此过程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经过思维的加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并从情感上认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最终产生符合民族团结目标的行为。

(一)选择机制

选择是接受主体在处理信息时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倾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主体所感知到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习惯、需求等一致或者是与其接近的信息。因此,选择机制指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和接受动机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时做出的反应方式。

1.接受主体的需要。接受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方式,与需求密切结合,它影响接受主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产生和发展[4]。需要是接受的基础,只有与主观需要相契合的事物,接受主体才会产生认同感[5]。一般来说,对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的依据是大学生的需求。而主体的需求有不同的层面,且主体的需求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变化,这就要求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内容应当随之变化和发展。

2.接受主体的兴趣。兴趣是在主体需要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主体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积极心理倾向。皮亚杰指出,兴趣是需要的延续[6(]196)。接受主体之所以对某一对象产生兴趣,是因为它可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教育者传授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应满足学生的主观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兴趣具有指向性,主体容易注意到感兴趣的信息,对不感兴趣的刺激信息往往忽略,且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接受行为的开展。因此,教育者应该关注大学生兴趣的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教育行为。

3.接受主体的动机。接受主体的动机可以直接刺激主体行为。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时,接受主体某种知识技能的缺失,会使其主动产生接受教育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指向具体的接受目标时,就会转化为主体接受教育的动机,并产生接受行为。

(二)理解机制

理解是主体接受未知事物时,其原有认知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相符合的过程。因此,理解机制是大学生的认知活动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时发生作用的反应方式。人脑接收外部刺激并予以加工,使其变为内在的心理活动,然后控制人的行为,就是认知的过程。认知与接受密切相关,是接受得以完成的重要环节[7]。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念、感知和判断,然后通过思维加工,建构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认知内驱力是认知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学习任务。大学生成功完成民族团结教育学习后产生乐趣,这种乐趣引发了继续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认知内驱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解。

(三)建构机制

建构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是接受主体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强调接受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因此,建构机制指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在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反应方式。

1.接受主体的思维方式。接受主体的思维过程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对未知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即把民族团结的新知识与已知的内容相联系,经过思维的加工产生新的民族团结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种机制下,大学生的思维过程被调动起来,如果教育所传递的民族团结信息与接受主体内在的意识形态结构相契合,便会建构为一个整体;如果与已知的意识形态结构不同,便会通过思维加工过程对自我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构,使之吸纳新的民族团结知识。

2.接受主体的能力水平。能力是大学生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的本事,在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即为接受能力。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知识技能的接受效率[8]。接受能力的大小是民族团结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且能力发展水平在不同人中表现出不同特征[9],具有较强接受能力的大学生善于接纳新知识,可以较顺利地完成接受活动。

(四)融合机制

随着大学生的成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些知识经过选择、加工等过程,逐步形成了接受主体认知上的理解、情感上的认同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协调,从而达到融合的状态。因此,融合机制即大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过程在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活动中的反应方式。

1.接受主体的情感。情感能够体现出外部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联系,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种类型的情感与人的理想、信念和个性紧密联系。其中,道德感是在特定标准的基础上给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评价时出现的主观感受。大学生接受民族团结教育,逐步形成自身的社会道德感,并产生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民族团结行为。理智感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兴趣等都在理智感的范围之内,它是推动大学生获得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动力。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各民族优秀文化以直接的艺术形式向学生呈现,既可以满足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需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愉快体验,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感作为道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加强或限制教育活动的运作、促进或终止教育对象的接受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情感是接受心理的直接体现,而认知是情感的基础。随着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大学生的认知得以促进,并且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变化,这种积极的情感反应促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认知。

2.接受主体的行为。行为是大学生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引起大学生行为的刺激往往通过其心理中介起作用。大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引起民族团结行为的复杂性。同样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刺激信息可能引起接受对象的不同行为反应,不同的刺激信息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其原因就在于接受主体有丰富的主观世界。

三、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阶段存在的问题

1.接受主体需要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接受主体基础需要处于低层,精神需要处于高层,进入高层需要的前提是满足接受主体的低层需要。大学生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对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思想意识的接受就无法开启。能否满足低层次的合理需要,是鞭策大学生主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增强自身思想意识水平的动力。

2.接受主体缺乏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动机。动机理论认为人有不同的需求,只有清楚地把握个体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目标,才能促进接受行为,使接受动机更加符合内部需要。研究表明,只有47%的大学生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有17%的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并在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0]。这些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合理的把握,其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动机处于教学层面,没有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二)理解阶段存在的问题

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团结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1],接受主体的认知是否恰当、完整,对教育的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12]。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没有启动已有认知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从而影响其对教育内容的获取,减少了重新选择信息的机会,而且大学生个体心理差异较大,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识别信息的能力不同,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接受存在差异。

1.感觉阈限的作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而且对超出感受范围的刺激不能引起感觉。即便是较适宜的刺激,在不适宜的环境中也许不能引起感觉。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须认识到不同大学生感受性的区别,采取适宜的方法提高其学习的参与性。大学生也应充分认知自己感受性的大小,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及时进行调整,提高其对民族团结教育接受的效果。

2.知觉信息加工过程的体现。个体通过知觉过程将外界信息转变为对自身有意义的内容。对教育者和接受主体来说,一定的知识经验能够确保其切实掌握知觉对象并进行高级认知活动。同时,接受主体会基于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接受对象。如果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使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成为大学生的知觉对象,那么接受行为就会发生。

3.记忆在接受过程中的作用。接受主体回忆或再现已经接受过的民族团结知识就是记忆,遗忘随记忆产生且存在于记忆的不同阶段。所以,教育者将民族团结知识传授给接受主体时,不是单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背诵某个理论知识,而是希望他们真正了解理论背后的深意,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应尊重接受主体遗忘的基本规律,并积极探索保持记忆的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4.注意过程的影响。注意是接受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映射和集中。注意的功能对民族团结教育接受会产生影响。注意的选择功能使接受主体选择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相一致和符合需要的信息。当接受主体积极关注教育者时,注意的保持功能将使接受主体在意识中保持对讲授内容的印象。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会在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向或目标上引导大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采取方法吸引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注意。

(三)建构阶段存在的问题

1.接受对象能力的不同。掌握民族团结知识必须基于一定的能力,这是促进接受主体掌握知识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接受主体能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具有相同知识的人能力水平可能存在差异,而具有同样水平能力的人也不一定处于相同的知识层面。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关注到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根据其能力的不同进行教育,大学生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2.思维过程的影响。大学生在认识民族团结客观事物的活动中,不仅依赖于知觉和记忆过程,还需要通过思维活动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思维能力强的大学生,在理解信息环节表现出对内容的深入解释和准确性高的特征,对民族团结的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阶段,并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

(四)融合阶段存在的问题

1.情绪情感的影响。由于缺乏实践和经验,大学生容易改变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从而导致情感活动的两极分化。受情感倾向的驱使,接受主体对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接受对象能够保持持久的热情,如果接受主体偏离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就会形成冷漠的态度而忽略它们。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互动引起大学生积极情感的教育方式[13(]63)。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情感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或者过多关注差异而不能很好地处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矛盾[14],或者简单灌输知识层面的理论。民族团结教育如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他们可能会产生消极和失望的情感体验,阻碍其接受民族团结教育。

2.行为过程的影响。行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的一切有目的的动作的统称。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作用的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因素主要指客观环境;内部因素主要指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这里特指心理因素。在民族团结教育接受活动中,要想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状态,必须将内外部因素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内心认可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行为的外化,切实接受和认可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选择阶段需要心理的失衡和动机水平的欠缺

需要是引起民族团结接受行为的动力机制,但需要具有差异性,如果接受主体只渴望享受物质或追求物质利益的刺激,就会陷入缺乏思想道德追求的状态。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状态不平衡,就会使他们无法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信息,从而产生接受心理障碍。

动机具有引导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功能。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使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学习动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看法和学习动机是不同的,有些学生认知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影响,产生了合理的内在动机并积极进行学习。当学生认为接受到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且考试重视客观理论而忽视主观分析时[15],学习动机就会减弱,从而阻碍接受心理的发展。

(二)理解阶段认知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知识的缺乏是影响其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民族团结知识储备,且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有限。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理论性强,这些内容对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同时,网络文化的影响也增加了部分大学生自觉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难度,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兴趣。

大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经验是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具有较强认知能力的主体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在接受过程中可以扩大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范围。认知能力弱、知识储备少、认知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大学生对新知识形成偏见,使其出现排斥和拒绝知识的现象。

(三)建构阶段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限制

在加工和接受内容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力水平会影响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越强,对接受对象的归纳和分类就越好;能力的逻辑抽象越强,就越能通过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教育内容的处理越系统,就越容易理解接受的内容。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内容的加工过程。当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时,大多数学生会产生思维定式和思维的肤浅性。首先,定势的思维会使接受主体固守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灵活掌握新的教育信息,从而使接受主体形成接受障碍。其次,思维的肤浅使接受主体对教育信息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归纳、分析和理解,任何不符合自己经验的事情都会被排斥。

(四)融合阶段负性情感的影响

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负面情绪,他们通常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识别教育信息,如果需求和教育信息之间的偏差大,就容易怀疑信息的准确性并产生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感体验直接引起了接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其次是大学生对教育者的消极情绪,当教育者使用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时,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热情降低,无法对教育内容产生兴趣,从而造成接受障碍。

五、促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对策

(一)尊重接受主体的需求,增强选择性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须高度重视和满足不同群体大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索针对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教育方式[1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激发教育者从接受主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更多地关注接受主体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尊重学生低层次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

首先,激发大学生的内驱力。一方面,合理考虑大学生的各种需求,不断引导和塑造其形成合理的民族团结需求,并产生认知内驱力。另一方面,将大学生的潜在学习动机转变为实际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能力,以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需求。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个体自我效能主要来源于成败经验和归因方式。前者来源于个体的成功和失败的直接经验以及他人成败的经验,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可以通过学习榜样事迹提高自我效能感;后者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教授给学生合理的归因方式,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提高接受主体的认知能力,增强理解性

人们依据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能力和知识经验对外部影响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归纳为自己的理解。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契合的教育内容,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接受。

首先,采取多种措施,使大学生善于运用既有的知识、经验来吸收新的民族团结教育信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只有实现对教育信息的接纳和认同,才能强化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认同。其次,引导大学生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补充民族团结知识。最后,针对部分民族地区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认识上存在的偏差[17],教育者应及时引导,使学生准确理解民族团结的价值理念。

(三)增强接受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提高建构性

首先,教育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8],以保证大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着民族团结教育目标方向发展。其次,学生要掌握思维方法,有针对地对思维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使民族团结教育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最后,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提升接受能力,积极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四)培育接受主体的积极情感,优化融合性

消极情绪使教育双方产生不良心理,阻碍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民族团结教育中,一方面,要调动大学生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动性,使其处于积极接受的情感状态,为双方情感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积极情感的形成;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应具有良好的情感交流,教育者要善于创造有利于情感交流的条件,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同度。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者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品读
论碳审计主体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民族团结之歌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