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创新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探究*

2021-11-29 03:44彭雄凤余光群胡玲玲郭纪斌
南方农机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成果机械

彭雄凤 , 余光群 , 胡玲玲 , 郭纪斌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凝聚与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国外极其重视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早在1953年,创业教育在美国兴起,随后,日本、英国、德国等纷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2016年,我国所有高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流于形式,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创新教育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没有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之中[2]。2)针对专业设置的创新教育普遍存在产出导向不清晰、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问题[3]。

针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课题组借鉴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以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为切入点,讨论专业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式。

1 课程概述及OBE基本原理

“机械创新设计”是在通识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基础上,融合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开设的一门思维与技术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课程,如图1所示。该课程以专业为载体,在教学中以专业案例和实践为支撑,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课程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目标与OBE教学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

图1 机械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来设计课程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先进教育模式。它于1981年由美国学者Spady率先提出,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追捧[4-5]。我国在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大量学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如申天恩等从理念渊源上详细介绍了OBE[4],李志义等研究了OBE的教学设计、执行原则等[6-7],王明海探索了OBE指导下的高职课程的设计原则、路径、方法等[8]。这些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特别是李志义等所归纳的“四个执行原则”对于具体的课程设计有很强的指导性[7]。

2 基于OBE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1 基于OBE的课程架构

“机械创新设计”按OBE的“四个执行原则”,搭建有机配合、循环推进的课程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OBE模式的课程架构

清楚聚焦。焦点是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到的最终学习成果(又称顶峰成果)。顶峰成果不是由教师想教什么确定的,而取决于国家、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通过对工业4.0时代下我国机械行业特点的分析,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情况,课题组聚焦“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成果为培养“专业知识全面、创新能力强、沟通有力、积极主动实践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反向设计。以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根据课程成果,确定“机械创新设计”的三大目标为:1)知识目标。创新原理与技法、机械创新设计的专业知识。2)能力目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素质目标。工程素养、创新意识、沟通与协作精神。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构建创新技法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理论教学主线,以及软件仿真与工程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主线。

扩大机会。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在时间和资源上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成果。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CAD技术的优势,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和三维软件,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高期待。教师制定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执行标准,检验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并反馈于课程成果,以此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同时,鼓励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自主选择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以赛促学。利用学校“智能工坊”“3D打印创意中心”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资源,为在校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在此过程中,实行专业教师与创新创业教师双重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创新知识向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迁移。

2.2 基于OBE的教学内容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高职学生应更注重课程实践性。但若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课程将沦为一般的操作课,无法从思维、方法的层面启发学生;而若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不高。课程以项目驱动的创新实践为主,将创新的理论知识穿插于项目实践中,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对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如表1所示。理论教学主线主要包括创新原理与技法、机构创新设计、结构创新设计、外观创新设计等,侧重创新技法、机械创新知识的培养。创新实践主线由创新基础实验、三维软件造型、工程实训组成,侧重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表1 教学内容表

2.3 基于OBE的教学实施

在线课堂的兴起和繁荣,为学生提供了弹性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可按照自身需求随时随地学习,不受传统课堂的限制。这正符合于OBE理念所设想的“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从时间和资源上扩大学生到达成果的机会”。因此,该课程依托慕课手段,搭建结构化的线上理论学习平台。

线下课堂以基于项目驱动的创新实践教学为主,利用三维CAD软件或测绘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具体产品的创新设计。在具体开展中,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学生分为3人一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分工协助式设计与实施。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实施与管理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协作与沟通素质。

2.4 基于OBE的教学评价

课程目标达成度是衡量成果确定是否合理、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进行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课程通过顶峰成果已确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一级子目标和细化的二级子目标,如表2所示。根据层次分析法,二级子目标的考核分数乘以其权重,再与一级子目标权重合成,就得到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在这部分,权重的确定是关键。理论上是由国家、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共同确定,但操作起来有点复杂。对于评价指标运行的初期,按照平均法确定。之后,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分析,进行权重的调整以及指标的优化,再反馈到清楚聚焦课程成果环节,这也符合OBE的持续改进理念和流程。

表2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

3 结束语

在创新创业教育大潮中,结合机械专业实际情况,针对创新教育专业层面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OBE理念的引导下,做了如下工作:1)按OBE的“四个执行原则”搭建了有机配合、循环推进的课程架构。2)针对课程特点、课程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与设计,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技法与专业知识相融合。3)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分别依托慕课、三维CAD的技术手段以及工程实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目前,课程正在实践检验中,是OBE教学模式运用于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一次实践探索,以期为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成果机械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验收成果
调试机械臂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简单机械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