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腹泻辨治探讨

2021-11-30 02:08曾恩锦唐旭东王凤云吕林郭瑞李娟娟李夏马金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谷论治脾虚

曾恩锦 ,唐旭东,王凤云,吕林,郭瑞,李娟娟,李夏,马金鑫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3.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北京 10009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作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亚型,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并伴随腹泻的功能性肠病[1]。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r)是指以反复糊状粪或者水样粪为表现的一种功能性肠病,可伴有腹痛和/或腹胀。IBS-D 与FDr 症状存在重叠,临床上易混淆,一般IBS-D 患者以腹痛为主而腹泻为次,FDr 患者腹痛轻微而腹泻是其主要症状[2],两者不难区别。《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指出,西医临床上表现为腹泻的各系统疾病均可按照泄泻辨证施治[3]。IBS-D 和FDr 两者的排便习惯改变均以腹泻为主,故同属“泄泻”范畴。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4]。但IBS-D 与FDr 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用方均有很大不同,临床需仔细鉴别,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结合相关文献,提出IBS-D 属“气泻”范畴,FDr 与“濡泄”相对应,兹阐述如下。

1 泄泻须分不同亚型论治

“泄泻”作为病名,最早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方书所载泻利,与《经》中所谓洞泄、飧泄、溏泄、溢泄、濡泄、水谷注下等其实一也,仍所因有内外不内外差殊耳”,认为除痢疾以外的腹泻均属泄泻范畴,并从病机上将其分为虚寒与湿热两大类进行论治。后世医家多遵循这一思想,如《景岳全书.泄泻》“凡《内经》有言飧泄者,有言濡泄者,皆泄泻也”。

临床上,腹泻仅为一个症状,其病因及生理病理机制复杂,不只局限于胃肠道,也常见于其他系统疾病。以陈言、张介宾为代表的医家将各种类型腹泻统归于“泄泻”进行论治,似乎简化了腹泻的辨证过程,使其在临床更具操作性,但同时也增加了误诊误治的几率。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其病机不同,所表现在外的症候群自然有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在泄泻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圣济总录.泄痢统论》“风寒暑湿袭于外,则留连肌腠,传于脾胃;食饮不节害于内,则肠胃乃伤,不化糟粕;皆能为病,所得之源不一,故立名多端”,“施治之方,则有宜调补、宜攻化、宜收敛、宜渗泄,各随所宜以用之”,就提出了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其临床表现不同,治法用方亦有别,故《类证活人书》强调“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而处病不瘥矣”。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形诸外”(《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而治病讲求“司外揣内”(《灵枢.外揣》),将泄泻分不同亚型进行论述,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因此,《类证治裁》《医宗金鉴》等虽以泄泻统论腹泻,但仍在其条目下分不同亚型,如《医宗金鉴》“泻证门”将泄泻分伤乳食泻、中寒泻、火泻、惊泻、脐寒泻、脾虚泻、飧泻及水泻等进行论治。

《黄帝内经》已将泄泻分为“濡泄”“飧泄”“溏泄”和“洞泄”四大类,并对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进行了论述,说明已经意识到泄泻有必要分不同亚型进行辨证论治。当时的分类方法,包括《难经》以脏腑分“五泄”,实际都是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的,属症状分类法。后世有关泄泻的名目较多,一般以脏腑、病因病机及病程长短命名。其中《杂病广要.泄泻》按病因将泄泻分为冷泻、热泻、飧泄(风泻)、暑泻、湿泻、食泻、酒泻、气泄、积泻等进行论治,该分型较为可行。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腹泻在泄泻范畴内不同亚型的关系

根据临床症状特征,IBS-D 应属泄泻中“气泻”范畴,而FDr 则与“濡泄”相吻合。

“气泻”作为泄泻的一种亚型,较早见于《丹溪手镜》,但该书未述其具体症状,《证治准绳.泄泻》有“气泻,肠鸣气走,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稍可,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以及《景岳全书.泄泻》“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较为全面概括了气泻临床表现。气泻多因情绪变化而发生,便前腹痛急迫,泄后痛减,并伴肠鸣矢气、胸胁胀闷等不适,其突出症状是腹痛腹急并伴有腹泻,易反复发作甚至症状不能缓解。在IBS 诊断中,腹痛是必备条件,而研究显示患者在发病前常处于焦虑状态,尤其是IBS-D[1]。IBS-D 患者腹痛多伴随腹泻,随后疼痛多能得到缓解,这些症状特征与气泻相似。因此,IBS-D 在临床上可按气泻进行辨证论治。

“濡泄”首见于《黄帝内经》“湿盛则濡泄”,“岁水不及,湿气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据此,《内经类证》提出湿胜、湿气大行、下焦有寒是引起濡泄的原因[5]。《类证治裁.泄泻论治》“濡泄,身重肠鸣,所下多水,脉缓,腹不痛,湿自甚也”,《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系统描述了濡泄的临床表现。概言之,本病在临床上表现为水样便,易解出,伴腹胀肠鸣、身体困重等而无明显腹痛。《医宗金鉴.诸泄总括》有“湿胜濡泻即水泻”,可见所谓湿泻、水泻、濡泄,其实一也,其临床特征为泻稀溏便或水样便。临床上,如反复出现排糊状粪或水样粪,病程至少6 个月,近3 个月符合25%以上排便为松散粪或水样粪,且不伴明显腹痛或腹胀不适,即可诊断为FDr[1]。总之,FDr 临床表现与濡泄相符,应归属“濡泄”范畴。

3 论治

3.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丹溪手镜.泄泻》有“气泻,躁怒不常,伤动其气,肝气乘脾,脉弦而逆,宜调气”,已认识到气泻是因躁怒伤肝,肝气乘脾所致。《景岳全书.泄泻》“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使脾气本强,即见肝邪,未必能入,今既易伤,则脾气非强可知矣”,则系统论述了气泻病因病机,即气泻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受情绪与饮食因素影响,怒气伤肝,饮食伤脾,肝气乘脾,使中焦气机阻滞,水谷不分,从而导致气泻。可见,IBS-D 多因情志、饮食所致,其关键病机为肝郁脾虚,肝木克犯脾土。《景岳全书.泄泻》有“治此(气泻)者,当补脾之虚而顺肝之气,此固大法也,但虚实有微甚,则治疗宜分轻重耳……若既畏此证为患,则必须切戒气怒”,故治疗关键在于调气,以疏肝补脾为法,同时要注意调节情志。《寿世保元.泄泻》有“刘草窗痛泻要方,伤食腹痛,得泻便减,今泻而痛不止,故责之土败木贼也”,痛泻要方能补土泻木,是治疗气泻的经典方。方中以白术燥湿健脾,陈皮理气补脾,防风、白芍泻木益土。有Meta 分析表明,该方治疗IBS-D 效果较为明显[6-7];罗马Ⅳ亦认可其作为植物药用于本病的治疗[1]。总之,IBS-D 可从气泻论治,法以疏肝理脾为主,临证可依据肝郁与脾虚程度不同,或以疏肝为主,或疏肝与补脾并行,或以补脾为重;另外,脾病日久可及肾,所谓“补脾不如补肾”,故病程较长者须结合益肾等法综合燮理。

3.2 功能性腹泻

《黄帝内经》认为濡泄乃湿胜、湿气大行所致。《圣济总录.泄痢门》有“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则不能埤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泻”,认为脾喜燥恶湿,若被外在寒湿之气内客,运化失司,致水谷无法吸收,并入大肠而引起腹泻,指出濡泄与脾虚关系密切。《金匮翼》在《黄帝内经》基础上阐述濡泄的发病机理,认为“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及“水寒之气,入客肠间”均能致濡泄,且由内外湿邪相召所致。《医述.泻(附肠鸣)》“湿胜则濡泻;湿从何得?缘脾虚不能布液,水谷留于胃中而化湿也”,则提出脾虚水湿运化不及,留着胃肠亦是导致濡泄的重要原因。总之,脾虚湿盛是FDr 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湿胜为标,病性为虚实夹杂。

基于上述认识,濡泄治疗应以除湿为主,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卫生宝鉴.泄泻》主张“法当除湿利小便也”,《类证治裁.泄泻论治》有“凡泄水腹不痛者,湿也,宜燥渗”,指出濡泄治疗宜燥湿为主,若病程日久,出现大肠不固、脾气下陷者,须合用固涩与升提之法,即“脾泄久宜涩,下陷宜升提”;同时提出分期、分程度治疗原则,即“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举,必脱滑不禁,然后以涩药固之”。总之,以濡泄辨治FDr,初期以燥湿、利小便为主,日久应酌以升提脾气、温肾固肠等综合治疗。

4 小结

中医防治IBS-D 和FDr 优势日益突出,相关临床研究也较多,尤其IBS-D。有Meta 分析显示,情志因素是IBS-D 发生的重要因素,若临床重视情志致病则能提高疗效[8],而以疏肝健脾、调肝理脾等法治疗IBS-D,在改善腹痛、腹泻等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西药常规治疗[9-10]。笔者认为,中医的泄泻包括现代医学各类腹泻,因此,临床有必要细分不同亚型进行分型论治。IBS-D 与FDr 虽均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但两者属不同亚型,其病因、病机乃至治法均有明显不同。因此,有必要重新将IBS-D 和FDr 的中医归属范围进行界定,即将IBS-D 归属“气泻”,FDr归属“濡泄”,有利于中西医进一步契合,以更好发挥中医治疗IBS-D 和FDr 的效果。

猜你喜欢
水谷论治脾虚
黄帝内经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脾虚证的辨证要点与临床举隅
中医论治老年颤证的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