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21-12-01 13:39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卫健委筛查康复

国务院: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国家药物警戒体系,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和省、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制定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完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共享,推进与疾控机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数据联动应用。提升“互联网+药品监管”应用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在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等监管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强网络销售行为监督检查,强化网络第三方平台管理,提高对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网络交易的质量监管能力。

国家卫健委: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提出依托现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社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加快社区医院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与城市其他医疗机构互补协同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签约服务、家庭病床服务、上门服务、社区护理、安宁疗护、随访管理服务等,落实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要求,调整和适当延长社区医院门诊服务时间,提高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在做好全科医疗服务的基础上,鼓励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口腔、儿科及妇幼保健、精神心理等服务,支持社区医院加强特色科室建设;注重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加强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馆)服务能力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提供融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根据社区医院发展和科室建设情况,配备临床、检验、影像、中医、康复、预防保健、精神心理、儿童保健等社区医院各类适宜人才。

国家卫健委:加快康复医疗工作发展

近期,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鼓励各地将增加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纳入“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地市级康复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科学统筹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资源,合理增加康复医院数量。原则上,每个省会城市、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至少设置1所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万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常住人口30万以下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门诊。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

国家卫健委: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要求综合医院进一步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应当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有条件的可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二级学科或专业组,诊疗科目设置中医二级科目,支持三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推动中西医协同有关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可以探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在全院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发挥好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优势和作用。

有条件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要设置中药房,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服务以及中药饮片煎煮服务。

在综合医院各临床科室加强中西医协作。根据临床需求,强化综合医院临床科室中医类别医师配备,与临床类别医师共同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按照综合医院登记注册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学科等诊疗科目,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鼓励针对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专门组建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科室。

国家卫健委:确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了《关于确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的通知》,确定天津市等17个城市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要求相关省市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与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衔接,推动有关部门形成合力,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国家卫健委:完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设置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了《关于完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设置的通知》,决定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设置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与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设置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共同构成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落实《设置规划》中国家医学中心相应职责任务,形成南北协同、优势互补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带动全国传染病医学领域建设与发展。

国家卫健委:便利老年人就医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实施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举措的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具体包括:1、设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2、提供多渠道预约挂号服务;3、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流程;4、提供便利的药事服务;5、推行出入院“一站式”服务;6、加强住院老年患者管理;7、安排专人提供导医服务;8、构建适老化就医环境;9、加强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就医的宣传引导;10、推动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印发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以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设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包括:1、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2、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3、抗肿瘤药物处方合理率;4、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及报告率;5、使用抗肿瘤药物患者的病理诊断和检测率;6、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使用比例六类指标。

国家医保局:规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

国家医保局近期印发了《规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要求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在实施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当事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决定行政处罚种类及处罚幅度的权限。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险跨省就医结算信息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全国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2021年1—4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33.02万人次,医疗费用323.14亿元,基金支付185.70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7.5%;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92.04万人次,医疗费用4.85亿元,基金支付2.70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5.8%。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各省区市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医疗机构具备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结算能力;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个门诊慢特病,至少有一个统筹地区实现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国家医保局: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近期,国家医保局等八个委办局联合发布了《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由国家拟定基本政策和要求,组织各地区形成联盟,以公立医疗机构为执行主体,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美国:批准索罗维单抗用于COVID-19治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批准了葛兰素史克(GSK)研制的单克隆抗体索罗维单抗(Sotrovimab)紧急应用于有可能发展为严重COVID-19疾病的门诊患者。Sotrovimab具有阻止新冠病毒进入健康细胞和清除受感染细胞的能力,可以降低轻、中症COVID-19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

美国:建议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降至45岁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对45岁及以上没有症状的成年人进行结直肠癌筛查。该小组之前建议对50-75岁的成年人进行筛查,但这会遗漏45-49岁年龄组中高风险人群,新建议能够防止更多人死于结直肠癌。

欧洲:敦促监管机构查处不报告药物临床试验结果

近期,欧洲的18个组织签署了致欧盟及各国药品监管机构负责人的公开信,敦促欧洲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采取行动查处不报告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的行为。公开信指出,欧盟目前有4000多个药物试验(近30%)违反了欧盟透明度规则。该规则规定,药物临床试验结果必须在12个月内公布,但大量药物临床试验未按规定公布结果,有可能严重损害患者、纳税人和公众的健康利益。

英国:建议孕妇41周时尽快引产

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评价研究院 (NICE) 新发布的指南建议,为改善分娩结局,无并发症单胎妊娠的妇女应在41周时或41周之后尽快引产。之前2008年版的指南建议在41至42周之间引产,选择不引产的女性应在42周后进行监测。NICE对相关证据进行了审查,表明孕妇怀孕超过41周时,孕妇及婴儿的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包括辅助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增加、剖腹产,婴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

英国:卵巢癌筛查没有降低死亡率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近期发表的一项针对卵巢癌筛查及患者结局的研究表明,早期发现卵巢癌没有降低死亡率。这项研究对20万50~74岁女性进行了平均16年的随访,对其癌症筛查数据和临床转归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女性被随机分为三组:不筛查组、每年使用超声波扫描进行筛查组,以及每年进行多模式筛查组。多模式筛查包括血液检测,然后进行超声波扫描作为二线检测。《柳叶刀》报道的结果显示,与未筛查组相比,没有证据表明两个筛查组的卵巢癌和输卵管癌病例数增加,虽然多模式测试能够早期发现癌症,但这并没有导致死亡人数的减少。

猜你喜欢
卫健委筛查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隔离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卫健委印发近视预防新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