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

2021-12-02 07:15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夏锡贵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正方形导图思维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 夏锡贵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并且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发展逻辑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色彩鲜明的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色彩鲜明的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数学学习中。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在备课环节,教师首先要设计这章节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来开展有条理的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思维导图:学生整体把握这章节的教学内容。当学生看到课堂活动还有游戏、讨论环节的时候就会比较兴奋,主动融入教师的教学中,期待教师的“惊喜”。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非常主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应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思路,理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脉络,更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绘制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思维导图。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在原有思维结构基础上重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完善思维导图。当学生完善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如:“①长方形的长是7米,宽是3米,周长是( )米;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三、巧妙应用思维导图,构建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小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应用思维导图教学,为小学生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寻找契机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如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周长是不是也扩大3倍?”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解题思维,之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发现数学的魅力。这强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更加有趣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正方形导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超级变变变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