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12-02 07:15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学区张晓霞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规律解决问题错误

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学区 张晓霞

体现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要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正视学生的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对症下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一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数学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分析、解决错误背后存在的学习障碍,更要克服急躁情绪,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客观冷静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时,一位年轻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她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规律时,通过推导,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规律掌握得比较好,反馈练习中应用比较熟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可是在具体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出现了“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部分学生分不清 “左”和“右”两个方向;(2)部分学生分不清“左”和“右”两个字;(3)部分学生对规律中的“位置”二字有疑惑,究竟从哪个位置开始移动,搞不清 “原来的”位置和“移动后”的位置;(4)这个规律中的关键词是“移动”,而在部分学生的眼里,小数点印在书本上或写在黑板上,是不动的,怎么才能“移动”呢?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们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研究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平移与旋转”“方向与位置”等,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借鉴以上方法,研究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找到应对之策,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切入点,创设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态度真诚,语气亲切,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那么学生就容易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位老师上的《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一课令我印象深刻。教材中,关于乘法分配律是这样定义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这位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律,巧妙地将这一规律编成了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和妈妈都爱我:(a+b)×c;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a×c+b×c,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就这样,把原本枯燥的、单调的、程序化的数学定义转化成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充满了儿童情趣和生活气息,不仅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儿童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后来,我在教学中也学习借鉴了这种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打破思维定式干扰,促进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生认知新事物的最大特点是模仿性比较强,在学习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所限制,对后面新知识的学习造成思维障碍,形成思维定式。记得在组织数学活动《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趁孩子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之际,我抛出了这样一道带有“迷惑性”的练习题:笑笑玩投掷硬币的游戏,连续投了6次,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 )。孩子们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六分之一了!话音刚落,他们猛然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冷静下来一思考,原来是只关注了“6次”这个条件,而忽略了硬币“只有正反两面”这一事实,所以不论投掷多少次,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孩子们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事实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不能想当然。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育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把课程目标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规律解决问题错误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在错误中成长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巧解规律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