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策略

2021-12-02 07:15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外国语小学周萍萍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运算三角形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外国语小学 周萍萍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不断向前推进时,广大数学老师要以高效课堂教学和学生数学素养为培养目标,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高效获取数学知识,同时使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后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升整体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众所周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因此,将生活和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小学数学知识大多与计算有关,学生要通过学习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提升运算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的内容时,教师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一上课,教师说:“同学们知道今年有几个季节吗?”学生:“四个!春、夏、秋、冬。”教师:“那明年、后年分别有几个季节呢?”学生:“和今年一样,都有四个季节!”教师:“一年四季是循环往复的,按照顺序一直循环下去!你们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例子呢?”有学生立即列举出“一周有七天,周一到周日,循环往复!”数学教师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计算“7÷3”“10÷3”等,促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运算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几何直观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在由具体向抽象迈进,为未来学习打基础。信息技术是一种直观展示图形或者图像的技术手段,而几何直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新增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数学课堂中通过形象有趣的形式高效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几何直观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一上课,数学教师便借助多媒体将几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共同特点”。随后,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引出三角形三边长短和角大小的不同,并引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在学生理解了概念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自主画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借助多媒体随意展示出一个三角形,利用动态视频的形式将钝角三角形向直角三角形转变,再将锐角三角形转变的过程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同时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和图形变化,不仅丰富了课堂,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几何直观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是一种传统且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新时期和新课改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和学习知识。数学推理能力是一种根据观察、猜想、验证等步骤推理出某一结论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带领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推理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节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一上课,数学教师先展示出“4×3+2”“2+3×5”“5×8+12”“2+5×9”这几个式子,鼓励学生快速自主完成计算。接着,数学教师又展示4×(3+2)”“(2+3)×5”“5×(8+12)”“(2+5)×9”等带有小括号的式子,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并得出结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仍旧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人则是先计算了括号里面的,再与括号外面的结合进行计算。数学教师没有直接指出哪种计算方法正确,而是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和推理,由此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法则。小学生在合作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时,推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思想是建立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高效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方法的解题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帮助极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模式,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建模能力。一上课,数学教师便将小宁和小春集邮的例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通过一起研究题干条件,完善线段图,共同分析题目,探究出解题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根据“多12枚”的条件探究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知道了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并由此构建出了解题模型。随后,数学教师又展示出了一道关于改造长方形花圃的题目,引导学生使用模型解答题目。在探究式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建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五、采用结构化教学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是要求将数学教学任务的各个部分分离开来,层层分析,得到一定数学规律的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中,数字和运算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采用结构化教学法带领学生从数字到分类,再到解决问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还能够促使学生不断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结构化教学法开展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一上课,数学教师便借助多媒体将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过程播放出来,同时展示调查结果统计表,引导学生主动将数字填入相应的位置,并思考“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最多和最少”“一共有多少人喜欢科普和总结类节目”等。在学生思考和计算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又展示出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完善统计图,随后,数学教师便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条形统计图,促使学生能够从图中抽象出很多知识。学生在结构化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学习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应用上述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以后深度挖掘和探究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将之培养成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运算三角形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