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视野下中职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21-12-02 07:15广西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三棱锥轨迹硬币

广西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苏 娜

一、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中职学生有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能够收获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将信息技术引入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将由枯燥抽象转变得生动形象、易理解,创设与探究数学情境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观察和发现问题更加全面,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来归纳分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点的轨迹”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片段,如嫦娥一号在太空中飞行,月亮绕着地球转等,学生通过观察这两段动画,可以发现类似的轨迹问题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等,所以学习“点的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之后,教师可以引入实际问题:一个靠着墙的梯子滑落了,而一个卷尺被遗忘在梯子的最上面一层,那这个卷尺的下落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呢?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将该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大胆猜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在几何画板上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追踪点功能来确定正确的轨迹,得出严谨的证明。

二、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不仅能够展现文字、声音和图形等静态资源,还能将动画和视频的动态效果展现出来,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形,让数学贴近现实生活,变得生动有趣,建立数学和生活的有效联系,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例如,学生在学习“概率”相关知识时,经常只是懂个大概,但对细节知识理解不到位,其实并未真正理解概率知识。一些概率实验,如抛硬币等,因为操作起来太浪费课堂时间,操作重复且枯燥,学生缺乏实验兴趣,再加上如果抛硬币的次数少,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不断重复,而这样就会占用很多课堂教学时间,所以传统教学里虽然能够进行相关概率实验,但多数中职数学教师忽略了这些实验,只是一带而过,学生虽然知道有这些实验,却又充满疑问与不解。计算机技术引入课堂后,可以模拟实验过程,比如抛硬币,能够在短时间内抛上千次,既节省课堂时间,又能同时进行对比,以此让学生看到抛硬币的过程,从而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三、应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变直观

在做中职数学研究时,将信息技术引用到中职数学课堂,可以借助实验来实现直观的表达,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使课堂教学不再受实物局限,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让学生更易理解吸收,也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实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全方位观察一个空间几何体,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中职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展现一个能够任意旋转、伸缩与倾斜的几何体,借助课件,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图形里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推导三棱锥体积公式时,需要将一个三棱柱分解为3个三棱锥,在这个分解过程中,图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光靠描述很难让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理解接受,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将完整地分割过程模拟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分割过程,清楚地了解三棱柱是如何分割成三个三棱锥的。明白分割过程有助于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更容易理解教师对于内容的讲解。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引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之中,不仅创新了数学教学方式,还成为推进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如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性学习、应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变直观等。总之,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数学课堂中,可以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三棱锥轨迹硬币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让硬币飞
轨迹
轨迹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硬币
硬币塔
两道三棱锥题目的探究
侧面两两垂直的三棱锥的一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