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2 07:15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阎庄小学李羽中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图形情境数学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阎庄小学 李羽中

合作学习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此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使学生加强团队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清楚明确每个成员的具体职责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方式等,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在四人到六人左右,并且必须要明确学习小组中各个成员的职责,需要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心理素质不错的成员作为组长,主要负责布置小组内活动的任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推行组长轮换机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也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当组长的感觉,方便学生的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比如,对《认识图形》进行讲解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实施合作学习,要求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几种经常见到的事物,比如易拉罐以及铅笔盒等,鼓励学生组内探讨,根据形状将这些事物正确分类,对该类图形的形态特点进行科学的归纳。此外,教师应该鼓励班级每个学生都展现最终的研究成果,确定每个形体的特点,比如圆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使学生可以对图形产生感性的认识。

二、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就合作学习内容来讲,教师必须要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以及趣味性,也要确保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广度以及深度。开放性是确保学习内容丰富,学生可以全面探究与回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产生学习的动力。而趣味性是为了保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创新性的内容,使学生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对《图形的运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其进行总结,同时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开展教学活动“我是巧手小行家”: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合理制作轴对称图形,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以及广度,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健全教学评价制度,重视合作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每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进度,正确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设计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而且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小组合作的成果,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比如,对《四则运算》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很多小组只需要花费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准确计算出答案,应该给予表扬,但是也有些小组计算的答案是错误的,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改正,对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重新计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为了严格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制订组间评比制度,结合每个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以及测试成绩,在学期结束后评出表现最好的合作学习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加强整个小组的凝聚力。

四、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科学把握学习的时机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扮演各种角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比如生活情境以及游戏情境等,让学生可以处在各种学习环境中,扮演情境中的各个角色,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显著提升学习效率,而且获取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必须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法,这要求教师应该科学把握活动时机,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此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充满求知欲,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图形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