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2021-12-02 07:15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黄吉祥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分层教学法

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 黄吉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而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存在“吃不了”的现象。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分层教学法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法时,应先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内容的运用情况,再将学生分层。具体来说,将学生分成三个层级,第一层是平时学习认真,学习基础扎实,并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第二层是接受新知识快,相对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第三层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吸收知识的能力较弱,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比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要求第一层的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要求第二层的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出教师的提问;要求第三层的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水平,调整分层情况。

二、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从而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的学生要准确地把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研究数学问题以及对一般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从“元”(未知数的个数)、“次数”和“项数”等角度进行归纳的结果;第二层次的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其他方程之间的差异性;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求准确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性,并且能够学会使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问题求解。通过这样的分层,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详细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都能积极努力地投入数学课堂学习中,上课之初,笔者将学生分成三层后,要求第一层的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三个基本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学会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的学生,笔者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第三层学生负责收集和整理班级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第二层学生负责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制图表。这样教学,不仅使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全面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还点燃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四、对课后作业分层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时也必须要做到分层,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在练习时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有理数的运算》之后,就可以将作业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作业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如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等基础题型。另一个层次的作业是选做题,是在课本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难度更高,运算的复杂性更强,学生在做这类型的题目时,必须具有拓展思维和延伸思维。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基于此,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合理地利用分层教学法,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