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则博,深则慧
——思维导图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02 07:15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小学韩雅倩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绘制线段导图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小学 韩雅倩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简单有效。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也处于表面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援引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数学教学实效性。

一、借绘图,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特点,能够较好地弥补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性。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借助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发现一些学生对角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于是我抓住他们天生喜欢涂鸦绘画的特性,出示了关于角的思维导图,有树状形的,也有气泡形的。其中,树状图是将锐角、钝角、直角分别以小树叶的方式挂在树上,然后再在相应的树叶上描述出不同角的特点。气泡图是将角作为一个大气泡放在最下层,然后依次散发出三个小泡,分别是锐角、钝角、直角,再分散出相应的小气泡,用以展现不同的角的不同特点。将角的知识点以活泼有趣的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出来后,整个数学知识变得颇有趣味,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了,他们看着生动的思维导图,饶有兴趣地分析着不同角的特点,并通过思维导图实现了对各种角的对比分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巧描绘,搭建知识框架

数学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呈现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较为完善的知识框架,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绘画思维导图,传授学生绘画思维导图的技巧,培养学生绘画思维导图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零散、混淆且不成体系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完《认识时、分、秒》这一内容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清晰地区分时、分、秒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大树形思维导图,启发学生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关系表现出来。学生在掌握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了多样化的思维导图。有的学生绘制了花朵思维导图,以时、分、秒为花蕊,以各自的含义及特点为花瓣,将相互转化关系标注在花瓣之间;有的学生绘制了小路思维导图,以“认识时、分、秒”为主路,以各自的含义及特点为小路分支,然后延伸出每个知识点的主要作用、相互关系等内容。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在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了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建构。

三、以着色,彰显数学重点

孩子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形成抽象思维,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差,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给思维导图着色的方式,让其充分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

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时,我先和学生一起梳理知识要点,绘制出基本的思维导图,理清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涂色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我们将“统一长度单位”涂为蓝色,将它延伸出的“认识厘米”“认识米”和“认识线段”涂成黄色,将“学会用刻度尺量”“用厘米量”“量线段”“画线段”涂成绿色,再将“1米=100厘米”“绘制的1厘米线段”用红色标注。这样,低年级的小学生通过不同的色彩进一步掌握了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在复习过程中也能够一眼看到重点知识并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意义重大。

总之,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挖掘思维导图的优势特点,结合低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通过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绘制数学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

猜你喜欢
绘制线段导图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绘制世界地图
怎样画线段图
数线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