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加减治疗老年慢性便秘验案举隅

2021-12-02 08:04温大超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润肠津液阴虚

廖 静,温大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为特征的临床疾病,病程超过6月者为慢性便秘[1],发病年龄60岁及以上者称为老年慢性便秘[2]。我国慢性便秘总患病率为3%~11%,约15%~20%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存在慢性便秘问题,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20.0%~37.3%遭受着慢性便秘的困扰[3]。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有增加趋势,对于该病的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便秘”的范畴较广,包括西医所言药物所致便秘、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等都可归入其中。我国关于便秘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多以症状进行描述,如“痛而闭不通”“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等[4],《伤寒类证活人书》称其为“大便秘”,《杂病源流犀烛》则明确称之为“便秘”。西医无治疗便秘的理想疗法,药物更是乏善可陈,存在如药物不良反应大、易复发、易形成药物依赖等诸多问题[5]。中医药治疗便秘优势明显,在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及治疗方法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不少进展。中医认为,老年患者脏腑功能减退,尤以肝肾阴虚为主,阴液不足,甚或阴液干涸,加之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肠道失于滋养,肠道传送无力,故而形成便秘,多为虚秘。

一贯煎出自《续名医案类》,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楝子组成。《辞源》云:“一贯,即以一理贯串于事物之中。”肾藏精,肝藏血,乙癸同源,先医云:“肝肾之病,同一治。”一贯煎的遣方立药依据脏腑制化关系的理论而设,取“滋水涵木”之意,滋肾养肝、补肝体以和肝用,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肝郁者。笔者临床多以一贯煎加减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疗效较好,现将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1 验案举隅

案1:患者赖某,女,76岁,农民,于2019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10余年,长期服用泻药及外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大便每周1次,排便时间长,平均每次30 min,未见黏液脓血便,便后汗出较多,平素体虚乏力,纳眠差,小便频。中医舌脉:舌质红少津,苔白,脉细弱。肠镜及粪便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便秘;辨证:肝肾阴虚,津亏肠燥证;治法:滋肾益肝,润肠通便;予以一贯煎加减:生黄芪30 g,生地20 g,南沙参15 g,枸杞子15 g,牛膝10 g,肉苁蓉10 g,麦冬15 g,白芍10 g,川楝子10 g,当归15 g,玄参15 g,甘草6 g。7 剂,水煎服。并指导患者改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排便习惯。

2019年5月17日二诊:诉服药后排便困难好转,大便变软,1~2天一次,睡眠差,舌质红,脉细。原方加远志10 g、合欢10 g。7 剂,水煎服。

2019年5月25日三诊:诉服药后诸证好转,大便1日一行,色黄质软,成形,睡眠改善,仍不欲饮食,舌淡红,脉细。原方去牛膝、川楝子,加炒白术20 g、焦山楂10 g、茯苓10 g。14剂,水煎服。嘱其平素多饮水,进食粗纤维食物为主。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一贯煎加减治疗便秘,实为秉承吴鞠通“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的治病思想。一贯煎加减补肾阴而滋水疏肝,使新增之液得肾水之滋,而成有源之水,源源不竭;既能补充肝肾之阴,又能调畅脏腑之气机。本案患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鲜有便意,非借助泻药大便不能行,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肠燥津亏之证。首诊予一贯煎加减以滋养肝肾、生津润燥,方中重用生黄芪、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玄参、南沙参滋养肝肾、养阴生津;当归、白芍养肝柔肝、疏肝理气;配川楝子润而不燥,并可泄肝火,平肝之横,以调肝用;肉苁蓉滋阴壮阳、润肠通便;牛膝引药循腑徐徐而下;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理配伍应用,共奏滋肾养肝、润肠通便之功。二诊患者睡眠差,加远志、合欢安神助眠,调畅气机。三诊患者仍不欲饮食,结合舌淡红、脉细,久病必虚,故去牛膝、川楝子,加炒白术、焦山楂、茯苓益气健脾,消食和胃。《内经》有云:“治病必求于本。”该患者通过滋养肝肾、滋阴润燥、健脾益气,使大肠津液淂复,运行有力,大便自然得行。

案2:刘某,女,80岁,退休干部,于2019年7月20日初诊。有“焦虑症”病史3年,长期口服抗焦虑药物治疗。主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5+年,每天晨起排便1次,排便时间长,平均每次1 h,腹部胀满,矢气后觉舒,胸胁痞闷,喜叹息,伴口干欲饮,纳食欠佳,睡眠差。长期服用“麻仁丸、便通胶囊”后排便仍困难,其子时常用手为母亲掏大便。中医舌脉:舌偏红,苔薄白,脉弦细。肠镜检查无异常。中医诊断:便秘;辨证:肝肾阴虚,津亏肠燥证;治法:滋肾益肝,润肠通便;予以一贯煎加减:生地20 g,当归15 g,枸杞子15 g,麦冬15 g,玄参15 g,南沙参10 g,川楝子10 g,白芍10 g,火麻仁10 g,苏叶10 g,佛手10 g。7 剂,水煎服。

2019年7月27日二诊:主诉大便已通利,腹胀痛已明显好转,睡眠仍差,胸胁痞闷,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肠道津液渐复,原方加用酸枣仁10g、醋香附10g,继续服用7剂。

2019年5月25日三诊:诉服药后好转明显,大便1日一行,色黄质软,成形,睡眠改善,食欲改善,舌淡红,脉细。原方去川楝子、佛手,继服2月。随访至今,患者偶有大便难解,口服麻仁丸后可正常排便,排便困难明显改善。

按:《医学正传》言:“夫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其意为肾津充足则大便通润易解,便秘可从肾论治。明代秦景明则认为便秘的发生和肝脏有重要关系,《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曰:“诸气怫郁,则气壅大肠,而大便乃结”,强调肝气郁结或郁滞可致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失司,从而发生便秘。

本案中肝肾阴虚、肠燥津亏为其根本病机,亦有肝气郁结之证,故予一贯煎加减滋阴疏肝,恰到好处。本方以生地黄、枸杞子、南沙参、麦冬、玄参滋养肝肾、养阴生津;当归、白芍滋阴养血、养肝柔肝;配川楝子、佛手疏肝理气;苏叶宣通肺气,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久病必瘀,故以麻子仁功在润肠兼以活血祛瘀。二诊患者睡眠差,以酸枣仁宁心养肝、安神助眠,仍感胸胁痞闷,加醋香附行气解郁。三诊患者诸证明显好转,故去川楝子、佛手,以防久用耗气伤阴。笔者认为“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正如唐容川在《医经精义·下卷》所言:“大肠传导,全赖肝疏泄之力,以理论则为金木交合,以形论则为血能润肠之故,所以肝病宜疏泄大肠,以行其郁结也。”

2 结语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可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弱劳病、寒湿外邪侵袭胃肠导致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受损,肠道气机不利,致使糟粕滞留肠道不能及时排出;或气血津液不足,肠道失润,致便质干涩难出[6]。便秘病因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认为便秘与胃肠功能关系密切,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述:“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居于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阐述便秘的形成与证候都和五脏、三焦关系密切,即“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

现代多数医家认为老年便秘多为肝肾阴虚,肠道津液亏虚,失去濡润,加之气血化生乏源,气血亏虚,肠道运行乏力,大肠传导失司所致[7]。《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男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可见老年人素体肾气虚衰,肾阴(精)不足。《内经》云:“肾开窍于二阴。”肾为水火之宅,肾之阴阳为全身阴津阳气的根本。肾阴不足,而肝肾乙癸同源,肝藏血,血为精气所化生。精血虚少,气血化身乏源,必然导致大肠津液不足,肠道失润,故便干质硬,排出不畅,即所谓“无水则舟停”[8]。

笔者基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用药经验,运用一贯煎加减治疗老年慢性便秘证属肝肾亏虚、肠燥津亏者疗效较好。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脏腑亏虚、津亏肠燥、气血阴阳不足,故治疗便秘切忌长时间、大量使用大寒泄下之品,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老年气血虚,津液往往不足,切不可轻用硝黄,恐重竭其津液,致秘结更甚也。”[9]又如《医林绳墨·秘结》曰:“秘不可通,通则不利;结不可下,下不可妄投,如脉实大或沉而有力方下。”[10]故应“软”“缓”泄[12]。无水舟停,气虚亦无力行舟,故治疗老年慢性便秘时需先用凉润之品养阴增液,使肠道津液充足,再使用甘淡之品益气健脾以行气通便[11],即“寓补于泄,攻补兼施”,此类补气、行气之品常可选用黄芪、白术、党参、厚朴等。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运用一贯煎治疗老年慢性便秘还常常配伍油脂类润肠通便药物,如桃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同时也可选用何首乌、肉苁蓉等补益肾精之品。老年久病多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故宜加远志、酸枣仁、合欢、佛手等疏肝解郁、定志安神之品。

总之,运用一贯煎加减治疗老年慢性便秘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当然便秘机制比较复杂,彻底治愈难度较大,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润肠津液阴虚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排便无力补补气
我家秘方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气血津液辨证
红薯蘸油吃润肠通便
老年糖尿病阴虚类证候与垂体一甲状腺轴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