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史铸魂,引领教育改革航程
——长春外国语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经验交流

2021-12-02 09:47长春外国语学校校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党史育人德育

长春外国语学校校长 王 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这篇重要讲话为我们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论武装,值此全党全国同庆之际,汇聚长春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长外)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经验,为在新的百年征程之始更深入更有效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积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一、铭记奋斗历程,坚持为党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牢记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在近现代的伟大征程,将会为我们筑牢理想信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提供强有力的理想信念支撑。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长外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力图“知行合一”地使教育成果活跃在学生们的头脑中,使真理光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其中,举行的庆祝建党百年《永远跟党走》大型戏剧展演基于建党百年之历史契机,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人民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这一活动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以情入境,凝练核心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学生在重温党史的话剧表演中体悟信仰的力量,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我校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决心与创新。

对于中小学来说,学好用好党史教育成果就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文特征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四史教育”融入日常,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经过多年实践,长外总结出深化“立德树人”的融合式发展途径:以“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两条主线,主题教育与常规教育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结合。此外,还持续探索德育的精细化管理,积极建设优质德育团队,持之以恒地推进学科德育,建构德育评价体系。建章立制,精化德育内涵、细化德育实效,切实培养学生涵养品德、增长智慧、强身健体、崇尚美、热爱劳动。尤其是在“七一”重要讲话发表之后,长外着力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弘扬光荣传统,在行动和实践上赓续红色血脉,相关教育规划和细则已在研制中。

二、筑牢红色信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长外为了把学习党史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深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引领全校师生筑牢红色信念和革命理想。为此,学校组织了“风雨百年路砥砺新征程”党史知识竞赛,以此激励学生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笃行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青年应有的信念与力量。

面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教育现代化2035,长外坚持自身办学特色,坚持高远的育人目标,创新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路径。全球化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超乎以往的要求。长外在全球化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下,探索全球胜任力视域下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发展学生潜能为目标追求,着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计划地拓展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往来,有效建构适宜高中学生成长的多元化发展渠道,形成了1+X国际教育交流模式。在国际交流中,推动学生快速成才;在国际研学中,提升学生素养;在国际思想碰撞中,升华学校品质。在国际化视域中,促进学生恢弘“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文特质,激荡“勇于创新、协作包容”的青春活力,强化“外语突出、善于沟通”的能力特长,彰显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同时也鼓励学生和老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进而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情操。

三、驱动红色力量,优化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九个必须”根本要求,在教育领域里就是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进一步深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使红色精神成为促进学校完善育人体系,推进发展的内生动力。

长春外国语学校秉持“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育人目标,以“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跨文化理解力”为育人特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持续完善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首先,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建立起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学用机制,使之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决的理论自觉、科学的思维方法。长外还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语文课、历史课等日常教育教学中,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党的光辉历史,高一年级各班师生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通过《师生共讲一堂课》《课前时事新闻课》《课前五分钟讲党史》等活动进行了解说与思辩讨论,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以“务实”的作风和行动,促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其次,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影响力日益强大,为此,长外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方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又坚守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和教育教学规律,重构符合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重构适应未来人才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元素,建构完善的课程实施平台,积极促进教育教学的项目化设计和问题化教学的实施。还注重抓好课堂教学这条生命线,引导教师倾情投入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评价的权重,从而真正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落实到生动有趣、活力四射、科学严谨、教学相长的课堂中。

四、发挥堡垒作用,提升队伍素质

作为教育人,通过学习党史要始终不移地“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致力于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是历史提示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长春外国语学校党委积极谋划党建创新,持续增强各党支部政治功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坚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教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组织全体党员集体观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的活动中,会场内的每一位教职工都热血沸腾,感悟、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纷纷表态:必须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争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长外还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新时代适宜教师专业发展及成长的生态系统。在学校层面吃透、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政策,带领教师及时跟进评价机制变化、完善知识架构;同时还促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制度、有督导,又使之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中,为教师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平台,鼓励教师自发成立以完成学校任务为驱动的教科研团队,也为教师间互利互惠式的“互助成长”构筑和谐愉悦的时间空间与文化氛围。此外,还量身定制了具有一定个性化、指向性的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的终身发展负责。充分发挥教师发展制度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给予教师职业幸福感,提高教师待遇,帮助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中脱离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反思、提升,长外坚信:有尊严、有自信、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更要为教师的信念成长、专业成长、终身成长助力领航。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使我们以史为鉴、登高望远、海阔潮平,持续汲取红色精神谱系的精神力量,涤荡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不断增强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思考,以更开阔的眼光、更踏实的践行、更缜密的体系、更科学的措施办学治校,才能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和为国育才的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党史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