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12-02 09:47朱秀民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革命

朱秀民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主要思政课之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实现“两个认识”,达到“两个了解”和做到“四个深刻领会”,即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内容是《纲要》课程的主干和精髓,强化革命内容教学是实现《纲要》教学目标的关键。《纲要》课教师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着力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一、革命文化内容是《纲要》课程的主干和精髓

《纲要》课程内容浩繁,共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和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3编共11章内容,跨越了从1840年到2018年近180年的历史时空。其中上编3章内容,梗概描绘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间中国社会80年的风云变幻,阐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是如何由具有灿烂文明的封建古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介绍了近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历次侵略、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以及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等主要历史轨迹;中编则着重叙述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到为新中国而奋斗,最终到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这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下编则描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近70年的辉煌历史进程。文化产生于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汲取中外优秀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独特思想和精神品质”。[2]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发轫于五四运动前后,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整个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成熟。从篇幅上看,中国革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正好是《纲要》课程中中编内容的全部和下编内容的前半部分;从革命文化内涵上看,中国革命文化内容正好直接对应了《纲要》课程主要教学目标中的“四个选择”即“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由此自然可以看出,革命文化内容是《纲要》课程的主干和精髓。

二、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正因为革命文化内容是《纲要》课程的主干和精髓,所以,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自然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中,“两个了解”是基础,“两个认识”是前提,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落脚点是“四个深刻领会”,这也是《纲要》课是思政课而不是历史课的最基本原因。在《纲要》3编内容中,上编内容主要是需要“了解”和“认识”的内容,是从历史发展逻辑的角度来铺陈“四个选择”内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角度来看,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解放运动、封建地主阶级自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维新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有其发生的历史缘由及其现实必然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好向前发展也无疑都产生了一定推动作用和进步意义。但这些运动或革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因此能否被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关键不是机会,而是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之所以逐次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一一选择,是因为这四者真正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真正顺应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和现实需求。

革命文化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以担当民族大义、为人民牺牲奉献和报国为民、艰苦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财富,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3]在革命早期出现和形成的革命文化可以称之为建党文化,以“红船精神”为标志,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引进、传播和与之相关的论战,包括全国各地党的初期组织的建立以及相关的革命理念和革命宗旨,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以及相关的指导思想、革命纲领、奋斗目标等;建党文化之后的革命文化,可以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为主要代表,主要包括土地革命斗争文化、抗日战争革命文化和解放战争革命文化等;[4]在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形成的革命文化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为标志,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等。强化革命文化内容部分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及其之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就是强化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诞生、发展及其之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就是强化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之于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逻辑性和现实必然性。所以,强化革命文化教学,也只有强化革命文化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并且是如何进行了“四个选择”,最终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三、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

为更好实现《纲要》课程教学目标,着力强化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

(一)突出革命文化内容,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专题式有机转变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遵循和基本依规。但在教学实践中,又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呆板地死抠教材,尤其是对思政课类的教材而言更应如此。思政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必须将教材内容与当前现实紧密结合。就目前而言,这种结合必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必须将教学内容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有机结合,即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二是从实际问题解决上,必须突出问题意识,联系、解决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就当前而言,无论是哪个方面的结合,都与“四个选择”内容有关,因而也都与革命文化内容有关。因此,立足于本文的教学内容改革,就是要自足于“三进”和实际问题解决,以突出革命文化内容为着眼点,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专题式有机转换。

1.在专题设计和内容编排上进行改革

对《纲要》教材上编的内容,可以保留原有的框架体系,但在专题名称和内容充实方面,要从铺陈“四个选择”的角度进行强化。对《纲要》教材的中编内容以及下编的主要内容,要从突出革命文化内容教学的角度重新进行专题设计和内容组合与充实。在专题题目设计上,要尽量与“四个选择”的意蕴相关联,比如教材上的第六章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可将专题题目设计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再比如可将教材中的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设计为一个专题,专题名称设计为“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等等。在专题内容组合与充实上,则要围绕题目的内涵进行丰富和条理,特别是要将“三进”工作需求与对现实问题的联系、解决与回应恰到好处地充实到专题中去。

2.突出革命文化精神实质的教学

《纲要》课程中革命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突出这些革命文化内容的实质,切忌填鸭式教学的草草带过。比如在讲解建党革命文化内容时,要围绕“红船精神”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要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5]彻底讲深讲透。“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最终目标来深入剖析,要从党的初心和使命角度来进行深刻诠释,要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际进行深入阐发。通过对“红船精神”的深入讲解,使学生从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始终高扬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始终载着红船的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增加革命文化方面内容的实践学时

鉴于主观认识或实际条件不足等原因,一些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大都开设得不够理想。一般的做法就是布置学生课下自主进行,或有代表性地挑选人数不多的学生,由老师带队到一些具有特殊历史纪念意义的红色纪念地进行简单的参观考察,然后写一份实践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实效甚微,有时甚至还起到负面作用,助长学生形成一种敷衍了事的浮躁学风,与思政课设置初心背道而驰。因此,要加强革命文化内容的实践教学,在课时分配和实践内容上进行应有的倾斜和强化。

(二)深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课程教学实效

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仅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而没有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改革,那么,突出革命文化教学的初衷还是不能有效实现。实际上,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决定着学生理解和感悟程度的深浅,最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应该针对思政课的教学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不断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上的主渠道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学习的现象。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认为思政课不重要,学了没什么用;二是认为思政课讲的都是大道理,与现实比较脱节;三是认为老师照本宣科,学得没意思。

针对这些原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1.突出问题意识,实施问题引领教学

从理论上讲,问题是教学和研究的逻辑起点。教师的三大职能“传道、授业、解惑”中,解惑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职能。很多情况下,道可以自己悟,业可以自己修,但惑必须有人解。仅就《纲要》教材而言,学生都能看懂,但很多学生的懂只是表面的懂,却不一定是真正的懂,即学生只是对课本的表面字句和语意懂,深刻含义并没有多么了解。比如对于五四运动,其引发的原因、过程等,学生是肯定能懂的,但对五四运动的深刻意义,学生仅看书本,就不一定能理解那么透彻了。再有就是学生对书中介绍的某些历史史实并不一定从心里真正认可,比如受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一些学生会认为课本的说法是灌输,是洗脑,与客观事实并不相符,但碍于各种原因自己又不会说出,但会藏在心里。

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切忌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要突出问题意识,实施问题引领教学。具体做法就是从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困惑点处提炼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搜集史料,设计教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针对与课程相关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要进行针对性的逐一剖析和批驳。这样学生就不再会觉得《纲要》课不重要,也不会认为《纲要》只是讲大道理了,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产生。

2.充分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建课堂”

现在是网络时代,思政课教学也大都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开展教学,只是对网络技术平台的利用还不够深入和广泛。要突出革命文化内容教学,就要充分挖掘网络技术平台功能,充分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建课堂”。

顾名思义,师生“共建课堂”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构建课堂教学,而不是以往的那种由教师从始至终的“一言堂”,也不是完全基于调动学生情绪需要的简单的“师生互动”教学,师生“共建课堂”重点在一个“共”字。在课堂“共建”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基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整体教学组织和运行工作,而学生则在老师设计的环节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主体作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建课堂”的有效手段。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做足课前准备、做精课堂教学、做好课后反思”。[6]首先,教师课前要精选材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线上网络平台,提前发布课堂内容的辅助性材料,包括课上准备讨论的问题或辩论的主题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艺术性地组织好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问题引领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好讨论和交流,精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做到画龙点睛,将最关键的知识点、理论点和理念、思想诠释到位;课后则要注意教学效果的反馈,通过网络平台收集相关信息,并为下次课教学提供参考。

3.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出真知。对《纲要》中的革命文化内容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学效果。《纲要》课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然后要在实际教学行动中开动脑筋,积极创新各种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

从形式上看,当前《纲要》课实践教学大致有两类基本形式。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到真实的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形式又细分为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方式:

一是由学校教学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利用假期分组分线路去参观、考察相应的红色纪念场馆或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二是由任课教师带队去参观、考察相应的红色纪念场馆或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三是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或结组去参观、考察相应的红色纪念场馆或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四是由老师带队或学生自行组织去采访革命老人,听他们讲亲身革命经历。

另外一种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网络实践教学方式,这可以认为是广义的实践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网上教学实践,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参观革命纪念馆、英雄人物纪念堂等。

以上实践教学方式各有所长。《纲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一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二者结合进行。无论是哪种实践方式,都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定好实践主题,围绕主题确定实践地点和实践方式。

二是要设计好问题,要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实践,促使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感悟,最终实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发自内心的透彻理解。同时,可以组织同学们现场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三是要做好实践报告或实践结果的评价。这一点至关重要,做好实践报告或实践结果的评价,既可以促使同学们认真对待实践教学环节,收获预期应有的实践效果,更可以使同学们从彼此的交流和感应中得到第二次思想提高和情感升华,从而收到更佳的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报告或实践结果评价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可以发动同学们创新实践报告方式,既可以是纸质的文字材料交流,也可以是在纸质文字材料基础上的ppt多媒体形式展示,还可以是以微视频情景剧的方式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同学们的实践报告或实践结果进行点评,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强化《纲要》课程中的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加强《纲要》课程中的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更好深化大学生对“四个选择”的深刻认识,进而更好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真正发挥出思政课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本质功能。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革命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中国的出行革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