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2021-12-02 20:43张宗侠闫凡峰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木林业

张宗侠 闫凡峰 吕 娟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张宗侠1闫凡峰2吕娟1

(1.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2;2.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苏连云港222006)

有害生物对林业经营建设存在较大威胁,需在林业管理期间做好有害生物防治,以此保护林业资源,维持林业生态平衡。文章阐述了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结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综合防治;防治对策

有害生物防治为林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可直接决定林业树木生长情况,继而影响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因此应结合林业发展现状,逐步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水平,尽可能降低有害生物威胁,为林木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环境。但经实际调查分析后发现,现阶段林业对有害生物的防治仍存在一定不足,形势依旧严峻,需更新防治理念及手段,全方位保护林业资源。

1 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

树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直接威胁,会导致树木组织破坏、生长受抑制、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树木死亡,如昆虫侵害导致树木病变、损伤。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生长、生态环境、林业发展造成的威胁巨大,必须引起重视。我国林业资源种类较多,变化复杂的林区气候使得林区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较高的林业有害生物带来的危害较大。虽然近年来业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水平显著提升,但整体形势仍较为严峻[1]。

结合国内外相关调研可以发现,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可细分为四个方面,包括人类不当行为、人工树林大量建设、化学杀虫药剂大规模使用、林业资源保护意识缺乏。人类不当行为涉及大规模砍伐、错误修剪,自然树林的树木数量大幅减少,整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自然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同时催生林业有害生物;我国长期在人工造林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人工树林因此被大量建设,但受到较为单一的人工树种及相应管理工作缺失的影响,很多人工树林缺乏环境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生物的抵御能力,同时形成的不平衡生态系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大量繁衍提供了适宜环境;化学杀虫药剂的大规模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有效性,但同时也会大量杀灭对应天敌生物,缺乏天敌生物的林业有害生物会因此快速繁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会因此被不断削弱;受保护意识缺乏、联防治理体制缺失等因素影响,很多林业机构在监测控制林业有害生物方面存在不足,如检疫不到位,导致林业有害生物无法在早期被及时发现和治理,最终发生大规模蔓延。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环保效益不佳

喷洒化学药物为现阶段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这类方法在控制部分林业虫害蔓延中表现出色,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如对林木造成伤害、提升害虫耐药性。很多化学药物存在放射性和腐蚀性,可能对林木根系、树干、叶片的植物组织和表皮细胞造成损伤,并且在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后,经生态选择后存活的林业有害生物均具备较强抗性,会导致未来药剂使用失去效果。为解决生态环保效益不佳问题,生态环保的综合生物防治近年来开始引起业界重视,但受到投入不足、技术不成熟、经验缺乏等因素影响,环境友好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并未在我国林业领域得到普及。

2.2 预防监测环节不合格

为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部门的建立健全极为关键,该部门在落实预防措施、提供技术指导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现阶段部分地区的林业机构在相关方面存在欠缺,对落实预防措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在监测环节,监控工作力度不足、林业人员缺乏重视的情况较为常见,使得监控工作未能有效落实并发挥效果,这与科学性不足的监测点、高素质人才和专业监测设备缺失存在直接关联。若监测点的位置选择合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就能够及时、准确地被预测,但受到监测点设置全面性不足的影响,相关问题往往无法及时被发现,这会导致林业有害生物快速扩散,治理工作受此影响也无法及时开展。专业人才、设备直接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及监测效果,但受到经济等因素限制,先进设备、优秀人才缺失的情况存在于很多地区的林业部门,由此对林业有害生物预防监测造成的制约必须设法解决。

2.3 缺乏足够资金支持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其关系着设备、技术的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与资金息息相关。但受到资金投入方面缺口的影响,主要依靠地方和国家财政拨款无法完全满足防治需要,这就使得设备、技术更新及从业人员待遇无法得到保障,林业人员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因此受到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

2.4 先进技术应用不足

在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工作中,二者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预防工作能够为治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治理工作也能够弥补预防工作存在的纰漏。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先进技术应用不足的情况在相关工作中较为常见,这对预防和治理工作的专业性造成了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部分林业机构采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仍较为传统,由于技术未能及时更新,防治工作往往在效率、效果方面存在不足,林木的健康生长自然无法得到保障。

3 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引入无公害防治手段

3.1.1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为典型的无公害防治手段,是指利用天敌生物、菌种防治有害生物。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期间,可应用以下生物防治方法开展工作:

(1)真菌防治法。绿僵菌、白僵菌对松褐天牛、红黄半皮丝叶蜂、松茸毒蛾、马尾松毛虫等有害生物具有致病性,可抑制上述有害生物的发育和繁殖,继而降低有害生物扩散速度,给防治措施的落实留出足够时间。

(2)细菌防治法。苏云金杆菌对棉铃虫、松毛虫具有致病性,且防治效果显著,可运用苏云金杆菌代替传统防治手段。

(3)病毒粗液防治法。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粗液(GPV)对马尾松毛虫具有较强防治效果[2]。

(4)微孢子虫防治法。微孢子虫为专营寄生单细胞真核生物,其对松茸毒蛾具有致病性,可运用微孢子虫防治松茸毒蛾。

(5)性引诱剂防治法。性引诱剂可吸引有害生物,可将绿僵菌、白僵菌施放在无纺布内,将无纺布放置于性引诱剂位置,以此可实现高效防治,并使病菌在有害生物族群中扩散,以此达到灭杀有害生物的效果。

(6)寄生天敌防治法。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可寄生有害生物的蛹或幼虫,以此可起到控制有害生物的效果。例如,将肿腿蜂卵卡、花绒寄甲卵卡投放到受害松林中,可有效防治松褐天牛等有害生物。

(7)生物农药防治法。运用灭幼脲、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可有效防治松材线虫、松毛虫,效果显著。

(8)捕食性天敌防治法。利用捕食性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如灰喜鹊、啄木鸟可捕食昆虫类有害生物,猫头鹰、蛇类可捕食鼠类有害生物。现有数据表明,6.63 hm2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则可在一个冬天内捕食90%以上的吉丁虫[3]。

采用生物防治法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时,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现有规模及繁殖速度确定投入量,避免投入数量过多而引发新的病虫害,或破坏当地林业生态。以啄木鸟为例,若投放过多,啄木鸟将在林业树木上留下较多孔洞,对树木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3.1.2 物理防治法

(1)诱虫灯诱杀。借助有害生物的趋光性,在有害生物羽化期前期开启诱虫灯,诱杀成虫,以此降低害虫产卵量,实现高效防治。

(2)饵木诱杀。松褐天牛产卵位置多在衰弱松树上,可根据松褐天牛这一习性放置饵木,诱导松褐天牛于饵木上产卵,待产卵期过后,将饵木清除处理,以此可起到防治松褐天牛的效果。

(3)疫木择伐。对寄生大量有害生物的疫木进行人工伐除,以此控制虫害。

3.1.3 营林技术防治

有效营林技术的应用可为林木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可通过营林技术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1)科学选种。优良树种对虫害具有较强抵抗力,在林业发展期间,应注意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宜当地环境的树种,以此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可利用基因工程对林木性状进行优化,增强林木免疫力,以林木高抗性为切入点,营造完整的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2)营造混交林。采用混交林形式可增强生物多样性,并以森林为载体,打造小型生态系统,将乔木、灌木等进行间杂种植,吸引不同鸟类、昆虫进入森林,使生态系统更为完整,提升森林自我防御能力。

(3)设置隔离带。及时清理存在有害生物寄生的疫木,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扩散速度。根据林业场地结构及有害生物危害程度设置隔离带,隔离有害生物疫木与健康林木,降低有害生物进入健康林区的速度,防止有害生物在短时间内扩散。

(4)林业管理。强有力的林业管理手段可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统计林木健康及生长发育状况,总结地方常见有害生物生长规律及繁殖特性,定期防治。

3.2 完善预防监测方法

3.2.1 加强检疫

气候变化及地区间商贸往来增大了有害生物侵入概率,为有效防治有害生物,应严格落实林木检疫法规,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以此限制有害生物的传播。首先,应加大林业检疫条例等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林木检疫的重视,为林木检疫工作的严格落实奠定基础;其次,加强有害生物源头控制,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在重要的苗木培育基地设置检疫站,避免有害生物混入苗木中被运输至森林内;最后,设置干线路口检疫站,认真检查进入林区的林木,确保林木无病虫害后方可进入林场。

3.2.2 监测预警

构建区域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机制,定期统计与检查林业资源生长发育情况,以此确保有害生物出现后可第一时间被发现,实时掌握有害生物动态,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以此保证防治的有效性。首先,构建完整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机制,合理布测,做好数据采集,应用专业防治技术全方位预测有害生物扩散情况,为有害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其次,持续化采集林木生长数据及有害生物生长繁殖数据,注意总结有害生物防治案例,搭建有害生物防治数据资料库,以此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可有效推进;最后,强化预测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其专业能力,确保预测人员可准确掌握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害生物预报。

3.2.3 完善制度

为进一步保证预防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有害生物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散,应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制定有害生物预防监测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有害生物防治制度,强调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厘清权责界限,避免出现相互推诿、过度干预的情况,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可顺利开展,有章可循。

3.3 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资金是限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现有资金局限现状,需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以“经营防治一体化”为原则,要求相关主体积极自筹资金,不再被动等待资金拨款,使相关单位明确财政拨款仅为辅助性资金,不可过度依赖。例如:可结合林区林木长势进行间伐,运用间伐林木创造收益,以此获得资金支持;由于间伐林木有限,还可接受外部聘请,为园林等非林业产业提供有害生物防治咨询服务,以此获得额外收益。除此之外,应加强林业预算编制、执行与审计工作,建立有害生物防治专项款,做到专款专用,以此确保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顺利推进。

3.4 引进先进防治技术

3.4.1 无人机遥测技术

早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雷达遥感技术用于有害生物雷达信号采集工作中,借助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数据分析,继而获得有害生物活动范围信息。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其功能更为完善,并可与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系统联合应用,搭建功能完善的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现阶段,在雷达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已搭建了林业病虫害信息监测系统,可实现高效数据传输,并依据信息技术预测特定范围内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具有可靠性高、精度高的特征。但雷达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受限于技术成本,无法实现大规模普及应用。无人机遥测技术的出现解决了雷达遥感技术应用困境,相较于雷达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设备成本相对较低,其无运行轨道限制,同时可将雷达遥感作为辅助性技术,实现高时序响应速度、超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并可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下提高数据处理分析效果。由此可见,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林业资源清查、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较强应用价值[4]。除此之外,还可将各类传感器安装于无人机上,用于获得大量多类型的地面信息及林业环境信息,使有害生物数据采集及监测预警更为有效。

3.4.2 大数据技术

有害生物存在波动性,包括数量波动、分布波动,且森林面积同样处于动态变化中,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呈现出复杂化特征。在此情况下,若仍坚持应用传统防治办法或监测办法,则可能导致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及监测预警效果无法切实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可采用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等数字技术开展工作,通过全方位数据采集分析提高有害生物监测效果,并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依据[5]。为促进林业数字化发展,林业管理人员应明确数字技术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积极引进专业人员,鼓励各地区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创新,逐步引导各地开展创新改革,并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可极大地提高数据实时性,并将数据信息通过视频、表格、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给人们,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智能化程度。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水平,可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数据信息支撑,使相关人员能够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掌握土壤厚度、温湿度等数据,了解有害生物生存条件,在数据支撑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例如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可准确预测有害生物移动线路,此时可根据其线路规律进行诱杀,以此极大地提升有害生物防治效果及速度,降低有害生物扩散速度,实现对林区林木的有效保护。

4 结语

有害生物防治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视。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应引入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营林技术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手段,从加强检疫、监测预警、完善制度三个方面完善预防监测体系,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可顺利推进,同时需及时引进无人机遥测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辅助防治,丰富有害生物防治手段。

[1]温旭丁,钟英高.林业生态建设中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浅析[J].现代园艺,2021,44(12):32-33.

[2]吴晓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21,44(12):36-37.

[3]吴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12):137-138.

[4]张稳,张坤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9):85-86.

[5]李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及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乡村科技,2020,11(36):62-63.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16

S763

A

2095-1205(2021)11-34-03

张宗侠(1987- ),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保。

吕娟(1978- ),女,汉族,河北临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病虫害。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木林业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什么是碳中和?
land produces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