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分析

2021-12-02 20:43刘毅风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基质容器幼苗

刘毅风

林业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分析

刘毅风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当尕保护站甘肃甘南747600)

容器育苗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林业苗木的成活率,还能够实现该项工作的机械化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育苗工作的人力成本,提升林业发展领域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文章以林业育苗工作作为研究背景,分析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意义,探讨了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我国林业稳步发展。

林业育苗;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分析

林业生产领域中的容器育苗技术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助推我国林业领域稳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普遍应用的一种育苗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育苗方式,其一为外壁式,该种育苗方式主要是运用培养基对树木幼苗进行培养,当前比较常用为育苗箱。其二为无外壁式,这种育苗方式是在没有育苗基的情况下,给肥料或者泥炭加上土后进行育苗,运用这种育苗方式能够及时且全面提升幼苗的成活率。所有技术流程都可运用机械化设备来实现,不仅操作相对简便,同时也规避了一些外在影响因素,能够全面促进林业发展领域的稳健发展。

1 运用容器育苗技术的意义

1.1 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与以往的林业育苗方式相比,容器育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室内或室外的培育大棚中展开。在这种环境下,相关工作人员可在育苗过程中及时监测与掌控苗木周围生长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让林木幼苗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发育环境。应用容器育苗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有效打破来自时间与空间的掣肘,全面规避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中的时令特征与温度变化的差异性,有效实现林业苗木生产工作的全年开展。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一培育工作仍然能够顺利进行[1]。

1.2 利于林木根系发育,提高育苗成活率

运用容器育苗法,能够使幼苗在合适的容器中发芽生长,使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肥力,保障幼苗良好发育,进而帮助林业苗木在幼苗期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有助于林业项目的顺利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林业苗木在移栽之前一直在容器中成长,外界环境因素对于林业苗木的根木无法形成干扰或者对其产生伤害,因此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幼苗移栽过后的成活率,同时也全面缩短了林业苗木在移栽过后的缓苗期。且在移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将容器直接移栽到外界土壤中,或者移栽时间较短,因此为林业苗木提供了较好的适应环境,即使在不适合种植的地区,容器培育出的林业苗木的成活率也能达到90%以上。

1.3 提升育苗工作的机械化发展水平

容器育苗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所有操作环节基本形成了稳定的机械化操作模式。这种操作模式不仅全面提升了林业育苗作业规模及育苗规模,同时还全面降低了该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并且机械化、规模化的育苗工作,能够使工作人员对林业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幼苗出现任何问题都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从而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最终使该项工作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与优化,从根源上提升林业生产水平。

1.4 增强育苗工作的资源利用率

运用容器育苗技术可提高林业苗木的发芽率,使其具有很高的成活率。因此在进行容器育苗的过程中,在每个容器中放置一颗种子即可。但在以往的育苗工作中,为保障出苗率,相关工作人员通常需要在每个育苗坑内放置3~4棵种子,这种育苗技术能够全面降低相关种子的使用量,有效提升育苗工作的资源利用率。

1.5 营养土壤种植,满足育苗的需求

容器育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运用配置好的营养土来进行培育工作。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会根据不同品种的苗木,配置与其生长特性相匹配的育苗土。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与营养物质非常丰富,且含有很多助于林业苗木生长的矿物质,在育苗过程中,能够充分满足林业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与营养需求,进而全面提升林业幼苗的生长发育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缩短林业苗木生长发育周期。通常来说,与传统育苗技术相比,容器育苗技术发育周期可缩短至少40%,这也是容器育苗技术资源利用效率高、优势明显的主要体现。

2 容器育苗技术应用策略

2.1 选择适宜的苗圃地点

在开展容器育苗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苗圃地点,地点的选择对于整个育苗工作的最终成果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选择距离水源比较近的区域,且要选择具有充足光照、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区域,以保障育苗工作的便捷性。在确定林业苗木的培育地点以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该区域中建设一个现代化培育大棚,需要在室内安装相应的检测装置,如温度监测设备、湿度监测设备等,为林业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全面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2.2 育苗容器的选择

现阶段,育苗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当中,当前我国比较常用的育苗容器主要包括纸质容器、泥质容器、塑料容器等,但这几种类型的容器在国外已经逐渐被放弃使用。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育苗容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培育的林木品种和种子的生长特点、籽粒的大小形状等基本形态,选择最合理的培育容器,保障苗木的顺利生长。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飞速发展,也为现阶段的容器育苗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无纺布类型的育苗容器被研发出来,该类育苗容器在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优势,具有较强的通气性与持水性。使用这一类型的容器,全面规避了其他容器在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窝根情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这样不仅可提升种子的培育质量,还能全面提升林业造林的成活率[3]。

2.3 容器育苗基质的调配

容器育苗基质的调配是容器育苗技术中最重要的操作环节之一,育苗基质的质量对于幼苗整体培育质量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常来说,育苗基质可分为两种,其一为土壤基质,其二为无土基质。其中,土壤基质主要是以土壤为主,以土壤为技术,辅助其他有关物质与肥料,有效帮助苗木顺利生长,在土壤基质调配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选择自然土壤,这类土壤由于没有经过人为耕作,因此土壤层之间的通透性相对较强,发生病虫害的概率较低,在为土壤内部配上相关肥料以后,能够保障林业苗木的顺利生长;无土基质是指在培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运用珍珠岩、农场废弃物、泥炭等一些非土壤材料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搭配的育苗基质。无土基质在调配过程中选择性相对较广,且不同的配方其效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工作人员在运用无土育苗基质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苗木的类别、苗木的生长特性等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无土育苗基质。

2.4 科学催芽

在开展林木苗木容器培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林木种子的休眠现象。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帮助林木种子解除休眠状态,对其进行催芽,以加快林木幼苗的培育周期与效率[4]。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运用水浸法、层积催芽法、物理破皮法等进行催芽,工作人员在对林木种子进行催芽的过程中,应结合林木种子的品种、休眠特点等基础特征,选择合理的催芽方式。例如,种胚发育不全而导致休眠的林木种子,工作人员可运用层积法或者水浸法催芽;受到种皮或者外皮影响而产生休眠的种子,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物理破皮法进行人工催芽。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催芽以后,需要保证容器培育基质中的水分与肥力充足,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光照。若遇到对环境温度有要求的苗木,工作人员还需及时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适当调整,进而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

2.5 苗木出圃

工作人员在完成容器育苗后,需要等到幼苗出圃后,方能彻底完成对幼苗的培育工作。在对树苗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选择携带容器培育基质进行输送与栽种,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保障林业苗木的根部。在将树苗输送到相应的栽种地点以后,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将树苗基质外部的承载容器去掉,然后将苗木的培养基质一同栽种到土壤中。对于无外壁的幼苗,相关工作人员可直接再栽入到种植区域。

3 结语

在林业发展领域中,运用容器育苗技术不仅能够全面提升育苗成功率与后期苗木移栽的成活率,还能够实现育苗工作的规模化、机械化。因此,我国不同地区的林业相关部门首先需要加强对容器育苗技术的研发水平与资金投入,并在研发的过程中,对现有的育苗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全面提升容器育苗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这也是深入贯彻我国正在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大力助推我国林业生产领域稳健发展。

[1]于国良,线明中.在林业工程中林木容器育苗技术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4(3):244-244.

[2]李冲.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J].种子科技,2020,38(3):46-47.

[3]贾羽平.关于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2):54-55.

[4]陈菊萍.林业生产中容器育苗技术分析[J].乡村科技,2021,12(12):93-94.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35

S723.133

A

2095-1205(2021)11-75-02

猜你喜欢
基质容器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希望
难以置信的事情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