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毛竹产业经营现状与发展措施

2021-12-02 20:43黄健生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瑞金市毛竹竹林

黄健生

瑞金市毛竹产业经营现状与发展措施

黄健生

(赣州市瑞金市林业局江西瑞金342500)

毛竹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毛竹产业是一项周期短、效益高、风险小的短、平、快项目,是南方山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瑞金毛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毛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毛竹产业的发展措施。

瑞金市;毛竹产业;主要问题;发展思路;措施

瑞金是毛竹分布的中心产区之一,较适合毛竹生长。因此利用毛竹资源优势,推进毛竹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毛竹林的经营水平,对增加林区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毛竹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显示,瑞金市现有毛竹林面积共17万多亩,立竹约22 300万株,散生毛竹300多万株,地域分布不平衡,多以边远山区为主,面积较多的有绵江林场、日东林场、泽覃乡等乡镇,其他乡镇也有分布,但数量较少且零散。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毛竹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毛竹产业发展的意见》(瑞发〔2006〕11号)一系列扶持政策文件,干部群众对发展竹产业的认识和生产经营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毛竹资源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生产效益明显上升,林农对毛竹产业的投入也大幅度增加,产品销路也不断拓宽。

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培育粗放,低产林面积大

从目前来看,瑞金市毛竹林面积与立竹量虽然呈增长趋势,但竹林整体质量不高,绝大部分毛竹林由于经营措施不科学,存在重取轻予、只取不予、管理粗放等现象,单位面积立竹量仍然较低。立竹度大多在80~100株左右/亩,亩均产值不足150元,与丰产竹林亩均产值1 000元/亩相比,差距较远。毛竹林分立竹度低于全国每公顷1 560株(亩均104株)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每公顷2 500~3 500株(每亩167~233株)的毛竹丰产林标准[1-2],而“达标”的竹林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左右,可见瑞金市的毛竹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2.2 科技含量低,经费投入不足

因毛竹林地处偏远山区,生活环境艰苦,毛竹生产工作劳累,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谋生,守在林区的竹农大都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无法有效接收竹产业经营前沿科技的知识,导致竹林经营科技含量不高,尤其是采伐不科学,造成伐后竹龄结构失调,老龄小径竹、嫩竹(一年竹)多,壮龄竹少;小径竹多,大径竹少,竹林越砍越小,产量越砍越低。加之存在在笋季乱挖冬笋、春笋等行为,使大多竹林处于“自生自灭”的粗放经营状态,这也是造成我市低产竹林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同时,虽然政府此前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力度不足,仅停留在毛竹林丰产培育方面,而对毛竹产业的科技及加工等后产业链扶持较为滞后,且至今尚未有大型的高标准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品牌建设与高端科技竹产品开发更是严重欠缺,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扶持或引进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2.3 交通不便,生产经营模式单一

瑞金市毛竹林主要分布在拔英乡、泽覃乡、绵江林场等与外省交界的边远山区,地处高山,交通不便,林区公路大多是泥土路,竹材运输困难,造成经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部分竹林甚至被“困置”。而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毛竹也主要以生产竹材(原竹)为主,竹农采笋多为自供自给,经营模式单一,商品化程度低,竹林经济效益也远不如浙江安吉等发达区域。

2.4 产业基础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对竹产业的带动作用小

瑞金市现有毛竹加工企业不多,主要是以生产加工竹笋、竹拉丝、竹筷等低端产品为主,且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产业链短、综合效益低,没有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些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有限,无法吸引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大多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给浙江等外地的精、深加工企业,因此当地家庭作坊式的企业无法将竹产业引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3 发展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意识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毛竹当作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并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将毛竹产业发展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中;相关部门需相互配合,宣传部门可利用微信、抖音等现代新兴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政府扶持政策的透明度、知晓度,激发林农投资竹业的积极性,营造培植竹林资源,促进竹业发展;林业部门要立足长远,合理规划,制定目标,加强监督,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发挥竹业协会、毛竹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及时传递市场信息,为政府完善竹产业发展政策服务。有关部门要深入乡村开展调研,及时反馈产业发展动态,为竹农生产与新产品开发服务。总之,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相互配合,自上而下形成科学的竹业管理服务体系,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

3.2 扩大竹林面积,提高竹林产量

目前来看,瑞金市虽有毛竹林面积17万多亩,但仍吸引不了大型的加工企业入驻,因此,需进一步扩大竹林面积,提高竹林产量和丰产竹林的比重,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低产竹林进行扩展和改造,对现有的15万亩低产竹林,可采用根鞭诱导等方法扩大竹林面积,利用竹鞭有明显趋肥性的特点,每年在竹林边缘进行一次带状垦地,带宽以4 m~5 m,深0.3 m为宜,并施以适量复合肥和有机肥,这样可以诱导竹鞭迅速向周边蔓延,达到扩大竹林面积的目的;同时还可在300万根散生毛竹上做文章,据统计全市每亩有30株~60株散生毛竹的阔叶林地约有7万多亩,这些林地可通过人工进行砍杂垦复、留笋养竹等毛竹低改技术措施,然后加强管理,一般4~5年时间就可以形成竹林,由此可增加竹林面积4~6万亩,主要在拔英、泽覃、冈面等乡镇;二是对采伐迹地进行毛竹更替,我市尚有部分人工杉木林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毛竹价值不高时砍掉毛竹后营造的,现在杉木已到采伐年限,采伐后毛竹就可重新长出。对于这样的林地,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人工促进毛竹林更新,有毛竹的地方需要保护好竹种,没有竹的地方则进行母竹移栽造林进行补齐,这样,3~5年毛竹林就可以形成。据调查,这种林地在我市也有接近5万亩,在这一方面进行改造可增加竹林面积3~4万亩,主要在原四个国营林场及泽覃、拔英等乡镇的山场;三是引进经济效益好、产量高的笋用竹林,促进多竹种复合经营;四是通过母竹移栽等方式人工新植竹林,适度推广毛竹实生苗造林,主要引导林农在自家的低产低效自留山上进行更新改造,从而创建竹林,这两个方面的改造可以使全市的竹林面积增加2~3万亩。其中通过对原有竹林的抚育低改,达到增加竹林面积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此外,还要引导群众对房前屋后的四旁竹加强管理,建立“庭院竹林基地”,既提高了庭院经济收入,又增加了全市竹资源总量,美化了乡村的同时为瑞金增添了绿色景观。

3.3 实行科学管理,加强科技示范

引导竹农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指导竹农封山禁笋,科学采伐、合理施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根据全市的竹林分布及交通状况,分别抓好毛竹材用丰产林、毛竹笋用林及竹笋两用林基地建设,建立市、乡(镇)、村三级示范基地。通过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竹林竹腔施肥技术,对毛竹丰产林、低产林改造及毛竹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板,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林农;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者的技术推广作用,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将毛竹丰产技术、毛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阵地前移到农户或示范基地,让每个竹农都掌握毛竹丰产技术,最终提高竹林经营水平。

3.4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

毛竹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短周期项目,加大竹业产业资金投入,是毛竹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政府和竹农需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以增加竹业资金投入。一是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机制,吸引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大户)参与到竹业产业开发中来,引导毛竹经营企业化、规模化发展;二是认真落实林改后的税费优惠政策,减轻税费负担,增加竹农收入,让广大竹农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竹业投资开发;三是政府每年要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毛竹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培育丰产林及竹山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扶持修建水泥硬化路,扶持发展部分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精深加工企业,提高相应的补助标准,为竹林集约经营和竹材运输创造良好条件;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鼓励金融部门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简化放贷手续,加快放贷速度,为林农群众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3.5 发展龙头企业,促进资源增值

毛竹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是促进竹加工企业发展。建立发达的毛竹加工业,提高竹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实现竹加工业的产业升级,重点要在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上进行突破。要合理布局产品结构,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大型企业,加快竹产品流通,以带动中小型协作配套加工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有规模、高产量的毛竹加工体系;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对开发和引进新产品的企业,要进行大力扶持,提高毛竹加工利用水平,促进企业与资源的相互协调发展。

3.6 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样可以带动绿色竹林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竹产业发展渠道:一是在交通不便的边远竹区,引导竹农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和养殖,如养鸡、种植竹荪等,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商品吸引游客,还可以进一步延伸竹业产业链;二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乡村振兴,充分发掘竹林生态文化,发展竹林绿色休闲旅游。可以选择交通相对比较方便的地方,适度营造景观生态竹林,扶持建设好竹林游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开发一批与竹有关的旅游产品,如竹林观光、竹编工艺、鲜笋釆挖体验、农家乐等,让来瑞游客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绿色休闲的惬意。

4 结语

自2009—2019年以来,全市竹林面积由原来的7万多亩,增至现在的17万多亩,新增笋竹加工企业多家,年产商品竹近200万根;林农实施低产竹林抚育低改近15万亩,新修竹林作业道路300多 km。对毛竹林的现状进行概述,并指出竹产业经营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毛竹产业发展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谭先保,周宏昌.毛竹低改丰产技术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1(17):1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毛竹林丰产技术:GB/BT 20391-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55

F326.27

A

2095-1205(2021)11-116-02

黄健生(1968- ),男,汉族,江西人,中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

猜你喜欢
瑞金市毛竹竹林
江西瑞金迎来红色旅游热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南瓜房子
向日葵丛林
敲竹杠
竹林野炊
赣州首家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在瑞金成立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