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产品上行”发展的对策探究

2021-12-02 20:43阮倩红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标准化农户物流

阮倩红

推动“农产品上行”发展的对策探究

阮倩红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广东中山528437)

“农产品上行”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有助于紧密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目前,“农产品上行”的模式类型逐渐丰富,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农产品上行”战略的实施效果。文章从电商物流基础、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建设以及人才培育等对策着手,推动“农产品上行”发展。

农产品上行;电商支持;战略转型

进入新时期后,电子商务开始广泛渗透进入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效拓展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了农户的增收致富。“农产品上行”能够以较低成本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将全新的生产要素与利益分配机制衍生出来,促使农业现代化发展难题得到逐步破解。近些年来,在市场推动及政策扶持的共同作用下,农产品电商得到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步伐。但目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优化与解决,以提高农产品电商发展质量。

1 “农产品上行”的电商支持模式

1.1 商家到商家模式

商家到商家模式指的是在电商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商家对农产品的流通信息进行获取,之后对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批量化采购,再向农产品中小经销商进行分销。通过构建该模式,农产品批发商、小零售商的运输费用、采购成本能够得到显著降低。由于商家对农产品的采购量较多,能够降低整体采购价格,之后其在分销过程中可获得批发差价。借助于电商网络能够将农产品流通的上下游环节顺利连接起来,发展潜力巨大。

1.2 商家到消费者模式

商家到消费者模式指的是农产品经纪人、批发商等相关主体利用网络直接将各类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通常情况下,可从平台型与垂直型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在平台型模式下,电商平台主要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压货风险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小。而垂直型模式指的是利用电商平台专一销售某种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利润与提成。此外,农场直供模式也属于商家到消费者模式的范畴,其指的是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农产品,这样农户的经济收入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在农场直供模式下,农产品的销售形式众多,如电商直播、短视频传播等,可促使消费者的信任感得到快速构建[1]。

1.3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有机结合了线上与线下环节,消费者先于线上平台中下单,之后在线下获得农产品。该模式可将社区化营销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结合了线上营销与线下物流配送,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便捷性。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劣势存在,如地推成本较高等。

1.4 消费者定制模式

消费者定制模式指的是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据用户的订单需求来开展,用户下单之后农户直接将自家农场的农产品配送给用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农户、农场等主体先实现种植、饲养的规模化,之后将农产品或农副产品的供应信息发布于网络平台中;消费者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对未来需要的各类农产品进行订制,且能够对农产品的种养殖活动进行动态化跟踪;农户、农场等主体生产出对应的农产品后,及时将其配送给消费者。近些年来,消费者定制模式发展较快,其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风险。

2 “农产品上行”面临的现实难题

2.1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不够健全

“农产品上行”受物流基础设施的直接影响,如果缺乏畅通的物流基础,将会对“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产生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虽然各地区大力建设农村物流体系,但依然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农产品电商物流存在着较大的季节性波动,且生鲜产品具有十分严苛的物流配送要求,导致农村电商物流的运营难度较大。

2.2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农产品具有差异化的外形尺寸与内在品质,地域特色较为明显,导致标准化难度显著增加。规模化生产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只有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水平,才可以统一管理生产过程。但农产品生产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的标准化得不到保证,都会对最终产品的标准化造成影响。此外,就现阶段而言,还未形成消费者带动生产的正反馈机制,那些具备较高标准化程度的农产品的售价在市场中并未获得良好优势,难以有效驱动农户的标准化生产。

2.3 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很多农户依然延续着小农生产模式,无法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一些生产和经营主体缺乏较强的品牌意识,未能认识到品牌建设所带来的效益,缺乏较强的建设动力。同时,现阶段缺乏完善的品牌培育保护机制,经常出现“傍品牌”等不良现象,导致品牌化建设的利益分配机制遭到打破,减弱了相关主体的利益驱动[2]。

2.4 农村电商人才匮乏

近些年来,虽然相关部门着力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但此项工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特征,难以充分满足“农产品上行”的人才需求。和城市地区相比,农村的经济较为落后,难以将高素质的优秀电商人才吸引过来。

3 推动“农产品上行”发展的对策

3.1 夯实电商物流基础

只有构建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才可以促进“农产品上行”的发展。因此,要针对现阶段电商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一,政府部门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大力建设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如农村通信网络、道路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会对农村电商物流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做好组织引导工作,促使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网络全覆盖目标得到实现,进而从硬件角度为“农产品上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第二,政府部门要将自身资源整合、政策引导等职能发挥出来,积极在农村地区建设物流仓储设施及生鲜冷链物流系统,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骨干冷链网络得到逐步完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导致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因此,政府部门要对回报机制进行约定,鼓励社会资本主动参与进来,投入充足的资金和资源。顺利建成冷链物流系统后,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交付运营,这样多方共赢目的可以得到实现。第三,重视市场主导作用的发挥,将一系列新技术手段应用进来,促使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冷链物流系统中,监控冷链食品的物流全过程,共享冷链物流信息。同时,要积极整合农村物流网点,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打造智能供应链,促使“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得到解决。

3.2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从生产、包装等诸多环节着手。第一,生产环节。农产品生长的人为控制难度较大,不同地区具有差异化的自然条件,无法完全统一农产品的品质。面对这种情况,仍要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构建起来,全面覆盖产地环境、生产流程等一系列环节,促使产品品质的相似度得到提高。同时,要标准化改造农产品的种养环境,将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到位,严格管控化肥、农药等的投入量,促使产地环境的生态化、标准化得到实现。此外,要加快农业种养规模化发展步伐,在政府主导之下,将“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生产模式进行推广,将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的扩散辐射作用发挥出来,促使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得到提高[3]。第二,包装环节。农产品的品质受包装标准化的直接影响,如果农产品具备正规的包装,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农产品的销售周期也可得到大幅延长,促使农户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因此,要联合企业、农户等相关主体,逐步将包装标准统一制定出来。

3.3 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

为推动地区农业的整体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农产品上行”过程中,需积极培育和建设农产品品牌。第一,相关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断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科学规划农业品牌化建设工作,夯实建设基础;第二,要全面调研,掌握地区的环境优势与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将一系列凸显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来;第三,要充分重视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工作,拓展销售路径和平台,促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提高,例如可组织农产品推介会,向来自各地的人们详细介绍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品质特色等,逐步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第四,要健全品牌保护体系,顺利培育起优质农产品品牌后,需及时保护这些成型的品牌,对产品品牌形象进行切实维护,避免品牌遭到滥用或冒用,使得农产品品牌的整体形象受到不良影响。

3.4 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

人才在“农产品上行”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做好人才的培育和建设工作,促使农村电商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激活。第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积极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从场地、创业孵化等方面服务电商创业人员,将本地大学生、在外发展的网商等吸引过来,制定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避免出现优质人才流失问题。第二,加大电商培训力度。要积极培训本地电商从业人员,将宣传营销等常用技能作为培训重点,促使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结合电商发展趋势,对电商培训形式、内容等进行创新,如培训短视频分享营销技能、直播营销技能等。在培训形式方面,既可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联合起来,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又可以开展网络在线培训活动,满足相关人员多元化的学习提升需求。此外,要将电商平台、扶贫机构、龙头企业等多方资源整合起来,将适用的培训内容提供给广大农民,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电商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结语

“农产品上行”是提高农户收入水平、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路径,需引起充分的重视。由于“农产品上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匮乏、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等。面对这种情况,相关职能部门要联合其他社会主体,统筹规划和利用各项要素资源,完善“农产品上行”的支撑体系。

[1]张明磊,高文海,魏子秋.“农产品上行”电商战略转型路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24-28,42.

[2]李竣,杨旭,陈洁.“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上行的政策支撑与平台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9(3):45-55,64.

[3]王晓晴.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农产品电商上行策略[J].当代农村财经,2019(8):47-5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57

F724.6

A

2095-1205(2021)11-120-02

阮倩红(1977- ),女,广东中山人,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发展、技术服务。

猜你喜欢
标准化农户物流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标准化简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