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2 14:54赵海明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营销学市场营销案例

赵海明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政教学需要紧密地与各学科教学进行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能够适应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市场营销学的教学需要审视学科发展的全局需求,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我国当代市场的基本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能够得到丰富,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为此,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全力推动教学改革进行。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介绍

市场营销学是管理学的下属学科,通过市场营销行为,能够将营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从生产者一方移交给消费者一方。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或者其他各类的组织机构,都极为重视市场营销行为。市场营销学,是对于市场综合状况以及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专门研究学科,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在市场营销学中,课程的核心为消费者需求,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其可以开展具有规律性的营销活动。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营销工作的原则,通过各类概念以及营销案例的学习,掌握营销战略,并学会结合消费者、市场以及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出营销策略。相对学术性研究,市场营销学课程具有更为明显的实践性,关注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以及营销应用能力发展。

在市场营销学的课本中,一般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市场营销学的导论,这部分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到学科的发展沿革、研究与应用状况,认识到学习市场营销学科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从外界的角度与自身的角度思考,树立起基本的学习目标。其次,是基本概念介绍、市场营销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关的哲学研究等,通过这些内容,学生能对市场营销产生更为深层的认识,并开始构建起一种系统的整体认识。最后,就是具体的知识性学习内容,包括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相关内容、产品相关的内容以及各类营销的战略、策略等。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学,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营销工作的要点,并可以适应于具体的营销对象、营销工作目标制定营销策略,并展开相应的营销活动。思政课程的改革,能够使得市场营销学与我国的现实社会发展状况更为贴合,有助于学生产生正确的认识[1]。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合探究

市场营销课程一般会作为基本的专业课程,学生处于学科价值观念的构建时期。思政教学与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够引导学生对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需结合市场营销学中的基本内容,将思政教学融入课程。

(一)绪论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在市场营销课程的绪论部分,关注我国现实状况与市场营销学科的教学融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理的应用市场营销知识,能够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力,企业管理的重心将会发生合理化转移。就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市场营销学与许多社会行业仍旧处于融合阶段,需要从创新出发,勇于突破现状,适应于不同行业的营销需求。在思政教学引导方面,需关注学生对市场营销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2]。

(二)市场分析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在市场分析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中,需重点分析社会环境状况对于营销工作的影响。社会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在营销工作中需重视社会中的主流意识观念,满足大众的需求,确保营销工作能够与人们的认识相契合。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看,在众多企业营销工作的影响下,市场的环境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说明通过市场营销能够反方向地推动市场秩序完善与社会和谐。

(三)市场营销战略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市场营销战略中,需要更多考虑企业的自身定位以及行业内部的竞争状况,关注竞争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是具有竞争性的。从思政教学的角度对市场战略营销进行指导,在战略的制定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到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营销策略,避免将企业或者行业带入到恶性竞争、不合理竞争的境况中。这就要求战略制定具有综合性,同时对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外部社会状况进行考虑[3]。

(四)市场营销策略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市场营销策略中需要关注到更多的细节问题,包括企业中具体的生产状况、营销的产品、产品的分销定价等,这些细节问题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下。思政教学与营销策略的融合,仍旧需要从指导思想这一方向入手。营销策略的制定需要关注社会利益,确保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性。

(五)市场营销管理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市场营销管理涉及管理规划、管理组织以及管理执行与后期的管理控制。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系统性,能够统合营销中的各类事物、人员。为此,需要详细的分析营销管理的各类对象,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确定长期的管理目标以及周期内的管理工作目标。在思政教学与营销管理的融合中,营销管理工作的视野将会更为开阔。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策略

(一)建立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案例

在市场营销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学案例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案例能够起到引导教学,启发学生融入情境,进行市场营销规划练习的众多功能。在课程思政与市场营销学的融合中,案例将会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市场营销中的各类概念以及规律,本就具有抽象性,思政教育同样具有抽象性,如果没有明确的案例支撑,学生将会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为此,教师要构建起教学资源库,对各类教学案例进行整合。例如,在案例的应用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考与反向思考的方式,理解思想正确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对课本中、社会新闻中的各类市场营销案例进行整理,并且按照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标注出具体的思政引导目标与课程学习目标,在双向性目标的引导下,实现教学功能的拓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4]。

(二)完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

在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思政改革中,学生对学习内容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从不同方向理解学习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的环节进行完善,关注学生的参与,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时间以及探讨的平台。首先,在选择案例的阶段,教师可以展示出多个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意愿,选择其中一个案例或者多个案例进行分析。在案例的分析中,要以营销的战略以及策略为核心,结合综合环境因素,分析企业营销行为的合理性。为了给予学生更为充分地探讨分析事件,教师可以提前提供分析案例,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探讨,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相应案例分析幻灯片,用于课堂展示。在小组课堂展示结束之后,教师需要提取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度的讲解,并巧妙结合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思政引导[5]。

(三)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特色

在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考核中,教师一般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分别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给出最终的成绩。为了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需要分别在过程考核以及期末考核中,适度的嵌入课程思政的引导目标。首先,在日常的作业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应用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思考,在不同阶段总结自己的课程学习认识,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论文或者是学习心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时刻的进行自我思想的总结,有助于思政引导的深化与内化。其次,期末考试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答题中的思想状况,给定相应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期末考试的内容较为有限,思想状况的表达与观察难度比较高,在许多情况下难以量化,教师仅需要给定出等级评价即可。

(四)重视教学总结与教师的水平提升

市场营销的课程思政改革,仍旧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可应用于参考的综合经验是极为有限的,为此,教师需要总结教学实践当中的经验,关注学生的反馈,持续地进行教学实践的优化与完善。首先,教师可以收集学生意见,如设置意见邮箱、课堂意见盒等收集形式,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对其中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研究,据此调整课程思政教学。其次,教师可结合自我的需求,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或者参与开放性的教学研究学习。如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了解最新的课程思政发展动态,将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自我的教学规划当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思政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

四、结束语

市场营销学是商科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成功实施,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梳理相关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完成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教师需要深度思考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找准融合点,应用案例引导促使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营销学市场营销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任务驱动视角下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改革探索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营销学”课程教学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