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2021-12-02 14:54于爽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审计工作税收

于爽

(辽宁省阜新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2018年起,国家开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于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事业单位序列,而根据公益服务是否能或适宜由市场配置资源,又将公益性事业单位划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对于普通高中、体育馆、公立医院等等一些事业单位则划入了公益二类里。它们的主要职责不是盈利,而是通过一系列服务活动来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不具备生产的职能,其收入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部分来源于纳税人,因此,如何做好有关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以及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以更经济有效的资金投入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概述

做好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是提高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鉴于此,以下对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依据、工作重点进行了概述,以对其工作性质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为更加详细的论述奠定基础。

(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目的主要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即从其公益性和非生产性出发。我们已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开展有利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服务活动。因此,如何利用最低的经济成本取得最大的服务效益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绩效审计,即对其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的审计。通过绩效审计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并找出其经济活动中不规范的行为,从而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提供自我改进的依据,使其以更高的效益服务于社会。

(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依据

绩效审计属于审计的范畴,因此在开展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时也应当遵循审计的基本原则,即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审议原则为依据。此外,还要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出发去探讨绩效审计工作应遵循的依据。由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不具备开展生产活动的职能,其大部分活动都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少部分来源于服务市场,因此,保障净收入的最大化从而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也是单位在经营过程中要考虑的一项重点问题。这也是许多西方国家的非盈利性事业组织将净收入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主要目标的原因。而由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具有较强的公益和服务性质,因此,保障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也是绩效审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两种特性总的来说体现为绩效,即净收入最大化与服务质量的双重保障。因此,我国对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和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评价还是要以绩效为依据,既追求经济也要注重质量。

(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也主要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的审计评定。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对于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类是用于员工工资、公共费用等一系列额度较为稳定的财政支出;另一类体现为对一些公共企业的投资,比如公共图书馆等。其中,对于公共企业的投资耗额较大、种类较多且波动较大,因此,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这一类耗用资金的核对。从投入、管理、产出等各个环节对其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评定,以确保使用公共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二、优化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途径

(一)完善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监管体系

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体制需要进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监管体系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相关监管体系则需要得到进一步开发。对于单位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和财政税收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客观且严谨的,为了避免各种包庇、遗漏现象的出现,在进行绩效审计工作时要由专业的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有关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监督体系的匮乏,财政税收与绩效审计过程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这使得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在财务活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对于单位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从体制角度入手,细致分析财务监管体系具体问题。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扎稳打,逐步完善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监管体系。派遣专业的监管人员对绩效审计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最大程度减少各种纰漏现象的出现,合理规避各种审计工作风险。同时,还可以建立起群众监督制度,遵从群众的意愿进行审计模式的调整,最大程度的满足群众的利益。通过群众的监督,可以有效降低各种遗漏现象的出现,使得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不断改进中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在实际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中,采取的标准多种多样,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这就对绩效审计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缺乏统一完善的评价标准,很容易使得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缺少依据而出现偏差。因此,国家财政部门要针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以对审计工作做出更为准确的指导。可以从资金预算、资金投入、项目效果三个方面分别做出评价标准,让审计人员在各个过程中都有所依据。在进行预算资金的审计时,可以主要以预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评定;资金投入方面,主要对资金投入的效率以及是否实现滥用现象进行评定;项目效果方面,主要对针对投入资金对项目产生的效益进行评定。通过对各个环节标准明确的评定,能够使审计过程更加顺利,审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需要相关审计人员依据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具体情况,秉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立足于现实情况与实际基础,深层次挖掘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具体内涵。在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之后,相关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将具体评价标准应用于具体工作之中,通过具体工作流程,检验相关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在后续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之中,逐步调整具体评价标准以及各类评价体系。相关评价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审计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具体要求以及相关工作原则,不断调整评价标准,实行办法。

(三)提升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

财政资金绩效是一个十分专业且严谨的过程,它直接关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与未来的发展。因此,从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才能够对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严谨且公正的绩效审计。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以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地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并且还要注重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避免各种不道德职业现象的出现。此外,财政税收人员的工作素养也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单位也要加强对财政税收人员工作素养的职业道德的监管与培训。要在工作人员中积极宣传,最大程度提高财政绩效的理念,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时尽量实现以最小的资金消耗,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除此之外,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各类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步优化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具体流程,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审计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进一步调整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具体内容。这就要求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灵活掌握相关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各类现代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技术,不断提升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各类审计工作平台,学习更加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各类数据处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技术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

三、结束语

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是促进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高效化使用,不断提高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充分理解财政税收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现实意义,积极对当前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以更加科学有效的财政管理方式促进单位自身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审计工作税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