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财务内控问题与风险有效控制探索

2021-12-02 14:54王春雷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学财务财务管理

王春雷

(昆明市实验中学,云南 昆明 650051)

财务内控属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一项有效手段,在中学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财务风险得到控制与转移。随着我国逐渐加大对于教育行业的投资,中学财务内控以及风险控制难度逐渐增加,当下现有的财务内控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了解财务内控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来制定出更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中学财务内部控制以及防范风险的意义

针对当下实际情况来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已经开始将教育事业视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同时使用了多种方式来为中学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中学财务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逐渐突出,财务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与当下新经济发展趋势并不吻合,这导致中学经济利益受损等情况不断出现。为了更好地让中学实现发展与提升,需要营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这需要结合中学财务管理需求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财务内控风险防范工作进行不断地调整与处理[1][2]。

二、中学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重要意义

(一)提升资金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中学财务内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结合自身需求提升资金的监管力度,保证校园财务工作的有序推进。目前,一些学校为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扩充规模和教育设施的提档升级等方面,虽然这样的工作扩大了招生规模,但是很多时候也增加了资金风险的出现概率。同时,学校资金运营数量逐渐地提升,专项资金项目种类和资金管理方式走向多元化,原来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整体需求,使学校的资金运转不畅。合理优化财务内控流程和强化风险防范,能够促进学校对资金方面的控制水平的提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进而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适配的内部环境。

(二)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效率

在当前阶段,随着教育经费的盘子越来越大,学校与经济事务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对于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接触的经济事务比较多,如果仍然运用以往的管理方式,不仅难以保障工作效率,还会影响整体管理水平。由于一些校园的财务管理机制建设进度较为缓慢,部分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遵循,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活动缺乏正确的指引,制约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中学内部进行财务内控和风险防范工作,可以解决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更好地促进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3][4]。

三、当下学校财务内控及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过于粗放

在当前阶段,中学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方式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部分中学在财务管理方面过于粗放,没有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细化,导致管理过程中内控职责划分不明确。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经常会身兼多个岗位,或者临时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保障,不具备足够的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养成认真严谨的思维,难以准确发现财务风险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并且部分学校在财务内控职责方面没有明确划分,造成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效率偏低,难以将财务内控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5][6]。

(二)管理机制不够全面

和企业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保证财务管理目标以及整体流程可以落实到各个部门工作当中。但是由于大部分的中学没有关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主要精力花费到了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构建过程中,使财务内控水平受到影响,提升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当前阶段的财务内控机制普遍具有局限性,无法保障财务控制机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发现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三)管理人员专业性难以满足要求

由于中学教育事业的属性决定了中学通常会将发展的重点方向定位在教学方面,相应对财务内控工作给予的关注度就会略一些,加上财务人员的职位配备不足常常导致的内控管理做不到专业化。对于现有的财务人员来说,学校方面也没有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培养,导致现有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始终有待提升,无法独立完成财务内控以及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由此造成学校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有增加的趋势,这对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管理内部过程中缺乏监管

为了保证中学财务内控工作保持规范化和标准化,应当积极提升财务内控监管力度。但是在当前阶段,很多中学在财务内控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使财务内控监管控制不到位,监管方式无法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使学校的财务内控监管工作流于表面。对于一些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例如某些部门人员会违规挪用学校财务资金,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制止,将会严重损害学校的长远利益。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制度,不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保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对于财务内控工作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或者为了个人利益套取公共资金,这都会加剧学校的财务风险。目前,财务监管工作主要是进行主体评估,没有对工作效果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使工作人员对财务内控工作的参与度不高。

四、中学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落实整体管理流程以及细节

随着中学排名等竞争压力的不断提升与增长,财务内控以及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学校适应新经济发展趋势的关键手段与重要方式。想要实现这一工作目的,需要有关部门站在专项资金管理的角度入手,围绕专款专用的原则,使专项资金能够落实到各个项目当中,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强化风险评估水平,更高的促进中学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出应对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强化财务部门内控意识

为了加强中学财务内控和风险防范水平,应当积极构建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保障财务内控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使财务内控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工作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相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使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受到约束。为了更好地提升财务内控管理质量,需要不断完善财务部门的内控机制,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责任意识,结合中学发展需求对内控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情况的出现[7][8]。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财务管理内控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各项工作的推进需要保持规范化与标准化。因此,想要保证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升工作的整体质量,需要积极提升财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中学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在培训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财务管理培训工作不仅需要讲解各项专业知识,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使财务人员能对教学、管理、后勤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有正确的了解。这样一来,当财务风险情况出现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提升财务内控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学校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聘请专业财务内控及风险管理人员,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将有利于提升财务内控及风险管理工作的影响力。

(四)提升财务内控工作监督水平

为了保障财务内控及风险防控工作水平,应当积极提升财务内控工作的监督力度。为了保证监督效果,学校应当构建专业部门进行财务工作的监督和审计,定期对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当地教育部门也需要对中学的财务内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展开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对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奖惩。由于中学会通过相关部门申请教育经费,因此,当地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监管机制,保障资金的合理运用,使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中学各级管理者在教育事业推进过程中需要紧密关注教育活动中财务管理整体情况,充分发挥财务内控机制积极作用,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还需要注意依据中学财务风险特征和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使用合适的风险防范以及优化机制,保证中学财务内控水平可以得到稳定提升,从而让中学教育事业实现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学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在多解中学创新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