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成本核算与管理

2021-12-02 14:54孙焱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控建筑施工

孙焱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1101)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所属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涉及的工程项目的周期都比较长,并且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资金占用的情况,这些都要求是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地加强财务管理,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就需要打造成本优势,也就需要全面的优化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积极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结合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水平研究一些具体的优化措施。

一、财务共享模式

(一)财务共享模式概述

财务共享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施工企业化解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并且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流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财务共享模式,是基于企业信息共享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综合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共享财务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财务决策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撑,使企业能够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财务共享模式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统一管理,是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在这种模式下,集团公司的所有子公司的作业流程都相同,并且其评定标准也比较统一,进而能够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这种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也需要转变职能,并且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专业的财务服务,为领导层制定科学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全面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

(二)财务共享模式与企业成本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成本管理的意识仍然比较落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采用分级核算的管理方法,不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而导致企业的成本管控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中都存在较多核算点的问题,并且成本核算的链条也比较长,这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也导致企业的财务核算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进而导致企业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这种问题,企业必须要积极的结合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加强成本管理,尤其是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共享管理模式,通过财务共享模式来加强企业关键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有效地防范财务管控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优势,提高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将成本管理理念与财务共享模式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全面提高企业财务关键信息的透明度,并且促进相关信息的及时共享。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员工未能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而导致成本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由于一些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共享模式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与财务共享模式不能有效结合,在财务管理中更多的集中于增加企业收入,而忽视了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仅需要全面地增加企业的经营收益,也需要不断地控制经营成本。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增加收益和控制成本都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的项目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建设周期也比较长,如果能够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就能够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成本控制,就容易导致企业的项目成本明显增加,而企业的物资损耗管控能力也会明显的下降。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提高成本管控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就需要结合财务共享模式来不断地革新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同时结合企业的工作情况合理的调整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不同岗位的分工,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具体的措施,有效地打破企业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局限,促进新旧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进而提升企业成本管控的效果。

(二)企业税务风险明显增加

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地加强与当地税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一些新的政策没有能够得到正确的传达,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收风险。一些企业存在对于税收优惠政策不够了解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而在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在财务共享模式的背景下,财务工作人员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而容易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实际政策存在一些差异,进而造成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脱离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三)思维固化影响决策效率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基于财务共享模式来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思维固化而影响决策效率的问题。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大多企业需要按照统一的流程和工作标准来进行财务成本核算,提高服务与管理的标准化水平,这也容易让一些财务工作人员产生一些思维固化的问题,不能够灵活地根据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来调整决策,不能够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研究符合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方案与成本核算计划,进而直接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还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较差,不能够充分的发挥成本管理规模效用的积极作用,进而使企业的决策效率明显降低,同时也导致企业的决策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围绕当前存在的一些成本核算与管控方面的突出问题,研究全面加强成本管控与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筑施工企业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优化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一)创新成本管控理念

企业要全面提升成本核算的能力,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及时的转变工作观念,创新成本管控理念,进而能够在原有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上进行制度创新。企业需要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进而能够实现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能够与岗位实际需求相一致,确保企业的各项成本核算与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企业管理的关键任务就是对人的管理,企业要在工作的各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工作情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强化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不断创新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成本管控理念,使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和工作的主要目的,进而推动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能够与财务共享模式深度融合,使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要结合财务共享模式,来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高度重视企业的成本管控,提升对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支持度和认可度。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企业的成本管控情况,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成本管理中增设税务筹划环节

企业需要围绕税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情况,开展税收筹划进行降低成本的管控,合理避税为企业创效。同时合理地分配工作人员,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确保企业具有充足的税务工作人员。企业只有具备充足的税务工作人员,才能够确保企业税务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而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尽量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真实性。企业可以结合事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外派税务人员的方法,加强与当地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进而能够全面了解当地的税务政策,并且结合这些税务政策来进行税收筹划工作,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需要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案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全面地加强对于成本管控工作的分析和研判,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能力,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氛围,从而保证企业能够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企业的税务工作人员,要及时地掌握当前的税收政策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地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以高度里敏锐性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税收风险。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也需要全面掌握当地出台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研究具体的优化措施,从而能够有效保障企业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加强与一些专业的咨询机构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进而能够全面地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为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增加企业的净利润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打造高水平的成本分析管理队伍

要推动企业全面结合财务共享模式来优化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仅需要围绕相关工作制定一些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企业通过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而能够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成本核算管理,同时也需要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些特殊性和差异化的需求,这都需要企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保证相应工作的质量。如果企业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储备,不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来提供差异化的管理和服务,就不利于企业及时地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进而导致企业成本管控工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企业要通过构建一个专业化的成本分析团队来全面增强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精细化的成本管控,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需要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制定严格的人员招聘管理程序和任职要求,确保企业能够招聘到更多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企业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数据分析工作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引导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企业的财务数据,并结合这些财务数据挑选出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关键信息,结合这些关键信息来加强对于企业的不同项目的弊端和优势的分析和研判,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企业管理者,可以基于企业财务人员的分析数据和研究结论,合理的选择项目,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也可以围绕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对这些项目的收益点和风险点的全面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全面、有效、可靠的分析数据,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四)加强施工项目方面的管理

由于施工企业资金周转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少量的亏损资金,造成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困难,导致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混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具体来说,首先,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施工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结果最符合实际情况。在应用财务管理模式时,应根据项目的不同重点调整和设置具体模式,以确保更准确地计算,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意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材料造成的成本核算差异,并采用最新技术更准确地计算出不同阶段的成本金额。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具体的项目计算模型进行计算,确保更好地了解项目过程,更好地掌握项目过程中资金的具体去向,合理安排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误差和风险因素。最后,成本会计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应不断提高,其重点是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和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不仅需要不断地扩大市场规模,从而获得更多的经营收入,也需要全面地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控的能力,高质量地开展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核算。企业需要结合财务共享模式,不断地转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制定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同时也需要围绕当前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制定一些科学的管理措施和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企业需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成本分析管理队伍,招聘专业人才和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管控建筑施工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失控还是管控?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