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勇于探索创新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

2021-12-02 14:54张智艳王风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龙口市村级集体经济

张智艳 王风华

(1.龙口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5701)

(2.龙口市芦头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5704)

一、成效初显——开启“三资”管理“新篇章”

(一)摸清集体资产。2018年,龙口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工作,逐村组建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集体资产逐一盘点核对,在尊重历史、正视问题、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区分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分类登记、建立台账,清查结果进行“三榜”公示,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审核确认。

(二)完善了制度体系。围绕实现集体资产长效、规范管理,先后出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和股份继承指导意见》《关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规范收益分配的通知》等制度并狠抓执行,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财务管理无章可循、无规可依的问题,切实减少了因财务问题引发的干群矛盾,促进了村级稳定发展。

二、谋篇布局——下好“三资”运营“先手棋”

(一)强化党支部引领,优化治理格局。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三会”组织治理格局,即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龙口市探索鼓励村党支部书记提名担任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成员进入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导班子,形成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三架马车”一套班子的运营管理模式。当前,全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两委”成员担任理事长的比例达98.49%,为第一届任期内“三架马车”的高效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实行分账户管理,合理划分权限。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未对如何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做出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代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村级账务只有村民委员会一套账,村民委员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管理范围和权限模糊不清,不利于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解决此问题,龙口市在遵循现有财务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村民委员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会计核算分账户管理机制,确保在党支部领导下,村民委员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各司其职、有效运营。村民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可暂时使用一套账,账内分设“村民委员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两个银行账户,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村级运转经费在村民委员会账户核算,其他款项在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核算。有个别分账管理需求的村,可分别设立“村民委员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两套账,独立核算各自经济业务。

(三)购买社会化服务,明确职责分工。自实行“三资”委托代理制以来,村级记账、审核、管理职能全部由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承担,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不能实现有力监管。且为村级记账耗费过多工作精力,弱化了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其他管理职能。此外,多数镇街区由于经管队伍人手不足,聘请临时工作人员代为记账,外聘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也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埋下隐患。龙口市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剥离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为村记账功能,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记账与监督管理职能分化模式。

三、经验启迪——当好农村经济发展“试金石”

(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

2018年8月份,龙口市封家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以“服务社员、增加集体及社员收入”为目的,成立了龙口市封家蟠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采取统一管理,听从聘请的专家指导,统一配制农药,统一施用化肥。在收摘时,统一销售,统一定价。2019年合作社总收入6.9万元,上交村委利润3.5万元,带动全村的果农收入达到100万元。由于合作社运营良好,效益可观,经村党支部研究及民主程序通过,在2020年3月,该村又成立了龙口市封家花坞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50户村民以土地100亩入社,两年内计划投100万元,成立示范园一处。目前已在示范园建一处果品深加工的厂房,共计投资在54万元左右,以后再建一座小型冷库,储存蟠桃、花坞桃便于在淡季也能上市出售,进一步增加社员和集体收入。

(二)盘活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模式

1.龙口市东莱街道东关村地处东城区,共325户,830人,属于城区中型村庄,村集体主要收入为房屋租赁收入。由于老城区建设的西移,该村租赁收入受到一定影响。2016年该村集体收入不足十万元,难以维持村级正常开支。2018年,产权制度改革后,东关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多方筹措资金,在新村集体场地建设街面房14间,库房1500平方,总投资260万元。工程竣工后对外出租,每间租金2万元,村集体门头房及库房全年收入达30多万元,村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25万元。保证了村民福利和村集体的正常运转。

2.龙口市诸由观镇淳于村为了解决孤寡老人和村中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问题,经村委研究,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村委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在村集体的合理化管理下,每年有30多个老人入住,既解决了无人照料的老人的生活问题,让老人在幸福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使村集体每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2020年,村集体又对150亩撂荒土地进行翻耕,种植玉米,计划投资9万元,预计增加集体收入5万多元。

3.人才返乡带动发展模式。龙口市清汶村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村民以种植粮食为主,收入微薄。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2012年底,张基建弃商回村,任清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带头发动农户共同参与,以资金、技术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创建了龙口市健达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基投入资金570万元,建了17个占地18亩的日光温室大棚,1处供观光采摘占地10亩的百果园,6个果蔬冷棚,1处集果蔬冷藏、加工、处理、包装多功能车间。拥有注册商标“清汶”,并取得黄瓜、番茄、甜瓜无公害认证。清汶生态果蔬基地有员工30余人,每年可为集体增收3万多元,群众增收30多万元。合作社产品已进入烟台及我市各大超市、果蔬店等销售渠道,销售势头良好。2017年底,基地在原有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投资约300余万元,改造占地3亩观赏鱼养殖日光温室8个、占地面积约10亩大棚1个,目前有20平方米的养鱼池555个,总占地38多亩。中心目前培育的小体热带观赏鱼有各种孔雀鱼、剑鱼、月光鱼等近50多个国内国外名优品种;并育有温带观赏锦鲫鱼、锦鲤鱼、金鱼,锦鲤等10余个品种。创造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实现盈利约300万元。张基建被龙口市委、市政府授予“热心公益道德模范”,合作社先后被烟台市农业局授予“烟台市市级合作社示范社”。被龙口市教育体育局授予“龙口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授予“山东省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改革建设项目科技示范户”。

四、工作启示

通过开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利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一)优化治理结构。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建立起比较规范的“三会”组织治理结构。在组织形式上,选举产生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我市在产权制度改革的程序设定阶段,设定了农村党支部领导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党支部书记提名合作社理事长的程序,引导三驾马车一套班子格局的形成。这一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理事长的比例达到 96.3%,兼职率非常高,为第一届任期内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个组织的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在决策方式上,用股东民主表决制来代替原来的干部家长制,以章程、合同、股民监督等制度规范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保障成员的权力,代替以前村集体与村民权责不清的运行方式,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了集体收益分配制度,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中明确收益分配范围、顺序,并对收益分配中集体公积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性质、用途等做出具体规定。坚持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当年经营收益情况制定年度收益分配方案,无收益不得分配,严禁举债分配。年度收益较少的,经社员(代表)或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当年可不分配,收益结转下年。从制度上杜绝了村级举债分配的错误做法,使村级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采取市场化方式运营集体资产、多途径发展集体经济,中央、省、市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托管、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由其他主体经营或与其他主体联合经营。

猜你喜欢
龙口市村级集体经济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山东龙口市薛家遗址发掘简报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龙口市酸雨pH值监测统计分析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