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视域下的企业法务目标定位研究

2021-12-02 14:54李保嵩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法务管理制度法律

李保嵩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1)

公司法务实际上来讲就是公司内部的律师,是掌管法律执行的部门,主要是治理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腐败违法行为,以及对政府规则的执行,以实现公司法律合规的最大利益。从组织结构来看,公司法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综合性,及时性和先发制人性。综合是指公司法律事务的功能范围贯穿于公司治理的全过程,渗透到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事前监督,防控,事后补救等。企业法务具有时效性是指掌握企业实时的企业动态和法律法规的更新与修改。根据新发型的政策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法务,在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企业法务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加高效地完成企业正常运转下的管理,综合性是指防止企业以及员工在企业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要求的行为过错,预防失误的存在,规范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

一、外企法务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外企在我国的发展较好,对比中外企业的发展,可以了解到中外企业法务管理方面的不同,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参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引用国外的经验,通过简单的法务发展对此可以有个基本的了解。企业法务这一形式管理来源于美国,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其在法务治理上的地位显而易见,美国的企业法务起源于1880年代的一个石油企业公司内部的法律建立,并设立了律师,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正式的确定了企业法务制度,在后面几十年里企业法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中,进行了更新和修改,不符合企业要求或则与当前法律法规矛盾的法务管理删减掉,在不断地创新修改中,企业法务逐步完善。在20世纪到21世纪的发展中,外企的企业法务有了一个飞跃的变化,20世纪后期,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通货膨胀,财务事故频繁发生,全球关注度较高,企业也陆续加入全球的市场竞争中,设立法务部关注政策的发展并根据这个形式指定法律法规,用以应对严峻的局势和管理风险百出的国内外局势,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法律防控在企业治理中的力度不断地加大,法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不断地监督管理以及多年的管理经验中,企业法务制度基本制备完善,达到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

二、中国企业法务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企业法务的引进与形成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企业法务从国外引进已经有一段历史,但我国企业法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20余年,由于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建设,国民的价值观正在转折之际,我国企业法务得历史进程可以说是长路漫漫,一波三折。发展相对的落后,20世纪中后期,受外资企业的影响,在我国的三资和外企大都设立了法务岗位,在后面的几年里,也有少数的企业效仿,其法务部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外企离职的法务人员,因为我国没有成熟的法务人员培养。到了1990以后,我国首次制定了企业法务管理规章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企业法务发展的萌芽,到了2003年,我国在参考国外优秀法务企业内部的律师概念上,把企业法律顾问和公司内部律师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划分,明确规定了对法律代表的职业要求。

(二)中国企业法务的特点与定位

在借鉴外资企业法务管理参考之后,我国的企业法务渐渐有了起色,但由于国家发展和国情政策的不同,出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法务制度的建立还处在一个童期阶段,对法务制度还不够了解,认知不够全面,跟不上法务制度更新条例。我国的现有企业大致分为3种类型,外企、国企、个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都是在我国创立的分公司,他们继承总公司的发展管理理念,基本运用总公司先进的各项管理制度,民营企业的法律管理差距比较大,有的民营企业对法务管理的需求不大,再加上对法务知识的不了解,就不够引起他们的重视。但有的民营企业的法务管理制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哪些从国外引进管理制度的国企,就比如中兴和华为等以新兴技术为主营目的的民营公司,在没有国家相对扶持的艰难生存环境下,他们深刻意识到企业在经营方面合法合规的重要性,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都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健康成长。这是对于大型民营企业而言,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对于一些中微小型企业而言,他们对法务管理的认知不完善,采用的法律事务所依旧是以往的模式,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律部门,一般都是有需要的时候再去聘请其他的律师处理,没有公司内部专门的法务代表,殊不知公司法务的作用就是保护企业,促使企业健康的发展运行,在与别的企业出现纷争时,可以快速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比私信企业更先早于接受国外的部分先进思想,有国家作为背景,也更有实力引进这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先进制度,2000年之后,国家企业对企业发展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大,从国外引进了总法律顾问,但新领域的使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这项新引进的制度在我国并为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他的优势在我国凸显不出来,使这项先进的技术丧失了其功能。而民营企业接触外来思想的机会不多,导致民营企业对法务管理制度了解更少,总体来讲,在对法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上,国有企业要大于民营企业。

三、中国企业法务的现实困境

在引进企业法务的企业长期发展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受用于外资企业的这套法务制度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上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是我国那个阶段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社会的发展跟不上国际进程,企业法务的运用也比较晚,第二是因为对它也只有一个片面的了解,其作用在我国企业体现不出来,所以在应用方面法务管理技术一直停滞不前。法务工作只注重形式,徒有表面却在企业中发挥不出价值,扮演着一个可以咨询了解但实质上没有解决能力的角色。企业没有相应的应对法务的规章管理制度,法务就没有一个权威的处理问题的途径。在制度上就限制了发展,制约了其生存。职能认知的边缘化使大量的人才在刚接触这个职位时,由于企业内部的规章管理制度,导致企业法务在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管理层没有正确认识法律职位的要义,是其在企业内部的定位不够准确。就无法取得目标的效果。

四、中国企业法务定位的反思

(一)定位不当致使监控不力

对企业法务的定位不当可能会导致企业法务人员在公司管理起来相对困难,无法对公司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试想,如果出现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高层的管理者,法务人员是否有权利去调查或则防患于未然。在一般的企业里,法务部门的设计通常与其他普通部门一样,属于效力于企业和企业管理员而设计的部门,这就限制了法务人员工作的开展,企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管理层又对此不够了解,导致法务职能无效。只有使企业对法务管理制度重视起来,部分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做对企业造成一定损失的事情上没有可乘之机,也能有效避免不法分子架空法律部门,使其徒有表面却起不到实质的作用,从而放纵了社会腐败分子的违法贪污行为。据2014年到2018年几点间的统计,企业家触碰法律底线的案例有3000左右,违法犯罪的有2900多例,涉及罪名广泛,经统计,这些案例中企业负责人以及其他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占据犯罪比例的大多数,由此可见,权利之下无法务,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大致企业管理员,小到门卫保安,都应收到法务得管理,为了以防万一,各企业应到修改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正确认识法务工作的定位,起到监控并防止企业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全面提升企业法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法务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它应秉持着公平 公正的原则,以专业的角度解决问题,这就离不开对法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在秉公办案的时候,除了需要专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管理者的商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上岗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对公司现状和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加上专业技能的培训,以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之能尽快地融入公司法务管理中去。在招聘法务人员之前,要加强条件的要求,选择有经验和能力的员工,从而有效确保法务管理对企业风险的预探。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企业管理中构建的法务管理体系,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对其采取有效的监管防范,在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中,每一步容易出错的地方都要充分提现法务在其中的管理,杜绝投机取巧可能性的出现,减少风险的发生,同时在人力物力的招聘环节以及人员配置上,完善法务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发展来讲尤为重要,另外,法务部门在企业的定位也很重要,管理层需要把法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公布于每个部门,使各部门积极配合法务人员工作的开展,把更多企业内部的资源分配给法务部门,使其为防范企业风险打下了基础,只有提高法务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在治理违法操作上的成效才会更好。企业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法务管理制度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如何加强企业法务管理体系建设陈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给法务新员工的入职书单(1)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本刊启事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