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21-12-02 14:54周德锋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人工智能智能

周德锋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人工智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朝阳产业,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发展,紧跟人工智能浪潮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是必然使命,但其给教师们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巨大挑战。

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Strength)因素、劣势(Weakness)因素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y)因素、威胁(Threat)因素四个方面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矩阵研究制定其科学、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规划。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解析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各方面因素,得出S-O、W-O、S-T、W-T四个发展战略来构建SWOT矩阵,从发挥优势、利用外部机会,探索回避、转化劣势和威胁等视角分析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人工智能时代高职老师专业发展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

(一)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辅助高职教师构建智慧教学模式。人工智能促使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辅助教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课前,辅助教师线上进行学情分析、因材施教个性化推送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及评价。课中,教师线下指导学生知识构建、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兴趣。课后,辅助教师自动化作业批改、AI助教跟学生答疑、推送课后复习资料等。

辅助提高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人工智能教育平台自动批改学生作业等功能除了减轻高职教师很多重复性工作,还提供学情分析数据让教师能精确督促每位学生的学习,提高了他们教学管理和实施能力,更有精力与时间来关注学生发展,潜心研究教学过程中问题,反哺教学能力提升。

辅助提高高职教师开发教学资源能力。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开发出场景逼真、虚拟现实、人机互动的教学资源。同时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协作共存的时代,高职教师可以与同行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远程、协同、共享开发教学资源。

(二)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理念缺乏。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展开,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理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教学活动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变化让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在以往教师生涯中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教师来说,缺乏改变的信心,也不愿轻易尝试改变。

高职教师较少了解及使用人工智能教育技术。首先,教师虽然在生活中常用到语音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接触颇多,但未系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其次,高职教师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课堂“PPT化”“APP化”的传统信息化技术,对具备自动批改作业、智能助讲等功能智能教学产品使用率都非常低下,学校也缺乏智能教学相应配套设备。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机会

政策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开启了我国利用人工智能建设智能教育的新征程。此后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高职教师变革教学模式,为教师适应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拓展了教学资源。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上在线教学资源不断开放,教师可以便捷、精准获取到全世界优秀教师竞相展示的优秀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学情等,充分利用在线资源整合、提炼相对轻松再开发,省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信息时代土著民”的高职学生更喜欢智能教学模式。当前的高职学生从小就通过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各种媒体获得信息。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辅助下,高职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便是用手机拍一拍、扫一扫检索答案,这种智能数字资源相比传统书本查找知识更受他们喜欢,所以他们更关注、更喜欢人工智能教学模式。

(四)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挑战(威胁)

高职教师面临失业危机。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并逐渐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器换人现象在各行各业频发,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在不断推进中。近年来,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智能手机终端安装相应的智能教学APP,即可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自主测评,并智能教学APP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性化推送教学资源和提供AI学习伴侣功能。这种全自动智能学习,让高职教师倍感失业危机。

高职英语教师面临失语危机。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上展示的优秀教学资源应有尽有,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需要、兴趣爱好在智能平台上检索到丰富的学习资源,智能平台还可以推送相似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求助得到满意的答案。正是因为这些优势和快捷便利,高职学生可以不关注教师课堂即可完成学习目标,让教师面临本领暗淡无存而尴尬的“失语”窘境。

二、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基于SWOT模型的策略

(一)S-O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加强政策引导。各高职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把握国家、部委、省市各级政府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发展规划、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制定本校整体发展规划,组织引导高职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应用工作。高职教师更要积极响应政策,践行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计划,提高专业发展能力。

强化经费保障。落实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除政策与制度,更需要经费保驾护航将制定、措施落到实处。学校要与政府各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加强合作,申请专项经费确保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人工智能助推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评价落实。建立督查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来落实学校、教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保障政策、经费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效用。通过督查、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学校、教师项目实施推进情况,监督、指导、督促各学校落实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应用工作。

(二)W-O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正确认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理念。面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足、智能教育的冲击下,高职教师只有顺应人工智能教育时代潮流,逐步了解信息技术,主动参与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将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掌握MO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智慧教学模式,才能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能。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有众多的优势和价值,但其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教师接受、使用、掌握好人工智能技术。高职教师要加强信息素养的提升,学会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多项技术,培养教学资源开发、人工智能教学环境搭建等能力,实现与人工智能平台深度融合。

建立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高职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活动,除了需要具备人工智能理论知识、人工智能教学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具备对人工智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需要建立教师发展的智能实验室,让教师在实践操作练习、模拟教学过程中提高信息素养和智能教育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三)S-T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高职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大浪潮中,逐步更新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人机配合互动开展智慧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定位由原来的教学主导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规划者、支持者、指导者,打造基于人工智能教育技术的多元学习共同体,才不会在人工智能教育时代潮流中自我迷失。

开辟新的话语通道。人工智能教育大量的共享资源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但其替代不了教师在学生知识构建、情感关怀、品德培养的独特优势。高职教师通过开发设置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线下督促与陪伴等渠道开辟新的话语通道,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

关注学生情感培养。人工智能缺少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的缺陷,高职教师要清楚认识到人工智能本质上属于机器,发挥教师独特优势,与人工智能优势互补。高职教师在线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增加教师职业使命感,充分发挥教师情感的独特优势,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在智能化学习过程中学习体验和内心需要,与学生有效沟通。

(四)W-T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加强专家指导。为更好地落实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高教师应用和发展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可遴选人工智能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具有战略思考、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学校规划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开展教师人工智能技术研修。高职教师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学习,通过专题研修班、课程资源自学、远程线上与人工智能方面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等方式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同时,教师通过开展小班试点教学方式,边学习边教学实践中提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与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合作。人工智能教育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开发完善中,高职学校、教师可以加强与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合作,高校发挥人工智能教学理念优势、企业发挥研发智能新产品优势,并可将研发的产品在学校进行实践论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互赢,即推动人工智能更快发展,亦有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人工智能智能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