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冠疫情背景下文化馆的责任与担当

2021-12-02 02:33谭俊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文化馆抗疫公众

谭俊超

(成都市文化馆,四川成都 610072)

在即将踏入庚子鼠年的辞旧迎新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能[1]。及时传播防控信息,安抚公众情绪,上线充足的数字文化资源以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各级文化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各级文化馆在新冠疫情间的服务现状

文化馆是人员聚集规模较大、 面对面服务较多的公众场合,在新冠疫情快速传播的高危时期,不得不主动关闭场所、暂停阵地服务。2020年4月初,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为纾解民众情绪、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部分文化馆逐步有序恢复开放。开放的文化场馆大多采取了网络实名、 分时预约的方式,限时限流提供服务,并要求预约者经体温检测、健康码验视均合格且佩戴口罩才能进入场馆。

尽管场馆或有关闭,参与活动的人数亦有所限制,但数字文化坚持向公众免费开放。除了存量数字资源供市民群众访问,各级文化馆也积极开发建设新的数字资源,保障供给。例如,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征集、创作了音乐、舞蹈、美术、朗诵等形式多样的作品内容,讴歌战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以文艺创作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再如,推出网络课堂,让广大群众参与线上艺术培训,丰富人民群众宅家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一些文化馆及时发布新冠疫情科普知识,号召公众科学应对,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2 新冠疫情期间文化馆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事发突然、仓促应对,从闭馆到有序开放,从数字文化存量供应到专题策划,各级文化馆服务机构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渐入佳境,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2.1 专业应对欠缺

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如何科学预防、如何正确处治,人们都经验不足、一片茫然。相对地,公众急需新冠疫情科普知识,期望了解疫情发展的最新资讯。截至2021年1月,笔者通过对内地15 家副省级、31 家省级文化馆 (群众艺术馆) 网站的在线查阅,以“新冠、疫情、疫”等关键词进行站内搜索、查看栏目内容等方式,发现大多数文化馆开展了新冠疫情有关的美术、书法、摄影、音乐等各类艺术作品的征集、展出,然而仅有6 家副省级、11 家省级单位转发分享了主管部门、 卫健系统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指导性文章、 知识问答及疫情公益课堂等新冠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这体现出各文化馆在疫情背景下对于如何应对、 如何防范疫情扩大上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

在疫情发展的初期,如何有效控制病毒扩散成为重中之重,理应及时科普新冠疫情病毒科学知识,让公众知晓如何避免感染、如何有效阻断病毒扩散。例如,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动画、图文、视频,让公众知晓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向公众普及如何正确的佩戴口罩,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接触,防止病毒“物传人”“人传人”。

2.2 舆情引导不够

步入信息化时代,资讯无处不在。各类商业平台的信息发布高度发达,分布着最新最快的资讯,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却不太重视疫情信息的发布。突发状况之下,让各类权威科学的信息高饱和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才能使正确、有效的信息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保障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可靠地传递给公众。因此,文化馆的数字服务平台要在信息发布上及时跟进,让文化馆自有的庞大受众及时接收重要资讯,确保科学、权威的疫情信息传递给最广泛的基层群众,为防控疫情出一份力。

2.3 数字资源不足

从春节就开启的超长假期,让人们对数字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活动演出、图片展览、访谈讲座等各类现有的数字资源,不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无法满足爆发式的群众需求。长期以来,文化馆数字资源多为自身业务活动转化成音视频、图片、文字数字资源,资源总量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比有较大差距; 且传统活动动辄一两个小时计,长时间、 大容量的单个资源形式,难以适应碎片化、移动式的新媒体要求。因此,应开发多样化的、创新的数字资源形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3 文化馆应对新冠疫情的积极措施

3.1 普及防疫知识,科学应对新冠疫情

疫情期间,各类防疫知识应当迅速、高效地传递给公众,帮助大家知晓如何做、怎么应对才能有效地避免感染。各级文化馆站的网站、数字平台、两微一端迅速上线防疫动画、短片、图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类细节,保护个人健康、阻断新冠疫情蔓延。其中,成都龙泉驿区文化馆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安全公益课》40 多期,河北省文化馆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公益课程》,青岛市文化馆发布养生防疫文章普及健康知识,广州文化馆从“取快递”等生活细节类号召公众注意日常防护,这些都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了有效的范本。

各级文化馆应当积极联系卫生防疫部门,获取防疫知识科普手册、数字媒体科普内容等权威信息,并及时在线上线下进行普及推广。线上滚动播放如《戴口罩》《正确洗手》《六步洗手法》《文明打喷嚏》《防控新冠疫情》等应对新冠疫情主题公益短片,将这些基础性科普知识及时迅速地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及手机客户端等官方平台和抖音、 头条等大众喜爱的平台发布,多途径发声、多样式传播,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的各成员单位内及时共享,为广大群众全面科学地认识病毒、了解疫情、做好自我防护提供科学支撑。同时,应注重线下宣传。例如,武汉印发抗疫图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公众健康管理手册》,另外还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诊疗方案》、协和医院《协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护手册》、四川医学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11 类人群心理干预与自助手册》等多种应对手册、操作指南,让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取防疫科普读物,向公众普及科学的防疫知识,打破网络“偏方”的谣言。

3.2 组织专题活动,弘扬抗疫精神

各级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正面较量中,但在稳定民心、提升公众士气、 弘扬抗疫精神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产生长远影响。

成都市文化馆举办《大爱无邪——致敬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 美术书法摄影原创作品线上展,描绘了新时代各行各业抗疫的英雄壮举,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的民族精神;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开展《助力抗“疫”,共迎春天——长春非遗人抗“疫”作品展示》,用非遗人灵巧的双手、优美的唱腔表达出抗“疫”的必胜信念;青岛市文化馆充分发挥传统艺术,特别是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创作大量优秀文艺作品,举办《曲艺“云书场”抗疫作品联展》;广州市文化馆推出《广州市各区群文抗疫作品展》,以美术、书法、摄影、歌曲、朗诵、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二十余场展出,传播爱心与信心,致敬所有为抗疫做出努力的人。

各地医护人员冒着风险,放弃休假驰援湖北,被称为最美“逆行者”;有的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时被感染,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武汉新建火神山医院,从设计方案到交付使用仅用10 天时间,创造了中国建设速度的奇迹……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文化馆主动寻找、深入挖掘这些鲜活案例,用艺术作品弘扬防疫、抗疫典型代表,讲述接地气的典型事件;面向公众征稿,广泛收集普通群众眼中的抗疫故事,将最普通、最基层、最大众的抗疫战线展示出来,激励斗志、负重前行。

3.3 发布“饱和式”信息,粉碎新冠疫情谣言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流量成为各路英雄豪杰的必争之地。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发生,总会伴随着大量混淆视听的谣言。夹杂着事实真相的只言片语,捎带着更多哗众取宠的主观臆想,让人真假难辨。公众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自发地接受感兴趣的内容,并积极转发,期望更多的人看到并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然而,官方媒体却因审慎的态度,客观上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权威部门的认定核实,才能向外发布信息。因此,以流量为目的的自媒体往往在事件发展的初始阶段,率先发布未经证实的各种谣言和小道信息,让一些缺乏常识和判断力的民众深陷其中。

各类紧急事件发生时,文化馆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而作为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也因审慎的态度而有所延迟。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饱和式”地转发政府部门特别是防疫部门的权威信息,让事实真相充分占领文化系统的网络平台、移动终端,便于群众反复接收、阅知并转发,让各类谣言和虚假信息失去市场。

3.4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传统的群众文化服务多以群众聚集的现场参与为主,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参与文化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文化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当下,运用便捷的网络技术、高效的媒体制作技术,实现网络文化、 数字文化的高效送达,正是群众文化服务在特殊时期的职责体现,也正好能缓解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突出困境,更能彰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的突出优势和积极的社会效应。

各文化馆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建设数字文化资源。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地文化馆纷纷组织美术、书法、摄影、词曲创作等形式丰富的艺术作品展,致敬中国人民抗击疫情,讴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及时开设线上课堂,组织网络教学,用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 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还上线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人物专访,传递科学权威的声音。如成都市文化馆结合市民群众的喜好与“慕课教学”自身特点,推出“软笔书法”“手机摄影”“中国古典舞”“藏族舞”“中国画(山水)”等教学课程。截至2020年3月1日,“文化天府”云平台共发布902 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日均近30 条,点击率增加1 890 911 次,单日点击量平均63 030次,服务1 630 184 人次,是往年同期服务人次的1.5倍。

此外,各文化馆也购买数字资源,来应对激增的文化需求。新冠疫情发展迅猛,仅仅依靠文化馆的自身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需求。加强数字资源购买力度,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文化资源,才能及时满足疫情防控中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嘉兴市文化馆开设“艺术网课”,推出“与大师面对面”课程,群众可以通过移动端、PC 端进行在线学习;上海市群艺馆“云课堂” 购买了近千条视频,IP 号单月课程点击量就超过了一百多万次[2]。

3.5 打造应急教育在线平台,常态化普及应急知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针对这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3]。新冠疫情终将过去,但针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教育反思不应停止。从SARS、甲型H1N1 流感、H7N9 型禽流感到埃博拉病毒,再到新型冠状病毒,这些疫情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应对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无疑扮演着宏观调控及协调组织等主导性角色[4]。但是政府并非全能,亦无法每时每刻紧绷危机应对这根弦。建立大众化的安全应急教育平台,做好安全应急教育的日常普及工作,让普通公众都具备相应的安全应急素养,是此次新冠疫情危机反思的应有之举。

各类教育机构承担着专门的教学任务,每类学校对应着不同的教育对象; 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从省市到村社的组织结构,但主要承担看病就医的功能,且作为病人较为集中的场所,不适宜开展聚集性的公众教育活动。在国家设立的直接面向公众的众多机构中,从省市到村社、从幼儿到老年、从室内到广场、从吹拉弹唱到琴棋书画,文化馆站以其艺术门类齐全、分布范围广泛、服务群体全面等特质,吸引了大量的普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服务。并且,文化场馆不设门槛,免费向公众开放。较之教育、科技、卫生等专门机构,是较为适合开展广泛性、普遍性、公益性服务的国家机构,见表1。因此,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各级文化馆机构,应当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设应急安全教育平台,为各类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预防和自救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表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主要公共文化机构数量(个)[5]

各文化馆打造应急教育在线平台,有利于应急防范走向常态化。平台应建立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数字资源库,系统地收集、整理并发布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防护、科学处治、互助救援等科普知识,方便市民群众随时查阅,让公众系统地掌握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知识。同时,建立包含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在内的各级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传递机制,共享各类应急事件应对资源,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发布;加强体系内资源的垂直传递,加强与兄弟单位、社会各界特别是突发事件主管部门、 责任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共治格局,提高重大社会问题的应对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聚集性、流动性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各种突发事件、应急事件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和高发性。各级文化馆在广泛开展艺术普及审美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应急安全教育,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普通百姓掌握系统的突发事件应对知识,有效地、最低成本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为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基础[6]。

4 结语

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社会各界逐渐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恰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文化馆战线应当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广泛宣传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可贵品质,生动讲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感人故事,弘扬主旋律、展现正能量。

文化馆以其特殊的角色和使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纾解心理问题、传播科普知识、指导宅家生活等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和精神食粮,以高度的行业自觉和社会责任感为新冠疫情防控贡献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反思此次危机应对过程中暴露出的不少亟待完善的问题和需要填补的空白,各级文化馆应当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危机应对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效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的道路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化馆抗疫公众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公众号3月热榜
章堰文化馆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