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教教师转型必备条件

2021-12-03 05:00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培智学校卓青燕谢钿钿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特教教研康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培智学校 卓青燕 谢钿钿

研究表明,特教教师转型为资源教师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特教教师转型,目的是推动资源教师发挥作用,向普通学校普及特教知识和教学技巧,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提升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包容和扶持。以下阐述特教教师转型需要必备的条件。

一、提高特教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

特教教师转型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特教教师转型为资源教师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全纳教育观念的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对象类别有所扩大,残疾儿童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对教育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对特教教师的要求也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进行转变,只有特教教师提升整体素质,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发展路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是指以教师生理、心理变化为基础,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教师在本专业的整体生涯中的成长、变化,也是指教师生命潜能和价值的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的延伸和扩展。在一线的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自己转型的方向和岗位,以及自身岗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自身专业发展的新需要,制定符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适应学校转型后的教育教学需求。

(二)进行专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要,它是落实国家“办好特殊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部分。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着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综合能力高低不等问题,为提高特教教师的综合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学校应给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新教师尽快适应特殊学校的工作,缩短角色的转换期。学校可以组织骨干教师和相关专家给新教师开展培训学习,培训时长为一年,在学期内开展每周一次的专业培训,以及寒暑假期间抽出一周的时间对新人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二是特殊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本校培训、网络研修及邀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讲授特殊教育理念与改革方向,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支持和服务水平,加快新教师的成长,让新教师的特点和特长有弘扬传播的机会,让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融合进新老教师的观念中,加快新老教师的磨合与转型。

三是借他山之石改良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师走出校园,联系省内外的特殊学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等单位,缔结学科建设联盟,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走出去”,通过跟岗、学习等方式,学习和借鉴他校优良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通过相互公开课以及评课,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累积教学经验,引导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提升自我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

二、科研能力促进特教教师专业提升

(一)鼓励参加教研活动

在搭建发展平台的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学习和教授教学科研的方法和特殊教育前沿的研究,学校组织开设专题讲座和科研方法的探讨,结合专项课题申报等多种形式,调动新老教师参加教学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让该领域轻科研重教学的现象得到改变。教师发展层面,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高的教育追求,更强的教育能力,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普教、特教两种教育方式方法,把“教育要面向所有儿童,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真正落到实处。

(二)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学校要重视教研活动的落实和发展,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重视教师自身,创新教研形式,利用互动式的教研活动学习和交流,让教师在互动中得到启发,相互成长、受益,发挥出教研组在特教教师转型的最大作用。新时代赋予了特殊教育教师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三)资源共享

教师应由单打独斗向团队合作进行转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许多专业性的问题,这时会凸显出集体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小组的组长应该积极倡导每位教研组的成员进行资源分享,老教师分享自己丰富的经验,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发挥优势互补,激发教研小组的活力,成为团结协作的研究共同体。遇到问题时,可以选择正确的教育措施,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问题进行理智分析,克服自身弱点,以此促进青年教师解决自己实际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建立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地方特殊教育的转型发展的有效机制,可以促进特教教师的转型发展。第一,针对特殊教育转型发展制定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分类分层考核评价体系,不能笼统单一地考量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晰新建特殊学校和特教教师的展业发展要求,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科研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第二,完善奖励机制。要依据特教教师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和评定方法,要求初级、中级、高级的特教教师评定所要达到的必备条件,完善奖励机制不仅要科学设计特教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还要科学制定特教教师的薪资制度,将教师花费时间学习、应用研究课题等行为的效果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奖励力度。

四、联合家庭社区推进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后,在教育对象上不再是像原先的听力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儿童,而是综合了各类型的残疾学生,教师在工作职责上,也不再是单纯的教育教学工作,而是要根据多种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变化,适当转变工作内容。特殊教育学校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对特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教教师需要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残疾类别和各项功能的评估、学业诊断、个别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校需要引进专业设备、康复医学和医生等专业人才,对特教教师进行学习和培养,有医疗康复技能的教师,能更好地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五、结语

特教教师应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对家庭康复进行指导,特教教师进行家庭康复指导主要是因为特殊学校的孩子他们具有特殊性,在课堂上吸收有限,需要后续依靠家庭教育做进一步进行康复。家庭康复指导能更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为社区接纳并服务残疾人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特教教研康复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