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初探

2021-12-03 05:00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肖滋斌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独立思考数学教师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肖滋斌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或者改正对知识点错误的认识。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有效的问题能快速给学生带来启发,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在讲课过程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将走神的学生的思维重新拉回到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的主角,数学教师提问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并且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提高了,教师的讲课效率也随之提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策略

(一)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很乏味或每次提问都是一个问法,就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枯燥的数学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有趣的问题能大大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把问题的主人公换成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在学习分数时,可以这样提问:熊大和熊二手中各有一块蛋糕,熊大手里的蛋糕占整个蛋糕的四分之一,熊二手中的蛋糕占整个蛋糕的三分之一,谁的蛋糕更大呢?学生被问题的主人公吸引后能认真愉悦地思考问题,进而增强思维能力。教师在提问前要考虑问题的问法,巧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数学教师通过上述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以后学生做题时就会想到这个有趣的问题,减少了学生强化记忆的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精心设计,问题不仅要具有启发性,还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问题的质量需要一定程度的提高,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的同时,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和循序渐进,更好地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提问要从实际出发

数学教师在提问前要清楚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本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就提问一些比较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本班学生的基础很好,到了该拓展的阶段,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问问题的深浅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数学教师在上课前通常会制定学习计划,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程度并不好,教师就不能仍按照原计划的问题提问学生,这样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例如,在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数学教师就没必要提问过于简单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提问的难度适合学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提问能让学生明白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六个表面积总和的原因。太深奥的问题会令学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思考不出答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既能让学生思考出答案,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师找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公平公正,尽量给每个学生回答的机会,不能只提问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一个班级总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全班同学的努力,如果教师提问时过于片面,总是提问部分学生,这一小部分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其他学生的成绩却没有进步,这样将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

(三)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我国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是四十分钟,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教师常常要考虑的问题。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多教师在这段时间里长篇大论没有停歇,学生却吸收不了多少知识,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讲课,很少给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产生错误的认识,误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角,然后上课走神,不听讲。教师提问问题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减少上课走神的机会。教师应该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设置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在独立思考时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且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后,数学教师给出类似的习题,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五六分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这样的提问流程既让学生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求解的思路,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越高,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就越快。数学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奖励措施,奖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例如,采用加分制度来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在课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加1分,主动回答并且答对的学生加3 分,最后期末考核给予积分排名前十位的学生实物奖励。回答问题加分这项措施能有效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活跃度。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回答正确,数学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应该先给予相应的鼓励,再指出学生错在何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学生需要被肯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有效的评价,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鼓励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对待回答错误的学生时,要使用委婉和善的语气,话中不能带有讽刺,否则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给予适当的评价,尽量对思考结果持肯定态度

教师在教学中真切和肯定的评价有利于增加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喜悦感受,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后,教师通过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更容易养成深层次、多角度和全方位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例如,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计算16*9=?的计算题目,在学生进行精确解答后,教师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尝试更新这一题目并对各自所举出题目进行自我解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一计算题目的印象,同时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有重要的提升意义。

三、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数学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采用有趣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问的问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提问时要公平公正,尽量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一个有效的提问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悦地思考问题。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独立思考数学教师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按图索骥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