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推绘本阅读活动,助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之旅

2021-12-03 05:00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陈莉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绘本笔者数学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陈莉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在起步阶段,难以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理解抽象的数理知识。因此,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绘本阅读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绘本选择与绘本运用等方面存在着选择面太广、联系性太差、运用太死板等问题,这大大影响了绘本阅读教学的实际效用。基于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发展需求作为切入点,巧妙推动绘本阅读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真正提升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与综合发展。

一、以学生为核心,精心选取绘本

在教学资源极其丰富且信息交互便捷的当下,教师和学生接触的绘本数量如浩渺烟海,数不胜数。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精心选择数学绘本是应用绘本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并且直接决定了绘本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在种类丰富、类型多样的绘本材料中进行筛选与整合,避免造成大量无效绘本的堆砌,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一)紧密联系教材,整合绘本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囊括了当下学段学生所需要掌握的重点数学知识,它也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在选取绘本材料时不能过于理想化,随意进行绘本的使用,误导学生将学习重点投掷在与教材知识点无关的绘本材料上,使教学内容过于宽泛。这样既不能发挥绘本材料对于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又会进一步模糊学生的学习方向,使他们漫无目的地吸收了大量无关信息,形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教师需要领悟绘本阅读活动的核心是以故事化的手段讲述数学知识,而不是纯粹地讲故事。所以教师要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将教材“吃透”,厘清基本知识的大框架,再以此为线索搜寻优良的绘本教材,进而达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想境界,以统筹兼顾的眼光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以兴趣为基础,鼓励自主探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发展水平低下,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再加上数学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容易因为理解受阻而产生畏难心理,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进而使课堂的教学氛围不浓、教学秩序混乱,甚至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学习效果。数学绘本常常融入了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活兴趣点,诱发学习动机并付诸实践。教师要依据这一特性,分析数学内容与绘本的情境化融合,创设难度适中、灵活有趣的绘本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增强及时反馈,提升阅读效果

绘本材料的低难度与高重复率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与乏味无趣感,这就导致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与效率大大下降。教师在选取绘本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对学生发展的真实作用,依据课堂反馈进行绘本类型与难度的调整。笔者在教学中以教学班内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与掌握情况作为绘本材料投放的参考标准,定期进行绘本材料的更新。

二、立足发展需要,巧用绘本资源

(一)借助数学绘本构建概念意识

1.展现故事环境,初步感知概念。绘本的丰富画面与有趣故事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之处,但绘本的载体为纸张,只能通过视觉刺激学生的感知,作用途径较为单一,故效果有限。教师在教学设备更新的基础上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绘本故事讲“活”了,使学生能从更加立体的层面透过故事感知数学知识,初步构建起数学概念的基础框架。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以多媒体、互动白板等智能化的先进设备进行故事情境再现,引导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发展,以感性带动理性。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整个单元的展开核心是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与计算公式。笔者便利用绘本《我的快乐校园生活》中失物招领的这个情节设定,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创设“小小招领负责人”的故事环境,邀请学生参考绘本内容进行失物招领的告示编写,帮助他们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与实践作用,学会依据量与量的关系进行字母表示,进而引入整个单元的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串联绘本疑问,增添探究概念。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笔者发现学生由于知识积累不足与理解能力有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陷入困惑迷茫的境地。所以教师在绘本故事述说与概念构建的同时需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学习目标汇聚于概念的巩固与解题能力的发展上,带领学生将阅读绘本中产生的疑问串联起来,形成问题清单;再以小组合作的共同探究方式利用图文线索、讨论焦点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育追问意识与剖析本质的探究精神。

(二)借助数学绘本发展深层能力

1.设置阅读目标,促发积极奋进。绘本材料的趣味性意味着它可以成为学生拓展思维的课外读物。因此,笔者便在教学班内开展了“绘本阅读任务卡”的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多看多读、多思多想,提升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追求智育、美育、德育的全面发展。阅读任务卡即笔者依据当下学段所侧重的知识点选取的十本数学绘本,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阅读完一本,并以阅读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交流。这项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零碎时间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通过童趣化的故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淀活动经验。

2.表达自我理解,鼓励质疑思考。在进行了大量有效的绘本阅读积累后,教师需要增设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多元化渠道鼓励学生自我表达,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与控制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数学绘本感受儿童视角与学生思维,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与除法”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笔者引入《小明的卧室》这个绘本故事,与学生进行同步阅读与思考,搜集图片呈现的信息计算小明卧室的总面积与各个区域的小面积,合作进行逻辑梳理、列式计算、再度检验等活动,共同总结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法则并进行计算。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设计失误环节,将小数点的位置模糊化,引导学生产生并提出疑问,独立思考订正方案,最终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树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体验实践活动,掌握迁移能力。数学学科具备的实用性与工具性要求教师能为学生创设展示数学能力的“用武之地”。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了“我最爱的数学绘本”分享会、“我的数学绘本”续画或绘本创作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积累数学经验与解题技巧,达到转化输出的境地,熟练地运用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绘本以趣味性、易懂性十分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依据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积累巧妙推动绘本阅读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高效开展,以材料选择与多元应用为两个基点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以阅读、讨论、比较、推理、操作等助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意识的觉醒与抽象思维的培育,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化发展。

猜你喜欢
绘本笔者数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性能相差达32%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