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创客开发手工课程渗透劳动意识例谈

2021-12-03 05:00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幼儿园贾云香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手工创客动手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幼儿园 贾云香

时下出现部分幼儿过于依赖家长的现象,就如“装书包、系鞋带、洗袜子”等这样的简单劳动,都有家长代替,导致一些幼儿缺少劳动意识,不珍惜劳动成果、轻视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现象相当普遍和严重。不得不承认,幼儿的劳动技能低下,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情怀匮乏,已经到了不得不加强的地步。对此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的重要场所,应切实滋养幼儿对劳动的敬畏,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品质,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开辟劳动教育及责任感建立的课改之路。

一、在“造物”中培养劳动技能

在新课改视角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好玩好动的天性,倡导幼儿以“造物”为基点,鼓励他们参与最简单的“劳动”中去,去主动地动手,自由地创造,以此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还比如,除了幼儿园手工课上的一些自设项目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活动区域中自己去“捣腾”,自己去设计,去自由“造物”,从而养成动手的习惯,以此提高劳动技能。或许在这“自由创意”中还会有“创新产品”问世,或许在“放开倒腾”中反而会有“意外惊喜”,这样不仅仅是幼儿的天性会得到释放,思维也会得到拓展,这也正是设置手工课的主要目的。而且这个“造物”,其实也就是给幼儿搭建一个自由活动的平台,开辟一个主动创造的途径,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创新之举。

不管动手能力看起来多么笨拙,哪怕是根本上不了台面的“纸飞机”,或者就是一个黑乎乎的“小泥猪”,我们都要给予幼儿最真诚的掌声。因为这毕竟是他们从观望到参与迈出的第一步,从依赖到主动进行自我创作的第一步,让幼儿从中品尝到创作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班级群内介绍自己参与劳动的过程和感受。当幼儿看到自己受到关注时,一定会更加自信,当他们的“劳动成果”被大家欣赏并在班级群传播时,一定会兴致盎然地投入下一个“创作”中去。或许,这个“纸飞机”会是他走向探究新天地的“启蒙者”,或许“小泥猪”会成为他创作的“纪念品”,或许这次受到关注的经历会成为他幼儿时期最经典的实例,以此激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去动手,去创造,去和亲友、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成乐于动手的习惯,让劳动的意识根植于心。

二、在“协作”中培养劳动素养

学前幼儿时期正是幼儿模仿性较强的“黄金时期”,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创客”理念下幼儿园手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正是依据幼儿的特点,注重教师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渗透劳动的意识,让幼儿的大脑中留下“劳动”的概念。这样,即使幼儿的动作还不够熟练,思维还比较稚嫩,至少在心中种下了“劳动”的种子,这种动手操作有利于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高,与“创客”理念中“协作能力”的提法一脉相承。的确,善于合作,才是让劳动坚持下去的前提;善于协作,才能于不经意间厚实劳动素养;增强合力,才是让“劳动素养”落地生根的最重要的保证。

如,幼儿在制作简单的水果沙拉的时候,幼儿在这一年龄阶段无法独立完成制作水果沙拉。此时此刻,我们要暗示幼儿去“求助”,同伴亦可,教师亦可,父母亲亦可,这样幼儿就会明白: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这样可以辅助自己快速完成“任务”,同时,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亦不能袖手旁观,要主动去帮助。其实,求助的过程,就是一种交流的过程,一种分享的过程,亦是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单单是培养了动手的意识,亦不单单是养成了善于劳动的习惯,更为关键的是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分享。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在动手中“萌发”主动劳动意识,在互相交流中认识到劳动的伟大,在分享中体会到劳动的美丽,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精神。对于成长中的幼儿而言,通过彼此合作而打开的劳动的版图愈广阔,愈能在一个更广的层面上锻炼幼儿。或许,合作中有一些磕磕碰碰,有一些纠结矛盾,甚至有一些对抗碰撞。但这又有什么所谓呢?幼儿不正是在磕碰中成长起来的吗?创客精神不正是在矛盾中滋生出来的吗?劳动精神不正是在纠结中培育出来的吗?借鉴是学习,亦是互动性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幼儿主动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小伙伴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为小伙伴的精彩点赞。这不仅是分享习惯的养成,更是劳动精神的培养。

三、在“创新”中孕育劳动情怀

创客精神在本质上属于创新教育。“首创”也罢,“开创”也罢,其间一定闪烁着创造之光,一定蕴含着自由之光。重复、陈旧的手工作品无人喜欢,唯有新颖,才是激活幼儿创新意识的法宝;唯有创新,才是孕育劳动情怀的长久动力。天真烂漫的幼儿在手工课程中,一定有创意,一定有开创,作为教师,鼓励创意,培育创新之芽,应该是手工课程开发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视点。教师对于幼儿的创意,一定不能草率地予以否定。相反,应该给予幼儿正向、多元、综合的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创新。

比如,在萝卜上安个翅膀,风筝上挂个铜铃,苹果上长出手臂等创意,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还比如,面对幼儿在盆栽中种植两种不同的植物、在种植中对土壤进行改进、制作中某个小环节的改动等创新活动,教师都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幼儿表扬,并最大限度地展示幼儿的作品,利用“哇,这真是了不起的创意”“不错,你不仅爱劳动,而且会劳动,具有创新精神”“这个点子太新奇了,怪不得你都投入进去,喜不自禁了”等话语对幼儿鼓励幼儿创作,如此,被成就感溢满的幼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手工创作中,并更加乐于其中,而“劳动最美丽”的种子,自然而然地在幼儿的心间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创新不仅表现在幼儿的手工劳动中,更应该表现在教师开发“手工课程”中。教师应打破课程各自为政、过分森严的壁垒,跨学科进行一些项目的重组,如结合美术中的手工与数学中的计算、结合语言中关于劳动方面的诗词诵读与手工课程、结合科学中的“做中学”与手工课程,通过从其他课程中寻找创意,依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改编,将其融入幼儿手工课堂中,坚守创客精神,培养幼儿的劳动情怀。跨学科的项目重组,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需要幼儿园改革教学模式,需要多方力量叠加并协同发展。

虽然幼儿园对手工制作课也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许多课程资源,丰富了幼儿的手工制作内容,但仍然有“单一、苍白、脆弱”之特点。因此,我们要依托“创客”理念,在幼儿手工制作课中渗透劳动的意识,这样既注重了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亦重视了在“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醇厚幼儿的劳动情怀。

猜你喜欢
手工创客动手
“小创客”有法宝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手工DIY
创客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珍贵的手工面
动口不动手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