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2021-12-03 05:00甘肃省玉门市第三中学郎吉甲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营造课外

□甘肃省玉门市第三中学 郎吉甲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进行突出,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与课外教学资源进行辅助,从而达到较强的教学效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做好基础建设工作。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生命教育元素

生命教育这一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初中阶段教学的多项学科中,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奠定了较强的基础。为了提升生命教育教学效果,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的生命教育元素,对学生展开综合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并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从中体会生命教育的真实含义。

例如,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这一课时,主要以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并使学生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及保护水资源为主要教育目标。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将生命教育元素渗透进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水资源与生命息息相关。对此,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水资源问题与生命意识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与有限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生命教育元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促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更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与生命意识的有效方法。

二、加强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教学效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为生命教育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更加多元化的气氛营造方法对于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与教师分享,善于将自己的疑问与教师进行沟通。同时教师以专业的角度和亲和力较强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从而达到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其次,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生命教育元素与其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以“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作为中心思想,为学生创设相关游戏性化学实验,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燃烧所需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具体方法。游戏形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具有趣味性强等多方面优势特点,不仅是营造积极向上教学氛围的有效方法,还是激发学生进取心,提升学生成就感的有力措施。

另外,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突出学生主体身份来营造。现代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身份,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带着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进入自主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是促进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重要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具体实施方式,均要体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因此,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奠定基础,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所在。

三、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生命教育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实践类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非常适用于初中阶段教学工作,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丰富学生学习途径,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在设计化学实践活动期间,要保证活动设计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其中活动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要将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保证活动开展的丰富性。首先,知识掌握类学习目标的设定是促进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将化学教学中的多项内容作为活动的认知目标来设计活动环节,从而保证活动设计效果。其次,技能发展类活动目标的设计同样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技能发展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加强活动开展的效果。另外,情感态度与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设定即可突出体现生命教育元素。

例如,教师可以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育目标融入活动中,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参与化学活动期间,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健康方面的重大贡献。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念,使其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四、开发并挖掘课外生命教育资源

生命教育元素不仅可以在教材内容中体现,还可以在课外学习资源中获取。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外生命教育资源,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一方面促进拓展教学范围与教学途径,另一方面对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丰富学生学习效果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或课外书籍等途径搜集相关课外资料进行学习。对此,化学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外学习任务,为学生推荐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使学生进行自主搜集资源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氧气”的教学过程中,即可体现课外资源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氧气的制取实验作为教育主题,使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搜集更多的资料,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同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十分有效。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加强开发并发掘课外生命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开展生命教育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案,同时是发展学生综合水平的有效方法。为了保证生命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教师要加强探究性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将生命教育渗透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营造课外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