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2021-12-03 05:00甘肃省武山县东顺初级中学范胜昔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扩展性读写结合内涵

□甘肃省武山县东顺初级中学 范胜昔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侧重于语文阅读、语文写作,前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沉淀知识基础、形成语文思维,尤其是在分析作者情感表达等的过程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语文艺术创造能力,而语文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检验和实施过程。透过写作,学生可以在知识内容运用上,重新巩固所学知识,在融入情感表达、辞藻修饰、写作手法等的过程中,又能锻炼、深化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由此来看,将二者融合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沉淀存在较大裨益。

一、依托“读写结合”下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途径

依托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途径可以是主动性阅读、思考性阅读、扩展性阅读、读写结合写作、自主命题创作等。从主动性阅读的角度来看,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措施得到保质落实的关键,因而教师在展开相应教学时,应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落实方向可以是兴趣爱好及课堂趣味性、学习意识观念等,从思考性阅读的角度来看,思考性阅读是在学生展开相关学习活动时,积极思考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叙事架构、遣词造句等,对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感悟语文艺术创作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从扩展性阅读的角度来看,扩展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语文素养。从读写结合写作的角度来看,读写结合是“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衔接措施,是透过语文阅读,沉淀语文写作时的必要语文基础,又能透过语文写作,重新梳理语文阅读过程中沉淀的知识理论体系。从自主命题创作的角度来看,学生自主创作是学生写作主动性、知识运用、写作技能展现、语文艺术创作等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尤其是写作主动性和语文艺术创作,可以侧重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最终检验学生语文创作效力。

二、依托“读写结合”下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措施

“读写结合”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语文阅读、语文写作、读写衔接三个途径,以下对三大途径展开具体的措施分析。

(一)介于语文阅读途径下的措施分析

语文阅读是对语文写作过程进行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因而教师在语文阅读途径中展开教学时,可以侧重主动性、思考性、扩展性。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是学生主动内化语文艺术内涵、建构语文知识体系的关键,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主动性时,应侧重对学生兴趣爱好、阅读乐趣的深层次挖掘。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主要体现在知识内涵较浅,或故事性强的书籍,具有深层次内涵的书籍一般很难吸引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教师在沉淀语文阅读趣味性时,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借阅喜爱的书籍,在阅读课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喜欢的句子、故事情节等,帮助学生从快乐分享中掌握阅读趣味性。从思考性阅读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思考,层层剖析某篇文章所要展现的知识内涵,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叙事策略、主题思想、艺术表现技巧等类目展开思考,学生除了能在思考过程中,锻炼文章分析能力外,还可以在与文章作者进行思维碰撞的同时,从作者的知识储备、写作技巧中学习到诸多知识,教师若能帮助学生增强分析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思考效用。从扩展性阅读的角度来看,扩展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并多层次化语文素养培养途径。教师在推动扩展性阅读时,可以从阅读涉猎范畴及思考方式多维度及多层次化具体落实,其中阅读涉猎范畴是鼓励学生不要在阅读时,仅重视故事性强的小说内容,还要广泛涉猎文化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力强的优秀文学作品,同时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还可以运用逻辑分析思维、感性思维的穿插运用,尝试用不同切入视角对某文化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一般可以辅助学生更全面地认知某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文学内涵。

例如,重视主动性思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西游记》《水浒传》或是其他趣说历史类书籍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若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某句话、某段故事情节,以及喜欢的原因,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认真阅读,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学生都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亲近感。重视思考性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叙事策略、主题思想、艺术表现技巧层层剖析,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该文章是如何展开辞藻修饰,如何展现皇帝最终被骗,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故事情节,文章的背后又传达出哪种主题思想,以及在突出内涵时,运用到哪些写作技巧。教师展开教学的过程,也可以锻炼学生思考能力,课后教师可以依托《皇帝的新装》的课文,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安徒生童话》,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界。

(二)介于语文写作途径下的措施分析

语文写作途径是在语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运用的过程,具体可以划分为读写结合写作、自主命题创作。从读写结合写作的角度来看,读写结合写作是以“阅读感悟”的形式,鼓励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注意素材积累,在阅读结束后展开素材整理、知识运用工作,鉴于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做好语文笔记,针对阅读活动中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摘录,形成知识储备,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又能通过主动思考,从故事情节脉络、情感内涵、文化内涵等综合分析,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写作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从自主命题写作的角度来看,自主命题写作可以是由教师主导,给予学生某个开放式命题的写作活动,也可以是学生基于某个灵感、某个人事物等展开创作。对于前者,教师应当在作文课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对于后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形成语文爱好小组,通过相互分享、相互鼓励等形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例如,重视读写结合写作下,学生就可以在分析《智取生辰纲》课文时,基于知识储备,对课文的情节脉络、人物塑造、情感特色等展开分析,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展开写作活动,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概括能力,学生写作能力也可以在“选词精炼、句段逻辑清晰”下得到增强。

(三)介于读写衔接途径下的措施分析

读写衔接途径下的措施分析主要是体现在知识结构化、知识运用、知识优化等。从知识结构化来看,知识结构化指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建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思考、笔记、知识记忆等途径,强化知识学习过程。教师在平时展开教学时,也应当积极梳理语文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建构知识的习惯。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看,知识运用是对学生基于知识体系,进行文字组合、辞藻修饰、内涵渗透等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创作时,多思考语文笔记内容,或借鉴参考优秀的文学作品等,以此提升学生写作效率、质量。从知识优化的角度来看,知识优化是在语文写作结束后,衔接语文阅读流程的途径,旨在发现不足,形成扩大阅读范畴、深入展开阅读的动力,从而积极优化语文知识体系。

例如,展开语文阅读时,教师鼓励学生用修辞手法的方式进行带入式思考,可以透过修辞手法分析,系统性地对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的特点、运用有所了解,学生在展开习作时,就可以组合运用此类修辞手法,写作结束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重点学习某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三、结语

依托读写结合下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途径可以是主动性阅读、思考性阅读、扩展性阅读、读写结合写作、自主命题创作,教师在具体的读写结合教学措施上,除了各自重视语文阅读、语文写作外,还应当重视两者融合时的衔接途径。

猜你喜欢
扩展性读写结合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内涵漫画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比ITX还小华擎推首款Mini—STX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