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眶隔反折法重睑术手术方法应用心得体会及疗效观察

2021-12-03 13:37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上睑眼轮隔膜

赵 凯

(廊坊友谊医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由于我国人口大部分属于蒙古人种,据统计大约有50%的人口由于人种的原因会因为提上睑肌及睑板发育不良导致单睑及内眦赘皮的发生,影响美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求美者希望通过重睑手术的方式来改变眼部的形态,以达到美容的效果,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埋线法,小切口重睑,普通切开重睑,睑板法重睑,park 法重睑,每种手术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并发症,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美容市场的火爆,求美者对手术效果及恢复时间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即要求即刻美观,还要求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不留疤痕,真正的做到闭眼无痕,睁眼有神,传统的手术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求美者的需求,鉴于此,本文选取到院接受重睑手术的患者共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开展改良式眶隔反折法重睑术和传统重睑术治疗,观察改良式眶隔反折法临床治疗对患者带来的改变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9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到院接受治疗的改良式眶隔反折法重睑术治疗的患者60 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到院接受传统睑板法治疗的患者60 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构成比例为10:50,年龄区间保持在18 到60 岁,均值(36.57±3.19)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构成比例为15:45,年龄区间保持在18 到60 岁,均值(35.89±3.24)岁。两组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讨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传统睑板法重睑手术,首先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和要求设计重睑线,划线标记,最高点距离上眼睑边缘7cm 左右,标记重睑去皮量宽为1-5mm。常规注射麻醉,起效后先于一侧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切除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去除切口下唇睑板前眼轮匝肌,适量剪除睑板前组织,根据情况将外侧膨出的眶部多余脂肪去除,彻底止血,然后使用7-0 尼龙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分内中外三点和睑板上缘缝合固定,嘱患者睁眼观察重睑形态良好,7-0 尼龙线间断缝合皮肤,对侧手术同前。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式眶隔反折法重睑术治疗,首先在术前常规根据患者上睑皮肤松弛情况及要求设计重睑线及去皮线,划线标记,碘酊固定、取平卧位,头面部术区常规消毒无菌巾,双侧上睑术区行局部浸润麻醉满意,沿标记线切除多余皮肤,切口内眼轮匝肌,修剪睑板前筋膜,彻底止血,横行连续打开眶隔,暴露眶隔脂肪,根据患者上睑容量,选择去除部分脂肪或行眶隔脂肪转位术,将眶隔和提上睑肌结合部(眶隔反折部)与切口下唇眼轮匝肌用7-0 尼龙线分内中外三点做间断缝合内固定,嘱患者睁眼观察重睑形态良好,7-0 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皮肤及眼轮匝肌,对侧手术方式同前,术毕。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48h 内使用冰敷两次缓解局部肿胀感,然后在拆线前使用眼药水清洁创面位置,外用凝胶类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恢复。术后6 天开始拆线后,定时涂抹硅酮类祛疤膏药,以免出现疤痕增生等现象,而且在拆线后需练习正常的睁眼或闭眼动作,有利于让眼眶更快的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经治疗后非常满意,和术前对比整体的外观形态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为完全改善;患者经治疗后并不完全满意,然而和术前对比仍然会有较好的改善为明显改善;患者经治疗后整体的外观形态相比治疗前改善效果明显,然而患者仍要求再次进行小型矫正操作为部分改善;患者经治疗后和术前对比无改善,且外观整体形态相比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小为无改善。②对比术后两种手术方案患者的肿胀程度,肿胀消退时间有无明显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改善率为63.33%(38/60)、明显改善率为28.33%(17/60)、部分改善率为1.67%(4/60)、无改善率为1.67%(1/60),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改善率为46.67%(28/60)、明显改善率为23.33%(14/60)、部分改善率为16.67%(10/60)、无改善率为11.67%(7/60);两组患者的总改善率分别为观察组98.33%(59/60)和对照组88.33%(53/60),得出结果(χ2=8.032,P=0.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较轻,平均肿胀消退时间3 到7 天,观察组术后重睑线变浅或消失情况为0(0.00%),对照组出现5 例重睑消失(8.33%),均予以修复,得出结果(χ2=8.692,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睑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主要包含埋线法、小切口重睑,传统切开发,建办切开法、以及park 法等操作,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患者的术后回复时间较长,对于现在快节奏时代大家的时间都比较宝贵,而且还容易出现并发症等,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3-4]。

眶隔膜反折重睑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重建线条较深或不自然,而且也不会有传统板结的现象,一眼看下去也不会看出手术痕迹,更为自然,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5]。眶隔膜手术操作要点主要是将眶隔水平切开,使睑板侧眶隔膜断端下方的边缘位置反折前置,将眶隔膜下唇和睑板的反折处和切口下唇肌肉上方边缘互相链接[6]。此操作正是利用了眶隔膜下端和上睑提肌腱项链的解剖关系,进而改善上睑组织解剖结构,让上睑提肌和上睑皮肤之间的纤维之间互相连接,从组织解剖结构上来看也更为符合自然生理结果[7]。而且在组织操作中,眶隔膜全长是需要平行切开的,这样就能够更为准确的将多余的眶隔脂肪清除,和以往的临床操作相比在去除脂肪的过程中更为均衡,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现象,而且对局部位置造成的牵拉效果较少,如果手术操作中发生出血现象也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8-9]。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改良式眶隔反折法重睑术在临床操作中也需遵守相应的手术适应症:此手术方式适合绝大多数需要重睑的求美者,以及合并有上睑下垂,及上睑皮肤极度松弛,上睑组织容量不足或过多患者,禁忌症:高血压,糖尿病未得到良好控制患者,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患者。 此手术的优点:手术时间短,不过多去除组织,不需要解剖睑板,内固定方式属于软连接,最大程度上模仿原生态重睑形成机制,手术创伤小,术后上睑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小,术后水肿轻,恢复期较短,三到六天后即可以回复到比较理想状态,远期观察,因为内固定方式采用的是弹性固定,相比传统park 法不容易切割导致重睑线消失。在本次数据分析中发现,两组患者的总改善率分别为观察组98.33%和对照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经治疗后的上睑和术前对比整体的外观形态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接受范围更加广泛。本次数据分析还发现,观察组患者上睑形态的术后改善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改良式眶隔反折法重睑术在上睑成型术中的临床应用当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显著的提升,且最终的上睑恢复状态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上睑眼轮隔膜
干法和湿法陶瓷隔膜对LiCoO2/C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用隔膜材料研究进展
改良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隔膜对于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上睑凹陷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新进展
颊脂肪垫移植治疗中重度上睑凹陷的临床研究
静电纺丝聚丙烯腈改性聚乙烯锂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方案用于眼睑撕脱伤整形治疗中的价值
切开法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矫正青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
Ascher综合征的整形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