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教育教学策略探讨

2021-12-05 02:10黄贵华王德胜黄晓燕黄晶晶杨成宁谭金晶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传统

刘 莉,黄贵华,王德胜,黄晓燕,黄晶晶,王 萌,杨成宁,谭金晶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团结进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方面,而逐渐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面对新时代的变革,要顺应时代变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飞速发展,特别是全球化不断深入,推动着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逐渐影响着国人的主流意识,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文化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崇其价值观,很多国人对外来的文化没有深入理解,盲目迎合和认同国外的一些价值取向,逐渐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自信,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的混乱[1-2]。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愈发表现出对丰富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而我国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抵御外来文化入侵,使中华文化长久昌盛。

2 中医药院校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1)中医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专业、轻人文”,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是高等院校的职责所在,营造良好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有利于坚定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3-4]。(2)由于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中医药院校之前接受的是现代科学教育,其逻辑思维和认知结构与中医的思维模式有较大区别,造成其对中医理论难以理解[5]。(3)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中医药教育模式参照西医院校,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3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及临床实习阶段,与中医师承教育“早跟师、早临床”的培养方式相悖,重理论、轻临床、中西医课程比例不严谨,学生同时学习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构架,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其中医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6]。

3 具体措施

3.1 增强医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讲话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也指出:“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7]李宗桂[8]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以分为伦理价值层面和科学技艺层面[9]。在伦理价值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又崇高的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理念、“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爱国精神等,都体现了我国古人的伦理价值和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科学技艺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比欧洲早几百年,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也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历史的前进,我国还拥有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都江堰、大运河、兵马俑、万里长城、圆明园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卓绝智慧,这些伟大成就都在人类科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10]。所以,学校可以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以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网络信息平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3.2 优化中医药课程设置,增设中医药文化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是受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古代哲学等影响,经过人们长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其所蕴含的人文属性已渗透到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所以中医药课程设置需遵循中医培养规律[6]。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开设文化论坛和网络授课等多种形式,在大学各个阶段开设文化课程,例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等,传授中国文化的精髓,内容包括国学经典著作或者中国传统哲学等,让学生学习我国历代名医的生平学术思想及学术精神,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认可中医这门学科。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中医药文化课程,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为浓厚,以此增强中医药学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

3.2.1 增设文化体育类课程 音乐疗法和传统体育保健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增设一些文体类课程,丰富中医药文化教学形式。例如,通过学习古琴、古筝、笛子等中国传统乐器,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五音疗法(角、徵、宫、商、羽)在医学中的价值,将传统音乐中和、恬淡的审美标准融入中医药课程,传递出“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11]。以往中医药院校将太极拳、太极剑等传统运动纳入体育课,但授课教师多为体育专业毕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在“形”上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师并没有深入地将中医理论结合进传统体育教学中,例如易筋经中“掌托天门”这一势对人体有疏通督脉、提升阳气、气血双调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可能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未能进一步阐释传统功法所蕴含的养生原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中医药院校中体育课程设置仍以公共体育课程为主,导致学生对传统体育了解不深。建议在中医药院校的运动会中增设传统体育项目,或者单独举办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各类传统体育竞赛,加强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师的中医理论培训,提高跨学科合作研究[12],营造浓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

3.2.2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大部分中医药类院校设置有药用植物园或者苗圃,实践课能让学生走进药用植物园,或到校外的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了解中药材的生长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采收与初加工。以广西药用植物园为例,目前该园区保存的药用植物物种超过一万种,被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区会不定期举办各种科普活动,通过园区的官方网站,学生可了解中医药文化以及中药材科普知识。教师还可根据不同时节,组织学生参观并采摘一些中药材,制作成香囊、美食等,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尊老爱幼、团结友爱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大医精诚和济世救民的医德风尚,因此学校应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幼儿园、居民区等地进行义诊,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助于更好地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3.3 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中医药院校应积极开展各项传统文化活动,拓宽传播途径,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介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以广播等形式诵读经典,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会、演讲比赛、摄影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团优势,结合中医药院校专业特色,举办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美学鉴赏能力及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医药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养生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院校应积极举办养生厨艺大赛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推出一些有药膳文化特色的新产品、新项目,将“药食同源”“未病先防”“四时五补”“食饮有节”等药膳养生理念融入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当中,传播药膳养生文化知识[13]。

3.4 提升师资队伍文化素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在中医药的传承教育方面,高校教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中医药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这就决定了中医药院校教师应具备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但中医药院校在教学方面受西医教学模式影响,疏忽了对中医传统文化的渗透,导致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不足,不利于其理解中医理论和构建中医临床思维[14]。当前各高校也意识到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人才紧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更加紧迫,各高校正在逐步推进中医药学科的教学改革,一些高校通过开设中医文化学课程,或在课程设计中纳入中医药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内容,优化中医药课程设计,针对教师队伍开展中医药文化培训,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15],不断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传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