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回顾和总结

2021-12-05 02:10王亚惠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郭 钰,姜 涛,王亚惠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新疆 伊宁 83500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职业教育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与专业范围最广的比赛。对于各职业院校来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意义非凡,它不仅能证明学校综合实力,扩大影响力,更能以赛促教,全面考查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大幅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课堂生态逐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深化。

2020年是职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第二年,也是教学能力比赛实施全新方案的第二年,实现了赛项设置专业全覆盖,比赛内容更加全面,评价体系职教特色更加鲜明。大赛强调落实国家教学标准,对教学目标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强调对接职业标准(规范)、《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等。信息化成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比赛更加注重考查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科研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比赛要求“思政元素进课程、进校园”,专业课程强调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重视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大赛强调教学团队参赛,鼓励跨校联合、校企合作、东西协作组建教学团队,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就是东西协作组建的参赛团队,3位教师来自西部院校,1位教师来自东部院校,组建的团队以我院教师为主,在课程合作上进行分工协作,发挥优势特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1]。

1 参赛情况和成绩

在2020年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我们团队的参赛作品获得中职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我们团队参赛作品获得专业课程一组二等奖。虽然比赛成绩并不突出,在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以后,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宝贵的经验。

2 竞赛内容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实施方案为:(1)完成连续内容为16个学时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等教学基本要素;(2)完成5 000字内的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习效果、反思改进等方面情况;(3)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5)录制3~4段课堂实录视频,每段视频可自行选择教学场景,应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1]。

3 比赛准备的阶段

3.1 第一阶段:备战省赛

2020年6月份接到省级比赛通知,学校以院系为单位开始组织报名,着手准备作品所需材料,由教务处牵头协调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各参赛团队拍摄条件充足。由于备赛期间地区疫情的影响,参赛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在不能亲临学校的情况下,在线开会研讨方案,撰写拍摄脚本、做教案等,每一项任务都在稳步推进。9月开学前,各团队教师拿出成熟的方案投入拍摄。我们的参赛课程为急救护理技术,在省赛阶段评审专家更加重视视频课的录制水平,所以拍摄的脚本和视频呈现的质量一定要好。我们和东部院校的参赛教师进行任务分工,每隔几天召开视频会议,沟通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协调解决。我们商讨后将课程的设计脱离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将教学内容按照系统和工作任务导向进行模块化整合,并且这种整合经得住推敲,这个变化也切合了评分要点中模块化任务导向教学的要求。

3.2 第二阶段:备战国赛网评阶段

国赛第一阶段以提交网评材料为主,准备材料和省赛要求一致,但是毋庸置疑,国赛的要求标准肯定是更高的。为了在国赛网评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认真总结了上一阶段作品的不足之处,采用以“急救工作流程”为主线的思路计划重新进行课程设计。我们参赛课程教学对象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需要提升综合能力完成与岗位的接轨,所以对接岗位工作任务我们按照国家教学标准和EMSS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将课程重新进行整合,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工作,而且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程设计中引入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课堂内容分为4个环节:院前急救、急诊救护、ICU监护和出院指导,每个环节均采用虚拟仿真医院系统创设情境任务,让学生实现体验式学习。教学过程中采用仿真模拟操作软件和3DBody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助力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学习进行全过程综合评价。通过大赛将这一教学成果呈现,同时也促进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让比赛回到“促学”上来。

3.3 第三阶段:备战国赛现场赛阶段

主要分3个环节:汇报教学实施报告、两段无学生授课展示、现场答辩。决赛环节的模拟实际教学侧重教师讲的教学片段,展示教师教的基本功[3]。在备赛时,我们充分考虑每位教师的特点,让其中1位教师承担组织汇报实施报告,其余3位教师各自1节特色课,其中两位教师共同承担5节课,承担较少任务的教师负责课程的总体把控和现场答辩的整理。与此同时,每位教师都要在原来16学时教案的基础上设计出两节现场展示课。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大家分工协作,同时承担较少任务的教师要总体把控课程进度和每个环节技术对接等问题。本阶段仍然要做到细化计划,到比赛前的几天所有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现场比赛时做到提前熟悉赛场,这对团队整体把控授课环节至关重要,所以每个细节都要提前想好,到现场直接走场。教学需要的教具和模型要提前调试在最合适的状态,避免现场发生意外导致慌乱。答辩环节可以提前安排好每个教师回答的模块或者方向,现场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哪位教师在第几个回答哪个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4 不足之处

首先,本次参赛团队前期对比赛总时长预估不足造成团队人员更换,这对课程后期总体安排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对专家意见采纳不足,由于课程设计过程中过于关注专业性,对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考虑不够周全,没有做到完全采纳专家意见。现场赛时,我们准备了四大箱8个示范课的教具模型,但是不知道具体会抽到哪一个,模型的准备和授课的衔接上都做得不够完美。

5 改进措施

5.1 优化选拔,加强组织协调

前期在进行组队时就应充分考虑人员搭配的问题。根据后期专家建议,最好的搭配组合是老中青都覆盖,这样的组队既能发挥年长教师丰富的经验和对课程整体设计的高度把控,又能发挥年轻教师的创作活力、课堂丰富的表现力等,这样团队协作,更好体现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本次参赛东部院校也十分重视,选派了非常优秀的教师与我们系部组队,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能够贡献东部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课程设计献策,笔者感觉到江苏多年来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本地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精准分析学情,找准学生的认知点,从“学”的角度来设计课程,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参赛的课程最好是院校建设比较完善的课程,这样不仅有充足的教师可供选择组队,而且教学规范,课程资料齐全,硬件条件好,教学改革深入,校企合作或社会化服务等做得较为全面,可以为参赛提供完备而丰富的材料。

在每一个阶段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休整,等待比赛结果的公示,这段时间要充分利用,因为很有可能接到比赛公示以后再做下一阶段的准备会措手不及,所以要做到有备无患,任何环节都要往前推进,在备赛的过程中要将计划细化到每一天。

5.2 平时工作落到实处,注重成收集

教学工作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医学院校教师由于授任课程任务重,比较繁忙,另外脱离临床时间很久,存在知识老化、思维僵化等问题。了解临床现状与现实理论之间的差距,我们发挥院校合作平台的优势与医院及时调研沟通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汲取同行优秀经验及时发现盲点,并修正和改进,实现共同提高。

5.3 加强院校合作,指导水平高起点

大赛评分要求职业教育要对接职业标准,要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2],这就需要学校紧密对接企业或医院,做到信息和技术的互通,指导水平高起点。基于临床工作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参赛教师要改变观念、培养新能力、满足学生新需求、破解教学新瓶颈、紧跟时代新潮流。东西部院校在教学理念和条件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在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上,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实现与东部有效对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临床工作过程,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通过大赛,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职教教师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教学设计中将互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所授课程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以比赛为契机,以方案为引领,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将大赛理念和要求落到实处[4]。我们通过大赛这个平台,能与各位领导、专家、职教同仁加强交流沟通,相互借鉴,与东部院校教师实现深度合作,共同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虽然此次大赛有遗憾和不足,但更多的是收获。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插秧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