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蒲公英的开发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1-12-06 06:22付晨青何立威王秀萍李秀杰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蒲公英口感研究

付晨青,何立威,王秀萍,葛 飞,李秀杰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长垣分院,河南 长垣 453400)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黄花苗等[1]。《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的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se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2]。国家卫健委2019年将蒲公英列入最新版药食同源目录。蒲公英植株高度为15~25 cm,叶片无刺、边缘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茎秆较细易折断、内有白色汁液,根系呈圆锥状、表面棕褐色、长达5~10 cm,蒲公英种子独特、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

1 蒲公英资源分布概况

蒲公英耐寒抗热,适应性、抗逆性强,因此其资源分布非常广泛,在亚洲、欧洲及北美均有分布。我国目前共有蒲公英属植物70种、1变种,作为药用的至少有27种,除了东南及华南省区外,在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分布最多,华东、华中较少。通常我们在田地、路边荒地、山坡、田野、河边均可见到野生蒲公英植株,另外由于蒲公英对生长环境要求低、栽培管理技术简单、种植产量高,现我国辽宁、河南、安徽、河北、贵州、浙江、湖北、江苏等省区均有大规模人工栽培[3~4]。

2 蒲公英的临床应用研究

蒲公英是一味在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性味苦甘、寒[5]。蒲公英药理作用主要取决于所含的活性成分,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50多种活性成分[6],其可确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有机酸、色素类等[7]。蒲公英在临床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6]。

蒲公英药用价值极高,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在临床上常用蒲公英配伍其他中药用于治疗[8]。如张志远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起清热解毒、消肿行滞的功效,用于治疗头面、颈项肿大者[9]。蒲公英可健胃消炎,苦寒之性甚微,药性较为平和,适宜长久服用,与苦参、黄连、半夏配伍,可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胃粘膜损伤等多种症状的胃病[10~11]。另有研究发现,蒲公英在治疗妇科症状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王士芬采用蒲公英对产后哺乳期妇女出现的急性乳腺炎进行治疗,发现蒲公英作为辅助药物,可起到清热解毒、通乳消胀的作用,并且对于哺乳期妇女的治疗既经济安全,可将带来的药物影响降到最低[12]。彭华杰研究发现,与应用化药、抗生素相比,中药蒲公英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更好,治疗时间缩短一半[13]。蒲公英所含的多糖、萜醇、挥发油类化合物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14],但现在研究水平还停留在细胞生物学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药理及安全性的验证。此外,蒲公英中黄酮、酚酸及植物甾醇类物质含量较高,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减少色素沉着,可利用其用来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5]。

近年来,随着养殖行业抗生素的禁用,蒲公英已被广泛用于畜牧生产中,在饲粮中酌量添加蒲公英,可明显提高畜禽免疫性能,改善生长性能及饲养品质[16~17]。

3 蒲公英的加工利用研究

3.1 蒲公英特色茶制品的开发

蒲公英除了临床入药外,还可制备成中药保健茶制品进行泡水饮用。现对蒲公英系列茶产品的开发及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已很全面深入。

根据所采用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将蒲公英叶加工成绿茶和红茶。绿茶是采摘新鲜蒲公英后经过杀青、揉捻、炒干、烘干等基本工序制成[18~19]。蒲公英叶绿茶生产工艺简单,口感清香醇正,充分保留了药理活性成分。作为日常饮用茶品可清热败火,强化肝脏、能降低胆固醇,促进消化、缓解便秘症状[20]。但蒲公英绿茶饮用口味单薄、香味不足,茶汤色泽不均匀,具有明显的青草苦涩味,蒲公英中特有的多酚类、黄酮类活性物质损失较大。而采用红茶的加工工艺,加入最关键的发酵工序,可明显改善外观色泽及口感风味。薛学亭对蒲公英红茶的加工工艺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揉捻、发酵是影响蒲公英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可使茶汤色泽红艳明亮,鲜叶中的活性成分也会在发酵过程中在酶的作用下发生转化,从而形成红茶独特的品质[21]。丁磊等利用冠突散囊菌为出发菌株对蒲公英叶进行发酵处理,在发酵8 d后可明显改善原有茶叶口感不足的缺点,提高茶叶品质[22]。

根据所采用原料部位的不同,除了上述蒲公英叶茶的开发外,还可利用其根部开发成蒲公英根茶。针对蒲公英不同部位的药效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蒲公英根富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有机酸及多糖。蒲公英根茶与叶茶相比,口感更为浓厚甘甜,更耐冲泡,在药理作用上其对肝脏的保护性更强[23]。刘珊珊采用蒲公英根为主要原料,辅以苦荞、决明子、绵白糖,开发出了复合蒲公英根茶包,口感上具有独特的蒲公英烘焙香和类咖啡风味[24]。

3.2 鲜食及食用产品的开发

蒲公英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以及钙、铁、磷、锌、锰等 60 余种微量元素。蒲公英胡萝卜素和纤维素含量高,采摘其新鲜嫩苗食用,具有野菜的鲜美口感,清香中稍有味苦,可凉拌、清炒、做汤、酥炸、做陷食用[25]。随着药食同源植物开发研究的深入,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与食品开发融合得非常紧密,开发出了很多新颖的功能性食品,丰富了日常的食品结构。刘华用蒲公英配合小米和大豆为原料,研制了一款蒲公英杂粮饼干,拓展了饼干的保健功效[26]。苏杰对柑橘果浆进行酶解处理、对蒲公英干叶进行超声辅助浸提处理后制成的饮料口感柔和,具有柑橘和蒲公英调配后的独特香气[27]。马井喜用蒲公英、红豆沙、白砂糖、花生油试制了新风味的月饼馅料,味道结合完美,馅料干脆爽口[28]。此外,还可将蒲公英根、茎、叶制粉,可单独冲服,也可将其作为辅料制成蒲公英风味的馒头、挂面、面包等。近年来,蒲公英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利用是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例如,研究发现蒲公英黄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绿色安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29]。从蒲公英根中所提取的蒲公英根多糖含量较高,可用于研制口味独特的功能性饮料[30]。

3.3 蒲公英相关保健品的开发

据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蒲公英及其提取物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力等多种功效[31]。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除了对蒲公英的临床应用、食用价值的研究外,更是将蒲公英发掘开发成各类保健产品。倪龙采用马齿苋蒲公英为主要原料,取其浸提液,配合其它中草药研制成功一款袪疹液,可适用于湿疹皮炎类症状,可以作为理疗药液长期使用,无任何副作用[32]。也有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祛斑美白、清透皮肤的功效,可采用蒲公英、白芷、玫瑰花、丁香和珍珠粉为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再加入蒸馏水和蜂蜜进行调配,制成蒲公英祛痘养颜面膜。成分天然亲和,不刺激皮肤,可改善皮肤黯淡、粗糙、松弛等问题[33]。采用蒲公英的精提物还可制成蒲公英奶制品、保健牙膏、肥皂等[34]。

蒲公英作为一种优质的药食同源植物,其药理作用已被深入研究,在临床实践上反复验证。针对其营养保健功效开发的功能性食品和保健产品也深得大众认可。蒲公英不仅野生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人工栽培量急剧上升,因此,在栽培管理中如何保证蒲公英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是急需考虑的问题。此外,虽然蒲公英资源已得到了开发利用,但都是针对某个部位、某种成分、某种保健价值的单独开发利用,缺乏蒲公英采收后对其全方位集中的综合利用,形成系列化、规模化产品开发利用途径。

猜你喜欢
蒲公英口感研究
蒲公英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蒲公英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青菜口感嫩的办法
豆腐去卤水味切不易碎的办法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可以吃的蒲公英
胚芽香脆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