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坡紫皮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21-12-06 06:22毛亚明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蒜瓣蒜薹蒜头

张 健, 毛亚明

(1. 宝鸡市渭滨区果菜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宝鸡 721006;2.宝鸡市渭滨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陕西 宝鸡 721006)

陕西省宝鸡蔡家坡地区自古盛产紫皮蒜,又称火蒜。其蒜皮薄而富有韧性,蒜头饱满色泽鲜亮,蒜汁浓粘,香辣适口,是驰名省内外的名优土特产品。

蔡家坡紫皮大蒜株高66~85 cm,株幅34 cm,假茎高28~34 cm,横径1.2~1.6 cm。单株12~13片叶,最大叶长63 cm,最大叶宽3.2 cm,叶色深绿。蒜头扁圆形,高3.5~4.2 cm,横径5~6 cm,外皮浅紫红色,平均单头重25 g。每个蒜头有8~12个蒜瓣,分内、外两层整齐排列,平均单瓣重2.5 g左右。蒜衣2层,淡紫色。该品种抽薹性好,蒜薹长45.5~50 cm,粗0.6~0.8 cm,单重 22.5~30 g[1]。当地主要作早蒜薹和蒜头兼用栽培,一般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4月中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蒜头。蒜薹产量5 000~7 500 kg·km-2,蒜头9 000~11 250 kg·km-2。同时因该品种生长迅速、叶片肥厚、假茎粗长,味道鲜美,也非常适宜作早蒜苗栽培,蒜苗产量45 000~52 500 kg·km-2。近年来该地区因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目前保留种植面积约330 km2,年产量约3.7万t,主要用于供应全国各地蒜种。

1 地膜覆盖的优点

地膜覆盖栽培能使土壤增温保墒,不但使大蒜抽薹期提早10 d左右,蒜薹提早上市,还能使蒜薹和蒜头产量增加,提高了种植大蒜的经济效益[2]。

1.1 充分利用光能

地膜覆盖栽培,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土壤增温快,保持水分持久。大蒜通过地膜覆盖后,冬季地表下5 cm 处地温可提高3~5℃。在大蒜播种初期,对土壤温度要求较高的时候起到了增加土壤温度的效果,促进早发芽和幼苗生长整齐,为早熟和丰产打下了基础,提高蒜农的种植经济效益[3]。

1.2 促进生长发育

在相同的肥水条件下,覆盖地膜后,大蒜植株生长健壮,蒜头发育快。单株质量、蒜瓣和单瓣重量都比对照田有显著增加。

1.3 改善环境条件

由于地膜覆盖后,改善了大蒜生长的土壤条件,可加速幼苗生长,抗寒能力增强,病虫危害和杂草的生长也有减少[4]。

2 整地作畦

2.1 深翻施肥

大蒜的根系发达,要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才能够更好地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后期蒜头膨大圆润,提高商品价值。所以应对土壤进行精细耕作,同时做好排灌工作。生产中建议蒜农每两年用大型农机深翻40~50 cm,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 500~6 000 kg,碳酸氢铵30~50 kg,过磷酸钙40~60 kg,硫酸钾15~20 kg,可结合整地一次施入耕层。

2.2 精细作畦

一般依据地膜的幅宽作畦,多以畦宽70 cm,膜宽90 cm作成平畦,垄高10 cm,垄间距30 cm。播种前每667m2土地用10%甲拌磷混合细土20~30 kg进行均匀撒施,耙平后精细作畦。

3 播种

3.1 精选蒜种

上年蒜头收获后先要精选留种,播种时还要再选蒜瓣。标准要求:蒜瓣肥大整齐、色泽紫红艳丽、无病斑无伤口。最后将蒜瓣按大、中、小分为三个级别存放[5]。

3.2 破瓣与晒种

一般选择距播种期不超过30 d时间进行破瓣。破瓣前,把蒜头放太阳下晒 2~3 h,以杀死表皮的病菌,然后进行破瓣,破好后再晒2 h,使破瓣时造成的伤口尽快愈合,减少病菌侵入[6]。

3.3 潮蒜催芽

大蒜是高温休眠型种子,为了提早供应,提高单产与品质,本地蒜农创造了打破休眠的很多方法,俗称醒蒜。按大蒜喜冷凉的习性,夏季选择阴凉而潮湿的窑洞或红薯窖,也有吊在水井内催芽的。提前一段时间白天关闭窑门,夜晚打开,将窑温逐步控制在12~16℃,若地面干燥,可先洒水。摊平蒜瓣,厚度10~14 cm,隔7~8 d上下翻倒一次,使其均匀受潮。经15~20 d后,蒜瓣底部萌生出幼根,即可播种[7]。

3.4 播前拌种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蒜种18~24 h,捞出后晾干表面水分,立即播种,这样可提高出苗率,减少烂瓣,预防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3.5 适时播种

要根据不同生产目的严格掌握播期。以生产蒜薹和蒜瓣兼用为目的,播种时间选择在9月中下旬;以生产蒜苗为目的,多安排在8月上旬醒蒜,9月初播种,蒜苗于农历腊月至春节期间上市,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播种行距一般为20 cm,株距依栽培目的而确定。以早蒜薹和蒜头兼用栽培为目的,株距为8~10 cm,密度为33 000~40 000株·667 m-2左右;而以生产蒜苗为目的,密度可以增加到80 000~100 000株·667m-2。大蒜播种时,应按蒜种大小分批播种,要将蒜瓣背连线与种植行向平行,出苗后大蒜叶片在田间分布方向一致,采光性好。播后覆盖土层厚度不应超过2 cm。

4 生长期管理

4.1 浇水覆膜

紫皮大蒜播种后不宜马上灌水,要将蒜种在土中闷2~3 d,然后才能浇大水。覆膜前每667m2用二甲戊灵30~50g+乙氧氟草醚3~8g、或扑草净30~35 g喷雾后及时覆膜。土壤墒情较差时先播种,等下雨后再覆膜,土壤墒情较好边播种边覆膜。一般采用幅宽90 cm、厚0.005~0.006 mm的大蒜专用除草膜或普通地膜,拉紧地膜铺到畦面后周边都要切入土中,做到膜无皱折,无跑风,防止冬季大风揭起地膜破坏保温作用。

4.2 破膜放苗

大蒜播种覆膜后如发现薄膜有破漏或压土不严,要及时用土封严压实。约10~15 d蒜苗会逐步出土,多数壮苗会穿透膜面,少数不能顶透薄膜的弯曲弱苗可用尖锐工具破膜放苗,将幼苗从孔中引出,再用细土将幼苗周围膜孔封好,以防漏风跑墒和大风揭膜。

4.3 科学施肥灌水

大蒜播种后第一次水要浇透,苗子全部出土后再浇第二次水,冬季还要浇一次防冻水,第二年蒜苗返青前要灌水以促进其快速生长。第一次追肥可随浇返青水时每667m2冲入尿素20 kg,可防止发生黄尖现象,促进鳞芽分化。第二次追肥选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时间在抽薹前。第三次追肥时间在抽薹后,每667m2用高钾复合肥30 kg。收获前5~7 d应停止灌水,这样有利于鳞茎的成熟,增强蒜头的耐贮性。

4.4 病虫害防治

紫皮大蒜病害主要有灰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生长期可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MS-83 增抗剂100倍液防治。其它如紫斑病可用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防治,白腐病时可用扑海因灌根,叶枯病可用百菌清600倍液防治[8]。大蒜的主要虫害葱蓟马,初春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 g对水60 kg喷洒,发现蒜蛆可用辛硫磷500倍液灌根防治。

5 及时收获

5.1 薹蒜收获

蒜薹的采收最佳时期是薹苞抽出叶鞘管14~16 cm,总苞下部变白,顶部开始打弯,薹苞尚未膨大时,用扎抽的办法采收,冷库贮藏收购蒜薹应比鲜食蒜薹晚采收3~4 d。采收蒜薹时间一般在晴天中午和下午,此时蒜薹和叶片的韧性好,不易折断和损伤叶片及叶鞘,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蒜头产量和品质。

5.2 蒜头收获

地膜覆盖大蒜成熟期一般比露地提早约10 d,生产上要注意及时收获。采收时间过早, 叶片内养分尚未完全转移到鳞茎中,鳞茎成熟度不够,含水量也高,这样不仅产量减少,而且品质差,也不耐贮藏。若采收时间过晚,鳞膜容易开裂,茎盘腐烂,散头脱瓣,耐贮性降低。紫皮大蒜的收获在标准是采薹后大约15~20 d,植株顶叶发黄,假茎稍萎蔫时即可收获蒜头,挖出后摆于田间稍微晾晒后编瓣,挂通风干燥处保存,切忌太阳暴晒。最后应及时回收残留地膜,减少土壤污染。

猜你喜欢
蒜瓣蒜薹蒜头
拔蒜薹
抽蒜薹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蒜薹供过于求 价格偏低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蒜宝宝不好惹
砸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