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研究*

2021-12-06 07:47刘贤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挑战防控时代

刘贤伍

(中共长丰县委党校 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1199)

“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1]23“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2]6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风险防控的重要论断,形成了内涵深邃、体系完善的风险防控思想理论体系。研究和分析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做好科学研判风险、提前防范风险、主动应对风险、有效化解风险,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风险防范的重大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风险防范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实践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代风险防控的鲜明主题: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常怀“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多次强调“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32。这是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的历史高度,深刻揭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规律,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重大危机必须始终做到:“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3]。

始终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忧党忧国忧民,是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重大思想的鲜明主题。2012年习近平就强调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不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在应对国内外风险考验时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谈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习近平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都不少,决不能掉以轻心。”[2]222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要求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思想主题鲜明、一以贯之,始终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出了他忧党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体现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如果发展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2]81。

(二)新时代风险防控的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中诞生,在风雨中成长,在挑战中壮大。面对各种危局与困境,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退缩,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一次次实现了成功破解。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成功化解各种风险与挑战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党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以及自然灾害等各种重大风险与挑战的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各种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化解了这些风险与挑战。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防控难度也极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短短的几个月就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而欧美一些国家及其执政党,在新冠病毒面前,惊慌失措,毫无办法,任疫情肆意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像英国、瑞典等国的执政党荒诞之极,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了“集体免疫”,弃人民不顾。正反事实都充分证实,越是遇到重大风险与灾难,越是显示出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是做好新时代风险防控的根本保证。

(三)新时代风险防控的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党的根基,党的力量来自人民。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旨归和根本立场。党要战胜各种风险与挑战,必须坚持人民战争的思维,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风险防控的正确主张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上下闻令而动、齐心抗击的强大合力。因此,新时代的风险防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重大利益出发,防范和化解人民群众身边的重大安全隐患,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时,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13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青岛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炸事故抢险工作时就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1]195。2014年4月15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上,习近平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一定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1]200-201。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的根本保证”[2]40。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亲自部署指挥,并强调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政治保证”[4]。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化解各种风险、战胜疫情的决定性力量。

(四)新时代风险防控的基本方法: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党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既统揽了全局,又聚焦了重点,既立足于防控,又有效处置风险,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全局中把握,充分调动各方,形成安全合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连锁联动;二是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纳入到“三大攻坚战”战略之中,突出了新时代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战略地位;三是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平稳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如何做好风险防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新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思想,又为新时代做好各种风险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的时代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风险防控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科学回应了新时代如何做好风险防控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孕育于时代挑战的背景之中,是对挑战的主动回应的产物”[5]159,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风险防控的重大理论,而且为新时代积极应对各种重大风险与挑战、重大危局与困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风险防控理论

习近平风险防范重要思想是在秉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风险防控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安排“生产与安全两件大事”,紧紧围绕如何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个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最大忧患主题,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提出并实施的一系列关于做好新时代风险防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具体战略部署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风险防控的最新理论成果。这种马克思主义风险防控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充实和发展,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风险防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风险防控领域的鲜明体现。

新时代的风险防控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和带领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和干部,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时代最鲜明的主题和最大的实践,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时刻牢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古训,以党的忧患为忧患,以国家的忧患为忧患,以人民的忧患为忧患,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力解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正是秉承忧党忧国忧民的历史担当与使命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时代共产党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以“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成功化解了新时代一系列重大风险与挑战,赋予忧患意识以丰富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广阔的国际视野、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实践洞察力和深邃的战略忧患,为新时代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提供了重要保障

增强忧患意识、注重风险防控,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我们党从苦难走向辉煌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诞生于民族危难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怀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怀,把忧患意识贯彻于整个革命战争年代,成功化解了在革命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危局与困境,带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确立和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准备,提出“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6]。正是我们党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充分预见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与挑战,且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7],才能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团结和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始终坚持居安思危、注重风险防范,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夺取胜利。也正是如此,才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保证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面对新形势下各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全面提高党在新时代的风险防控能力,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8]8。不仅如此,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增强忧患意识、注重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强调指出,“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9]这不仅为新时代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事业,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而且还涉及到安全保障等方面。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种风险可能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10]65,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我国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化;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问题、新情况、新风险和新挑战等层出不穷,仍需要进一步厘清、防控和化解。总之,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愈蓬勃前进、深化发展,愈可能“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测的事情就会越多”。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就是应时代而形成、应时代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风险防控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的风险防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回应了新时代在做好风险防控、化解风险综合体、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遵循。新时代,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注重重大风险防控,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风险防控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推进伟大事业。

(四)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梦想实现的重要保证

2012年11月,习近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36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再次强调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中国梦,最终奋斗目标的实现,关键都在于党。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角度出发,科学回应了新时代积极应对重大风险与挑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证。

新时代,党的“四个伟大”能否顺利推进,党的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乎到党的历史使命能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风险防控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当下如何做好风险防控、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新方法。因此,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注重化解重大风险,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才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应对重大风险与挑战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概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效防范和科学化解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新时代,要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健全各种风险防控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风险防控的领导,增强抵御风险与挑战的中坚力量

有效防控和成功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危局与困境,关键在于党。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和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与挑战的中坚力量和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之所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能成功化解各种风险与挑战,正是在于党的正确领导。进入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和改善党的风险防控的领导,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1],是战胜一切风险与挑战、实现现代化强国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变,更加不可预测。特别是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而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成功化解了这次重大危机,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因此,新时代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各种风险与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善党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抵御风险与挑战的中坚力量。第一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决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关于风险防控战略部署和决策落实上,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风险防控领导体系;第二要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使党成为抵御挑战、化解风险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完全可以依靠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第三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重大风险面前能冲上去,在重大挑战面前能豁得出,始终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确保风险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才能真正有效防范和成功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使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12]19。

(二)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始终保持应对风险与挑战的高度警惕

如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稳定向前的同时,各种风险与挑战也不断出现。其中既有显性的、外来的和一般的风险,也有隐形的、内部的和重大风险。无论哪一种风险,都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影响党既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告诉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2]417同时“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3]55据此,第一要清醒认识和科学研判各种风险与挑战,做到心中有数,防范于未然;第二要积极探索风险防控的内在规律,既要在纷繁中认知本质,也要在多变中把握规律,既要探究风险与挑战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也要深刻把握风险与挑战发展演变的未来趋势,做到科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挑战;第三要树立底线思维,在风险防控中把握方向,掌握主动,有效规避和主动化解各种风险与挑战。总之,要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思想意识,始终保持“终身之忧”,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2]6,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汇聚新时代风险防控的磅礴之力

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向我们昭示,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不竭动力,更是党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艰难与险阻和风险与挑战的根本动力。在新时代的治国理政中,习近平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赓续坚定依靠人民群众的立场,强调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同样,在新时代风险防控方面,习近平强调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汇聚和激发蕴含在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坚决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为此,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风险防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获取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凝聚起战胜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磅礴力量;第三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立宗旨意识,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多听、多聊、多想,向群众寻求和请教好点子、好办法,把党的风险防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第四要加强制度设计,动员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风险防控工作中,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风险防控的钢铁长城。

(四)敢于和勇于应对,不断增强履职尽责实干担当的本领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14]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控思想告诉我们,“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要做好新时代风险防控工作,必须要发扬敢于斗争、勇于应对的精神,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15],带领人民群众做好风险防控,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新时代的风险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向全党特别是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必须要扛起风险防控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切实增强驾驭风险的真本领。所以当前,第一要提升观察和洞悉风险的能力,及时捕获风险可能发生发展的信息,及时采取有效应对举措,力争把风险消灭在未萌、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变成大风险;第二要提高驾驭和掌控风险的能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回应、主动防范,及时阻断风险发生以及转换通道,防止风险失控,避免风险肆意而为、递增放大,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第三要提升风险防控的组织实施能力,做到层层负责,个个担当,把风险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抓实、抓细,使风险防控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第四要锤炼和增强责任担当之勇。面对重大风险与挑战,要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之气概,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做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同时,在风险防控的艰难之时、关键时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之狠劲,扛得住,守得住,磨砺和提升驾驭和应对风险与挑战的真本领。

(五)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推进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16]这句精辟论断告诉我们,要推进新时代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据此,第一要根据风险防控实际需要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和规章,使风险防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风险防控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二要落实制度执行,推进风险防控机制落实到位、落到实处。总之,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防控体系,形成风险防控的合力,这不仅可以不断推进新时代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把风险消解于未然,把风险化解于无形,而且可以构建风险防控的责任共同体,形成风险防控人人管理、风险防控人人负责,强化风险防控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落实,让广大党员和干部从“风险要我防控”转变成为“我要防控风险”,使风险防控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挑战防控时代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