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基石、现实依据与实践路径 *

2021-12-06 08:25李竹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观劳动者劳动

吴 琼,李竹姗,徐 俊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国民的劳动素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近年来,部分青年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正在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一、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基石

(一)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创新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恩格斯强调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现实中的劳动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概念的重要性,凝聚出许多关于劳动的智慧结晶,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第一,从哲学层面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形成了劳动本质论。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创造展现出相比于动物的极大优越性。换句话说,即劳动把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类通过劳动将人与自然相联系,在自然界中不断实践、不断劳动、不断创造,最终创建出适应人类生存的现实条件。“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这一系列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活动反映出人类的生命特征,也就是人生命的本质规定性。随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来往,逐渐构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因此,在社会中,人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展现自身潜能、证明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目标。第二,在政治经济学中探索人创造价值的活动,形成劳动价值论。劳动不但可以创造价值,而且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当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它兼具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劳动力商品同一般商品不同。它的使用价值不会随着商品的消亡而逐渐消失,也不会同一般商品一样将使用价值等量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它会在等量转移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实现价值的增值。第三,以科学社会主义视角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劳动解放论。科学社会主义是着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下,劳动人民的身心发展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私有制经济制度。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生产才能大力发展,人们才能变得更加富裕,可供支配的财富和时间才能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也得以增强。人们可以遵循自身的想法展开劳动活动,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对劳动问题的思考经过了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在不断分析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劳动关系中,马克思逐渐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而丑恶的嘴脸,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指明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理论依据。虽然马克思对劳动教育这一概念没有具体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相关论述中发现劳动的教育要义。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的实践方法,进一步阐述劳动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和独特价值。

(二)对我国历史发展中劳动教育智慧的汲取与升华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首先,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古代社会主要以读书教育为主。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学校教育开始形成,然而劳动教育并没有得到一定重视,导致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渐脱离。儒家思想代表孔子崇尚人不断学习知识和礼节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学习粗俗简单的劳动技能。然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对劳动有深刻的见解。他十分敬重劳动,强调劳动是人必备的生活技能,并对好吃懒做、不劳而食、尸位素餐的行为予以批判。在墨子看来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4]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劳动意识的缺乏。这为之后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作出铺垫。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张履祥对劳动和教育有全新的认识与理解。他认为劳动对于一个人品德行为的养成十分关键,劳动和读书难以分离,必须将劳动和教育重视起来。其次,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理论思想。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教育家,劳动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美国留学回国的陶行知在从事农村教育时发现,大多数旧知识分子只会运用脑力解决问题,而无产阶级的工人和农民只会依靠体力劳动满足日常所需。他认为旧中国教育所传达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中国教育所培养的新人必须是手脑并用的综合型人才。另外,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和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与素质教育一致的评价制度相似。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大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在会议上多次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发表了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根据形势的变化指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6]。由此,学术界展开了有关教育方针的探讨以及新时期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探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必须把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二十一世纪以来,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校园活动中积极开展劳动模范的活动。同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基于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许多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2015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通过劳动的教育”强化其它的四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基于这一背景,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布局。

(三)对习近平青年时期劳动经历的思考与总结

习近平在陕西延安梁家河度过七年的知青岁月,这是总书记劳动品格铸就的关键时期。七年的陕北插队经历包含深厚的学问,也是习近平始料未及的巨大蜕变。1969年,16岁不到的习近平为了响应党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一路奔波来到延安,接受分派到中国西北角的小山村——梁家河村。环境的恶劣、繁重的日常任务、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以及批判的精神压力让习近平进行了一场心理斗争。最终凭借自身坚强的意志,习近平决定扎根在梁家河村。首先,适应农村环境。“为了尽快融入梁家河,习近平与群众同吃同劳动,打成一片,少年习近平过了艰难的“五关”,分别是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7]其次,思想愈发成熟。习近平在完成平日繁重的工作任务后,经常搜集并翻阅书籍,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主动向村民、干部等请教问题,探讨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在与村民共同劳动中,习近平学习到了农民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并切实了解到村民的基本民生问题。为了改善梁家河的面貌,习近平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最后,永远心系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在七年的梁家河岁月里,习近平自始至终都心系人民,与梁家河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谊。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日夜牵挂的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无论何时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这一切都来源于对基层人民艰苦生活的深刻体会,根基于自身多年劳动经历的思考与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通过辛勤的劳动和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各种苦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深烙印在心中。从初到梁家河的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思想与行为从成长向成熟的发展,无不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劳动奉献精神。优秀、勤劳的劳动品质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多年劳动经历的思考与总结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重要来源。其中,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主要元素。

二、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现实依据

(一)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旨在培养时代新人的劳动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8]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力度有所欠缺,部分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念浅薄,导致很多不良劳动思想和行为产生。第一,自我劳动观念的偏失。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够,易受国内外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产生错误的劳动观念。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时代中国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高度重视品格和行为的养成。弘扬代代相传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只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才能创造我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第二,学校劳动教育的不足。单以分数为育人导向的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是不准确的,导致大学生对劳动的真正内涵和重要价值模糊不清。多年的应试教育大多数针对于理论知识,重脑力轻体力、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稀缺,无法真正落实实践课程。我国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在教育过程的重要性,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真正全面落实到全国各级、各处学校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劳动教育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把劳动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积极开设就业规划的相关课程,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第三,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家庭是落实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发挥好在劳动教育中的启蒙作用。很多家长虽然明白劳动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但更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显著成绩,因而往往在家庭中忽视劳动教育。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劳动是最好的德育范式”,树立通过劳动提升孩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价值认同。只有家长对劳动有了正确认知,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起到积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同时,家长要善于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学会主动劳动。

(二)培养国民劳动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旨在培育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当前,我国面临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新考验。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时代发展新潮流的推动下发生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没有创新,何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十分关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9]。新时代通过加强国民的劳动教育,进而增强国民的劳动责任意识、培养国民的劳动创新能力、开拓国民的劳动创新精神。一方面,提高国民的劳动创新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今,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国民劳动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国民基础能力的达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能力犹如一座建筑的地基,没有坚实的根基是无法展开深化设计的工作。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层层递进。同样,劳动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与新时代相呼应。新兴事物的产生是培养劳动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新兴产业、技术等所蕴含的原理有所了解,才能提高国民的劳动创新能力。因此,培养能熟练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总的来说,新时代必须不断培养国民劳动创新能力,挖掘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提升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使国民劳动创新能力与新时代得到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弘扬国民的劳动创新精神,走在时代的前沿。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的无数伟大奇迹都离不开勇往直前、勇于创造的劳动创新精神。劳动创新能力赋予了我们熟练的操作技能,加深了对新兴事物的理解与判断。然而,社会中许多国民存在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理。培养国民的劳动创新精神是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分为两种途径。一是培养国民劳动创新能力的同时,发扬劳动创新精神。通过对新兴事物的接触和运作能力的训练,劳动者自然而然地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劳动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后,会积极响应内心的精神号召,在感兴趣的领域开发创新思维,用劳动创新精神谱写价值人生。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劳动创新精神在劳动创新能力中得到有力弘扬。同样,劳动创新能力在劳动创新精神中得到逐步提高。二是加强一定的劳动教育,扭转国民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在第一种途径中,只有少数人群会在培养劳动创新能力时,得到相应创新精神的刺激。大部分人群依然停留在自身所熟悉范围内,始终不愿意迈向新的阶段。针对这种现象,开展必要的劳动教育,弘扬劳动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劳动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劳动越来越呈现出创造性。青年学生是朝气的代表,更是国家栋梁。他们肩负着时代使命,是铸就技艺精湛的工匠和创造发明的科学家重要主体。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诉求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旨在提升时代新人的劳动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伟大的中国梦代表着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人民的梦,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每一名中国人都能从中找到归属感。“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11]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在充分肯定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弘扬劳动精神。以培养出大批具备高专业知识水平、高技术实操能力和高劳动品格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源泉。首先,实现国家富强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人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存在劳动者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的生存成本和劳动成本不断增加。劳动人员的劳动意识淡薄,制造业公司的生产效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投入的资金一直保持均衡化水平。面对生产效率低下的现状,公司无法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解决,最终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无法有效配置的问题。其次,实现民族振兴需要用劳动继承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着古老的劳动教育观。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以辛勤劳动著称的伟大民族,凝聚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诞生于劳动中,汇聚在劳动中,同样也在劳动中焕发光彩。中国传统劳动教育观既植根在中国古代丰富的神话故事中,又反映在中国古诗词和其他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夸父逐日”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因此,实现民族振兴,不仅精神上需要延续民族代代相传的艰苦奋斗精神,更需要用劳动铭记历史,传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最后,实现人民幸福需要用劳动健全优秀品格。如今,生态环境成为关乎人民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森林资源的减少、水土的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生物的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对人民福祉产生极大影响。我们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杜绝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在劳动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健全优秀的品格。

三、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实践路径

(一)推动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坚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互为一体,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2]。这是全面培养人的唯一路径。必须不断改善原有的教育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让青年学生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持续动力。学校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集中地。首先,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13]强调大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课程的资源,结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城乡学生的互动交流,开展学农、学工、学艺等劳动体验活动。同时,应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劳动基地的建立、劳动成果的评定进行相关规定,并作为日后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落实并创新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一方面,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劳动情感认同。运用网络媒体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把劳动精神与劳动模范相融合。劳动精神和劳动模范是相融合的,劳动模范是劳动精神在自身上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榜样示范法,将劳动精神与劳动模范相联系。另一方面,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在劳动中获取新技能。将劳动教育观的内容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学校注重利用好劳动竞赛这一活动载体,多渠道拓展劳动场所,开展劳动教育观相关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对低年级采取校内劳动的实践方式,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面向社会的劳动实践课程。积极开展学农实践和学厨实践。在学农实践过程中,体验劳动过程,体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新变化。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动手能力、统筹能力和创新组合能力。最后,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环境。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基于新时代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应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质,加强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劳动教育环境,推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和教职工融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与此同时,学校应打造高素质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定时对现阶段取得的劳动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弥补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积累经验。

(二)注重劳动者发展动力与自身素质的提升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蕴含浓厚的“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广大劳动人民为宗旨,一切为了劳动人民、依靠劳动人民、与劳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劳动人民是推动我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劳动教育“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4]。国民素质尤其劳动者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有利于推进劳动教育发展进程。劳动者发展动力和自身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在劳动过程中,充足的动力促使自身素质得到提升,高尚的素质给予更大的发展动力。然而,这一切要建立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只有基本权益得到法律保障,劳动者才会有发展动力,进而提升自我修养。第一,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网约工”在网约平台签订劳动合同,为消费者提供网约服务。由于其灵活、特殊的工作方式,“网约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应建立与“网约工”相对应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维护这类特殊用工方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就业保障权益机制、劳动派遣下劳动者风险保障机制等也存在许多不足。国家和政府应进一步优化,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二,优化劳动者利益激励机制,增强劳动者的发展动力。利益激励机制为劳动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社会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创造出来的,利益则是实践的动机和出发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具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从而产生了利益动机。同样,劳动者也需要一定的利益动机。以高校教职工为例,部分高校的评价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忽视了教职工在任教过程中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导致教职工缺乏劳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把握好教职工正确的利益动因,根据本校自身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独特之处,建立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教职工利益机制。针对高校教职工不务正业、懒惰的不良行为,应给与一定的批评和惩罚。公平而合理的利益机制会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相反不公平的利益机制会让教职工感到反感,甚至丧失劳动的动力。同时,尊重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让劳动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等对增强劳动者的发展动力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劳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劳动者的自身素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是作为公民层面应当遵守的价值准则。其中,“爱国”是身为公民的基本前提,“诚信”反映公民的个人品格,“友善”表现公民待人处事的态度,“敬业”则是评价公民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是高素质劳动人才必备德优秀品质,更是实现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内涵与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内容多维契合,主要包括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热爱自身职业的工作情感、精湛的业务素质以及积极进取的创业能力。首先,尊重自身职业、履行岗位职责是劳动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以劳动精神为载体,对劳动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教育。其次,劳动者不仅要勤业,更要精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者专业培训活动,提升劳动者的业务素养。使劳动者走在职业发展前端,掌握前沿的专业能力。最后,在扎实劳动本领的基础上,敢于创新。积极尝试将最新科学技术与劳动职业相结合。在保证劳动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创新劳动过程,提高劳动效率。

(三)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

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价值目标。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具有历史属性、价值属性和社会属性,事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局。新时代必须落实习近平劳动教育观,从党和国家的角度,对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具体路径谋划布局,不断开拓创新我国劳动教育的未来前景。其一,尊重中国优秀的劳动文化,传承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古代人们崇尚“天道酬勤”等理念。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保持创新。在国家建设和全球建设中,中国的劳动人民继续创造着奇迹。然而,很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我们不容忽视。加强社会劳动教育,扭转不尊重劳动的局面十分关键。国家政府应对不良恶习和行为进行一定的警告和惩罚,对危害到国家利益或者产生严重影响的成员应采取法律措施。宣传中国优秀劳动文化,传承先辈的劳动精神。坚决抵制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行为,深刻理解并尊重劳动的真正意义。其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8]劳模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应该学习的精神,侧重于从外部促进劳动者学习进步的价值动力。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侧重于从内部激发劳动者不断超越的价值动力。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内含诚信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劳动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杜绝一切不良风气,带领人民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国家和社会应积极开展劳动义工活动,提供更多的志愿者工作,促使社会成员向劳动模范学习。举办匠人成果展览会,展现匠人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基本内涵。公民应坚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爱岗敬业、诚信敬业基础上不断精益求精、超越自我。其三,团结社会的组织力量,带动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应把劳动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政府部门积极团结社会组织力量,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实施机制。细化顶层设计,加强地方政府和地方组织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劳动教育措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主动配合国家关于劳动教育举措的实施,共同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社会组织应积极配合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提供合适的劳动实习岗位,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定时定量地积极开展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学习培训,加不断强各部门员工的劳动素质。总结每一时期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成果,奖励表现优异的劳动员工,对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展望。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教育观劳动者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致敬最美劳动者
热爱劳动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