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渭南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

2021-12-07 11:44张梅萍刘小媛李明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病叶渭南市条锈病

赵 慧,张 琪,张梅萍,索 龙,刘小媛,李明明

(陕西省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小麦条锈病也叫小麦“黄疸”,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对小麦具有毁灭性危害,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20%~30%,流行年份会造成小麦减产40%以上,严重时绝收[1]。本文主要研究了2020年渭南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防治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小麦条锈病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症状

条锈病可侵染小麦的叶片、茎秆及穗部的颖壳、麦芒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形成很多鲜黄色小长条形的夏孢子堆,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形虚线状,像缝纫机轧线,黄粉用手可擦掉,发病后期严重时叶片表皮破裂甚至干枯死亡,进一步影响小麦光合作用。条锈病在小麦秋苗期、返青至穗期均可发病,秋季病情发展缓慢,多为零星发生,以单片病叶为主。春季以后发病迅速,4~6 d可繁殖1代。

2 条锈病发生概况

2020年渭南市小麦种植28.24万hm2,条锈病发生面积18.8万hm2,病田率66.57%,重发面积726.67 hm2。2019年12月25日首先在临渭区三张镇发现,发生田块共1.07 hm2,3个发病中心,9片单片病叶,最大发病中心52片病叶。2020年3月5日在临渭区、华阴市、华州区、大荔县的8镇先后发生条锈病面积达49.93 hm2,病田率2.3%,最大发病中心0.5 m2。随着气温升高,病害侵染频次加快,加之后期多次间断降雨和持续大风,导致小麦条锈病侵染范围持续扩大,全市发生面积不断扩大。3月20日,发生面积达15 166.67 hm2,病田率2.8%。4月2日渭南市小麦条锈病开始大流行,临渭区、大荔县、富平县、蒲城县、华阴市、华州区、潼关县和合阳县8个县市区先后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3 820 hm2,涉及57个乡(镇),其中临渭、华州、华阴、大荔、蒲城、富平和潼关等7个县市区共调查964块田,调查面积4233.34 hm2,共发现病田114块,平均病田率47.10%,共查到普发田19块,普发田平均病田率4.17%,平均病叶率0.78%,平均严重度10%,普发田主要分布在临渭、大荔、蒲城、潼关等县(区)。5月1日全市发生面积达186 640 hm2,10个县市区均有发生,病田率55.60%。

3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3.1 发生特点

3.1.1 发生早 发病时间较常年显著提前。渭南市于2019年12月25日首先在临渭区三张镇发现小麦条锈病,冬前发生,始见期较常年偏早4个月,2020年春季3月初发病较2019年提前40 d。

3.1.2发生重 大多数的发生田块有发病中心,发病中心病叶多、发病级数高。一般中心有病叶200~300片,多的有500片以上,病叶病斑面积大,孢子数量大。发病程度重,重发田块病叶率高达60%以上。

3.1.3 流行快2020年春季2月份一直查不到病叶,3月初调查也很困难,3月5日全市面积49.93 hm2,3月下旬,全市发病面积迅速增大至33 333.34 hm2,流行很快。截至5月1日,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条锈病发生,覆盖小麦种植区90%的区域。

3.2 原因分析

3.2.1 菌源量大 渭南市条锈病病菌来源于陕西省西部,2020年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大、程度重,是近十年来发生最重年份,所以有充足的菌源不断输入渭南市。

3.2.2 适宜的气候条件 秋淋天气、冬季温暖、春季降雨、冬春西北季风等气象因素,形成了非常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

3.2.3 农田生态因素 秋播期偏早、稠旺苗偏多、土壤墒情好等均对发病有利。

3.2.4 复发率高 由于病菌量大和病菌多在叶背,防治后仍残存病菌孢子,防治难度增大,再加上外来菌源的多次传入,导致防治后的田块复发率高。

4 条锈病防控策略

4.1 早普查早预警,科学指导防治

在防治小麦条锈病过程中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各县市区植保部门严格坚持“五日一查报”制度,明确条锈病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及发生程度,对发生的区域重点做好条锈病定点系统监测,把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机,及时发布了病虫情报。在监测的基础上准确的发布预警信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自2月5日起,全市加大调查频次,扩大调查范围,开展了8次拉网式普查,及早查清发生区域、发生面积及发病程度,制订防控技术方案,发布预警预报38期,科学指导防治开展。设立监测点36个,开展普查118次,上报条锈病周报、条锈病普查和系统调查12期,发布病虫情报12期。其中临渭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包联街镇,2名技术干部包1个街镇,1名领导包1片,分片负责。区上设条锈病防控信息联络员,各街镇分设镇级条锈病防控信息联络员,每村设1名条锈病监测情报员,并实行病情监测日报告制度,加密监测网点,加大监测频次,完善监测网络,畅通信息交流,准确掌握本辖区病害发生动态。

4.2 精准施策防控,全力控制流行

条锈病防治技术最重要的是要“早发现早防治,防早防小防了”,并且采取“见点打片,见片打面”的防控措施。抓住点片发生的关键时期,只要是发现发病田块,马上对周围0.5 km范围内的全部小麦田统一防治,第一时间控制发病中心,确保能够将初始菌源数量降低或者控制到最低水平。全田普发后统一防治发生田块至少方圆2 km范围内的小麦田,对于可能严重爆发流行的区域或者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发生区域,马上开展应急统防统治,并且全面推行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的防治策略。防治药剂可选20%三唑酮乳油900~1 200 ml/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也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375~450 ml/hm2、5%己唑醇悬浮剂450~600 ml/hm2或30%醚菌酯悬浮剂750~1 050 g/hm2,按量用药即可。3月上旬,渭南市对发生的366.67 hm2小麦田开展应急防治,有效压低了春季病源基数;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锈病快速流行,全市加大统防统治力度,防治24.78万hm2,对偏重发生区域大力组织开展统防,防治面积达108 000 hm2,引领带动了大面积防治开展,有效扼制了流行态势。

由于条锈病流行快、发生重,防控难度大,防治中不断探索防治最佳方法,采取植保无人机普防与背负式喷雾器控制发病中心相结合,同时适当增加用药量、合理混配和轮换用药是控制条锈病流行的较理想方法,能够有效压制条锈病流行。在后期的条锈病防治中,实施药剂拌种,消灭自生麦苗,压低病菌基数,减少再侵染菌源。通过综合和合理利用抗性品种,小麦与其他作物间作、混作,不同抗病品种轮换使用等农业措施[2],在适期播种和合理追肥的基础上,在病虫种群动态监测下,以防治条锈病为主,兼治其它病虫的“一喷多防”防治方法,综合控制病虫危害。

4.3 广泛宣传指导,营造防控氛围

3月初渭南市召开防治现场会,组织了专业机防队,植保站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精准施药,通过示范带动,引导种植合作社和农户积极开展病虫防治工作。为更好的普及条锈病科学防治技术,强化技术指导,充分利用了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营造广泛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扩大防治条锈病的宣传影响力。通过发放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挂图、技术明白纸、组织农技人员在田间开展实地技术包抓,确保了防治技术知识宣传到村到户。

猜你喜欢
病叶渭南市条锈病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柳树病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