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与劳动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2021-12-09 01:43郭舜瑶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作文教学

郭舜瑶

摘 要:当下新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易地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获取素材;师生多方可以利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利用新技术将文字处理和绘画等形式结合起来,丰富作品的呈现方式。教师利用新技术开发和研究语文习作同劳动融合的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渠道的实践训练平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劳动技能;课程开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创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新技术则为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语文知识、展现语文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笔者将重点研讨如何有效地运用新技术来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劳动,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一点,小学习作教学应该生活化,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习作而积累。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安排学生观察生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1. 享受校园劳动生活;2. 感受家庭劳动生活;3. 关注社会劳动生活;4. 引进自然劳动生活。

(二)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新模式

改进作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将作文与生活劳动相结合,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劳动生活作文,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加强了作文指导课的研究,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激发兴趣,体验劳动生活。精心设计导语、故事、活动、游戏等,拨动学生心弦,丰富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

第二步:个体思忆,再现劳动生活。采用多种手段,打开学生记忆窗口,再现生活细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上下载的图片、音乐,以及自己录制的短片等,营造氛围,让学生如临其境。

第三步:互动完善,思考劳动生活。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拓宽思路。如在比赛后,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交流赛后感受,集思广益,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第四步:写好开头,构思立意。向学生介绍好掌握的开头写法,如:设置悬念法、渲染气氛法、开门见山法、名言警句引用法、诗歌引用法、故事导入法等等。学生阅读到好的文章,也可在班里的“好书齐分享”时间里交流。教师坚持以典型引路,视情况适时示范,帮助学生清除习作障碍。

第五步:笔述成文,记录劳动生活。

(三)通过练笔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优化作文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可提供形式多样的练笔,如:创建班级日记本,每位同学依次轮流写作、点评;绘画写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再配一幅漂亮的画;随笔录,引导学生把参与劳动的经历、了解到的劳动技能、收获的劳动感受、搜集到的学生的劳动趣闻等记录出来。

生活处处皆文章。教师让学生明白作文源于生活劳动、回归生活劳动,学生才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真事、抒真情,寓劳动于快乐的作文之中。

二、搭建写作平台

提高学校语文科组整体教研水平。探索新技术下的小学生课堂作文能力提高劳动生活化发展的关系,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有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的意识,提升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驾驭水平,重构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题中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写作的薄弱点、兴趣点、思维习惯,每节课配套好新技术方面的素材,找准使用点,扎实帮助学生提高语文习作素养,并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逐步缩小学生之间差异,促进学生思想素养、语文习作素养和劳动素养的综合提高。

建立完善的资源信息平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课题研究期间逐步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素材库,为本校教师积累大量的情境习作教学素材,包括课件素材库、课件交流库、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图片库、音频、视频库、研学问题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

三、巧妙利用新技术融合写作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在新技术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已经由教授者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导航者,其主要任务是依课程设计网络环境;学生由被动完成作文,变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因此,新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师生可利用网络进行协作学习,共同发展。

(二)理论意义

运用现代新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旨在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新技术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倡导和探索新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抢占这一“制高点”,让新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教学方式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践意义

番禺区教育局启动“研学后教”课堂改革以来,将“研学后教”的理念融入了新技术的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师密切关注课堂动态,根据课堂动态生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学习内容,以达成预设教学目标,或调整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对深化番禺区“研学后教升级版”教学改革,建构“有完整的课堂结构形式、有合理的教学活动程序、有明确的学科价值导向”的高效课堂,追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途径培育学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素养课堂,打造“互联网+课堂,实现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技术课堂。让“研学课堂”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让“研学过程”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主渠道,让“研学后教”真正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主推力,让“研学资源”开发真正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任务,让学生在灵动的课堂上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大实践研究意义。

四、巧妙利用新技术融合写作结硕果

(一)理念产生了突破性的改变

现代化信息技术成了学生新的认知工具,可以直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从中获取大量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直接帮助学生摆脱作文難的困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活跃思维,敢想、会想、爱想,借助信息技术功能还能证实自己的所想。

(二)作文教学结构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

用过去的作文教学结构实施于课堂,产生低效的效果。而现在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新技术,教学效果发生了质的变化。“指导、习作、赏析、评改”四位一体,一堂课解决了原来要三个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新技术下的教学已经成了学生写作文的主渠道。

(三)学生作文质量产生了突破性的提高

进入课题试验后,新技术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了生机,有了内容和对内容的体验,加快了学生写作的速度。通过互评互改的训练,学生的文字能力加强了,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了。学生能够直抒胸臆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流露出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吕芹芹.小学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2]庄振华.简析小学作文课堂中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作文教学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