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以“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模块为例

2021-12-10 01:39董书研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儿歌幼儿教师口语

董书研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创新的产物,“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就是专业课程通过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职责,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而行,协同育人。2016年,习总书记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应当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构筑“课程思政”的立交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在短时期内创建了相关专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教学理念落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过于片面,这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和困境;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师风师德”是其践行“一代师表”的主要核心,对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需求极为强烈。这两个方面长时间的不协调阻碍着学前教育专业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实现与构建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一、“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训练”模块的教学意义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是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的主要手段。言以载道,语言是培养人们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一方沃土。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语言素质教育,其本质都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进行自由的精神认知和生命本质的实践活动,推动每个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实现,这是以幼儿教师口语教育来实现“课程思政”的前提。

“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训练”模块是“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的核心模块,该模块对接幼儿教师职业标准,与岗位能力无缝衔接。[2]16课时的内容(图1)从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论开始,到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技能训练,从分项到综合循序渐进,环环紧扣。其课时比占该课程的30%,该模块也是最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模块之一。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完全掌握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戏剧等一些幼师教学所需的基本表达技巧。因此,此模块的内容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一方沃土,依托于强大的“语言教育”,激励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培养其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语言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诸多不同,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二者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这也是学生人格不断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

二、“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训练”的教学实例

1.诗歌朗诵表达技巧中“红色育人”的思政元素

2018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色经典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通过对战争年代和创业历程的书写,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文艺作品。[3]如果说从思政课程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性认识的话,那么非思政课程则可以结合专业与学科特色加深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的形象感知。“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可以通过朗读、朗诵等艺术化手段对红色经典作品进行再塑造,帮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树立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的崇高情怀。在“诗歌朗诵”环节中,课程建设小组选取了一些耳熟能详,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作品进行语音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训练,如红色诗歌作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爱的中国》《燃烧的呐喊》中蕴含了爱国情怀、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等思政元素,激发了学生的不忘历史、展望未来的热情以及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在深入挖掘课程中的“红色经典”元素并通过课上实施,课下的爱国主题朗诵会、爱国专辑制作等拓展训练,形成了以“红色育人”为抓手,做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交互式体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崇高的职业自豪感,同时将课堂所学融入到社会服务活动,学生自主设立“朗诵小组”来支持不同的社会服务项目。

2.儿歌表达技巧中“家国情怀、民族自信”的思政元素

儿歌是符合幼儿审美期待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儿童文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儿歌因其短小精悍、好记易诵的特点深得一代又一代幼儿的喜欢。可以说,儿歌赋予了幼儿最早的美的熏陶,通过口耳相传,将“家国情怀”深植其中。在实际幼儿园教学当中,儿歌作为语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保教、知识传播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掌握儿歌的表达技巧是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基于这些特点,“儿歌的表达技巧”环节中有不少可以深度挖掘的思政元素,比如儿歌《逛北京》中,通过对首都的描写:“逛北京,真开心。先去看看天安门。天安门,城楼高,再去看看帝王庙。帝王庙,画着龙,再去看看雍和宫……”帮助幼儿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激发幼儿爱首都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儿歌 《大事记》中,通过“拍手歌”的创作形式:“你拍一、我拍一,南昌起义七月七……你拍八我拍八,日本侵华九一八。你拍九,我拍九……”不仅帮助幼儿了解我们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历史,将枯燥的日期通过儿歌的形式表达利于幼儿传颂。儿歌《汉字谣》:“汉字四四方,优美世无双。甲骨铭千载,钟鼎刻辉煌。横平竖又直,龙飞凤也翔。”通过简洁优美、富于节奏的形式描绘了汉字的笔顺笔画、字形结构、发展历史等,帮助学生和幼儿树立民族语言自信,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儿歌的教学资源广泛,且好记易诵,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并激发自我能动性,学生在课下自发创作了多达100篇的爱国儿童诗歌,这些爱国儿歌已经由学生录制好展示视频,制作专辑名称为《我是小小爱国娃》,发布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网络平台,成为课程的一大亮点,目前已被20多家幼儿园借鉴与推广。

3.儿童故事表达技巧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政元素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力,可以继承,并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总结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4]儿童故事的表达技巧在整个“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技巧”模块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8课时,占整个模块的1/2。其中思政元素极为丰富,如表1所示。在深入挖掘其中课程思政的基础之上,通过课前引领,课中实施,课下延展的教学模式,运用了小组驱动、任务协作等教学方法,掌握了讲故事的“形神兼备”“绘声绘色”等技巧,对优秀的传统美德故事进行讲述,将传统美德吸收内化。学生在课下成立了“美德故事小组”,将课程思政从课堂走进课外,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深度挖掘了“中华传统美德”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和感染,同时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让思政这把“盐”真正地融于专业教育的“汤”,达到育人的目的。

表1 儿童故事表达技巧中的思政元素

4.儿童戏剧表达技巧中“弘扬地方文化”的思政元素

闽南话是海峡两岸之间的“活化石”,它的流传见证了两岸血脉相传的历史,也见证了闽台戏剧文化的发展和繁荣。[5]

使用闽南方言的地区,包括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区,是闽南戏剧文化圈的核心地带。而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闽南语核心地带——泉州,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来自闽南语地带的学生们,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组开发了特色的闽南儿童戏剧教育课程,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借此弘扬中华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系好维系两岸缘分的重要纽带。

根据学校学前专业的实际情况,闽南戏剧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学科融合,将儿童文学中的戏剧部分,以及儿童歌曲表演唱的表演部分进行融合贯通,借助儿童戏剧教育实训室来进行课程实施,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计划、内容、活动方案和模式。还成立了儿童戏剧兴趣小组、儿童戏剧社团、“兔先生”戏剧社等。比如在小组协作中,学会根据不同种类的儿童剧本进行富有创意的木偶创编表演,通过自主创编动作、台词,来提高团队协作的意识,在收集表演资源和欣赏木偶戏表演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对闽南传统的木偶戏产生浓厚兴趣,还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于闽南戏剧剧种歌仔戏来说,因为其运用了许多生活化和儿童话的语言,得到许多低幼儿童的喜爱。而“儿童歌仔戏”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了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生活故事等内容,这些故事风格活泼灵动,便于改编,且容易上口与传播。比如幼儿园大班儿童歌仔戏《老鼠嫁女》,这部戏讲述了一只有许多坏毛病的老鼠,通过爷爷的一系列教育,变成一只优秀的小老鼠,最后出嫁的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戏剧氛围中,不仅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闽南语,而且教育孩子们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能力,唤醒幼儿记忆中的经历,帮助幼儿解读和储存信息。课程思政中提炼的戏剧元素,让儿童戏剧巧妙德融入人文学科的教育领域,对构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与反馈

对该课程中核心模块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评价可以帮助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路径,但是当前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还未健全。学校采取了多维度自我评价的方式,对学习了“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训练内容的学前教育专业2020级的四个班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200份,收回问卷194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并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4%的学生认为该模块课程思政融入较好,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提升了自我对中国语言的认知度和自豪感,13.6%的学生认为只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就已足够,不需要额外的课程思政设计,觉得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就能满足学习,4%的学生对此持无所谓态度;77.8%的同学认为该模块中“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与课程思政融入的最好章节,不仅掌握了诗歌朗诵的基本技能,还能在其中感受爱国诗歌的情怀,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2%的同学认为该模块中“儿歌的表达技巧”是与课程思政融入的最好章节,因为通过爱国儿歌的创编和诵读,不仅将爱国情感根植于内心,业根植于下一代,有着较好的传承意义。1%的同学没有作出选择;88.3%的同学认为通过课程思政与教师口语的融合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和教师观。[4]10.7%的同学认为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教师观的树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的同学没有作出选择。

鉴于本次课程思政的评价反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期待的,前景十分乐观,但是也应当积极优化评价机制,亦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6]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评价与反馈,掌握课程思政实施的实际效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打造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高质量“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思政和模式。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改革要充分发挥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效果。高等学校“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指向教育的本质属性——教书育人,课程实施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语言表达技巧、技能、素养的学习和培养,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领幼师毕业生成为修身立德、以身示范的新时代卓越幼儿教师,立足“仁爱和美”的社会关爱教育和“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为其他相关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儿歌幼儿教师口语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酒中的口语诗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口语对对碰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