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作”助力学生习作能力提升

2021-12-10 15:48毛东辉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樱花习作生活

毛东辉

提及习作,尤其是写较长篇幅的习作,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学生的作品,要么一味满足篇幅的要求,使得语言冗长;要么内容不具体,细节描写不生动,缺少画面感。这样的习作没有真情实感,读起来味同嚼蜡。

面对这样的一种窘境,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以引入微习作这种形式,帮助学生从容习作。所谓微习作,就是微型习作,是以自由的形式、短小的篇幅、凝练的语言反映生活的一种习作方式。它可以是一个细节的微妙展示,也可以是一段对话、一处风景、一个场面的片段练习,还可以将长篇习作分“块”微写,形式灵活多樣,耗时少,可即时交流、评价、修改,因此实用性较强。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微习作,使其小而精,精而深,最终能轻松习作呢?

一、观察生活,定点“微”写

微习作的起点是真实的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点滴,品味生活滋味,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但因为生活平淡,学生往往难以将转瞬即逝的画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或者不经意间忽略过去的经历,导致习作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定格生活画面,学会观察,然后聚焦细节,精雕细琢,定点“微”写。

刚刚起步时,教师先让学生采撷生活中的一些亮点,把它用手机拍下来,接着观察照片,进行微习作练习。如一位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去餐馆享用美食,他用手机拍下了自己最爱吃的“京酱肉丝”这道菜。习作时,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还原当时用餐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菜端了上来,瓷盘中央放着酱红色的肉丝,周围排列着一条条又细又短的青色小葱和黄瓜。一旁的蒸笼里放着一打米黄色的圆圆的薄麦饼,看上去就让人眼馋,还有一股诱人的气息扑面而来,真是让人食欲大开、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薄饼,摊开在手心,放上肉丝、小葱和黄瓜,竖着卷成一个圆筒。一口咬下去,劲道十足,口感分明。”再如一位学生拍下了当地地铁一号线全线通车时站台上人山人海的一幕。他观察照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加上时间、事件及自己的感想写道:“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了。坐地铁的人可真多呀,有一家老小集体出动的,有结伴出游的年轻人,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站台上是人头攒动。地铁出行准时、快捷、方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久而久之,学生习作时不用拍照也能定格某一个生活画面,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准确抓住细节,可以对表现人物的细小动作,对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只有这样,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自然界的一朵鲜花、一只飞鸟都有可能让学生心有所动,从而把生命的内在诉求变成习作。

二、习得写法,随文“微”练

教材中包含了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以及动人心魄的形象美,这无疑是学生微习作的最好范本。“随文微练”就是将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基于课文经典句段、谋篇布局的章法等,引导学生练习。教师巧妙切入,设置可以进行“微习作”的训练点,让学生迁移仿写,从而习得写法,锤炼语言。

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的教学,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拍照将它定格,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课堂里,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先整体描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然后使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以及富有动感的词语,具体描写荷花的不同形状及特征。学生随文习得“怎么写”之后,观察课前所拍的植物照片,进行微习作。一位学生这样写迎春花:“迎春花担心人们等得太急,淡黄的花朵在枝干还未长叶时就欣然怒放。一朵朵迎春花排列在长长的枝干上,一条条垂挂下来,像一道金黄的瀑布。走近细看,有的还是花苞,分散在绿枝条上,星星点点;有的低着头,微微绽开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鲜黄的花蕊。多么迷人的迎春花啊!”

阅读是汲取,习作是倾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助教材,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微习作训练,锤炼学生在短时间内构思布局、组织语言、逻辑思维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提升立意,“微”言大义

微习作不仅要让学生能细致入微地刻画生活中的某一点,迁移运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和独特表达,还要让学生能着眼细微处,多角度地对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点进行观察、认识、捕捉、提炼和加工,从而挖掘出其深层的内涵,也就是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展示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唤起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感,展示个性化的想法,真正体现“言为心声”。

一次微习作教学,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写樱花:“今天,我去了海曙公园玩,那里的樱花可漂亮了,枝丫上密密麻麻都是樱花。远远望去,一树的雪白。走近一瞧,樱花有五片花瓣,花瓣是白色的,花蕊是粉红色的。微风吹过,满树的花瓣纷纷飘落下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我爱樱花!”

教师肯定学生从形、色及自己的感觉等角度具体描绘了看到的樱花,继而引导学生:“看着樱花飘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一番沉思后,回答道:“一阵微风拂过,樱花纷纷飘落,它似乎不留恋枝头,也不忧虑命运,仿佛在寻觅自己新的归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片片樱花飘落下来,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它们是在为来年付出自己的生命。”

学生的描写不再肤浅,而是赋予了一片片小小的樱花灵性和韵味,也展示了学生对樱花飘落这一自然现象的个性化认识:感叹生命的短暂,赞美乐观向上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微习作不仅在于练笔与积累,最重要的是它能给心灵注入灵性,让学生对事物、对世界、对文字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为表达思想、提升思维、传递文化而习作。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想得深,想得远,于细微深处写出自己的情感与见解。

四、化整为零,积“微”至著

微习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学一篇文章,教师可以紧扣主题,把文章化整为零,即分解成几个点或若干个画面,针对每一个画面进行微习作,然后按一定谋篇布局的方法把它们串联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要求写游记,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明显有些困难。此时,教师降低习作要求,先不让学生写完整的习作,而是引导学生确定3~4处印象深刻的景点,观察这些景点有哪些景物。接着,对这些景物进行微习作。如一位学生参观天一阁,确定了四处印象深刻的景点:大门、大门内的院落、东明草堂、天一阁藏书楼。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景物分别进行微习作。在描写四处景物后,分别在自然段的开头加上“走出停车场,便来到大门口”“一跨进大门,院中央有一尊雕像”“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往前走,就来到了东明草堂”等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从而巧妙地把这些微片段串联起来。推而广之,写人、记事、状物等习作也可以这样,先确定写哪几个点,然后对每个点进行微习作,这样学生就能抓住一点展开具体细致的描写,而且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有血有肉,给人以丰满的感觉。

教师从整体出发,把习作分成几个点,利用微习作的短小特征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减轻学生习作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循序渐进,再适当运用谋篇布局的方法,积“微”至著,学生就能完成一篇大习作。

微习作因其形式灵活、表达自由,可以真切反映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学生能够消除畏惧心理,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去习作。同时,微习作耗时少,可操作性强,指导即时,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学生提升思考的能力,改善语言的表达。通过微习作,学生定会爱上习作,让思想和情感在笔端自由、活泼地流淌。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樱花习作生活
赏樱花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一抹樱花粉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