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文本解读

2021-12-10 23:42石蕾蕾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段爬山虎生动

石蕾蕾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篇篇文本,一旦被编进了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其中,所涉及的两个关键点“语言”和“观察”之间相辅相成,“準确生动的表达”源自“连续细致的观察”,正是由于作者开展了“连续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此,教师解读这篇课文时,对文本中所蕴藏的教学价值点进行开掘,就应该利用观察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展开。

一、聚焦“叶片”,在整体关注下还原“远远地看”

对爬山虎叶片的描写,作者借助第2自然段来展现。整个语段描写了两种形态的叶子:一种是“刚长出来的叶子”,还有一种是“长大了的叶子”。从两种叶子所花费的篇幅来看,作者略写了“刚长出来的叶子”,只将描写定位于颜色,点出从“嫩红”变成“嫩绿”的转换,而对于“长大了的叶子”则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首先,作者先从整体视角揭示了长大之后叶子的总体印象,“绿得那么新鲜”,以至于让人产生“看着非常舒服”的感觉。其次,对于“长大了的叶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形态上是“一顺儿朝下”,大量叶子展现出来的画面是“铺得那么均匀”,没有一点是“重叠”起来的,自然也就不会“留一点儿空隙”。最后,还进行了从静到动的转变,让“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对于这一段文字的解读,除了要从上述板块理解性的层面入手之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者所展现出来的语言描写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以关键性词语“均匀”为例,很多学生对于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如果硬要他们解释,则很难用精准的语言将“均匀”的意思表达出来。其实课文中的前后语句,已经对这个词语进行了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即“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就是叶片铺得“均匀”的意思。其次,作者的语言是生动的,教师可抓住语段中“新鲜”“舒服”“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等语句,让学生重点感受叶子的特点。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运用这些词语呢?很显然,除了作者丰富的语言储备和积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观察。这些语言是作者观察之后的产物。透过这些语言表层的意思,可以还原蕴藏在语言文字中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如“新鲜”“舒服”就是作者从整体视角一眼看下去所形成的整体感受;“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则是作者站立在墙壁远处,对满墙的爬山虎进行了观察;“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则是作者在静止观察的基础上,借助风儿对静态叶子的冲击,而观察到的另一番景象。

这样的解读,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语段的大致内容,同时也掌握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感受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更为重要的是预测、还原了作者的观察方式,形成了一举两得的表达之效。

二、聚焦“细脚”,在深入关注下还原“细细地看”

爬山虎,顾名思义,是会爬的,正常思维下都会与其脚联系起来。但由于爬山虎外形的独特性,它是显露在外面的,都是满墙的叶子,根本看不到爬山虎所谓的“脚”,这就容易激发观察者深度观察和探究的内在欲望。

因此,作者从表面上就能看到的叶子入手展开细致描写之后,自然就会将观察和描写的重点设定在爬山虎的脚上。但由于爬山虎的脚完全被叶子遮挡,不容易被发现,再加上非常细小,如果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就容易被完全忽视。所以,只有深入细致地关注,才能真正将并不起眼的爬山虎的脚展现出来。

课文第3自然段对于爬山虎脚的描写可谓生动细致。作者描写的视角和维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脚的位置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从大家都能看到的“茎”入手,紧扣与“叶柄”的交界处,还是“反面”,一层一级,清晰地点出了爬山虎脚的位置,解决了人们了解爬山虎脚的困惑点。其次写的是脚的形态:既是“枝状”的,同时也像“蜗牛的触角”,作者先将自己看到的景象呈现出来,然后再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生活中相对熟悉的事物,帮助读者建立对爬山虎脚的初步认知。再次是数量,课文中说是“六七根细丝”,看似是一个概数,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不难发现,如此细小而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就可以彰显出作者观察的细致。最后是颜色,作者不仅明确地揭示了其颜色是“嫩红”,还与爬山虎的色彩进行了对比,与新叶子是一样的。

作者对爬山虎脚的描写,其实就是其观察状态、观察方式和观察结果的最终体现。首先,作者的描写展现了人们观察某一具体事物的顺序,先关注脚的位置,即解决爬山虎的脚藏在哪里的困惑,然后聚焦脚的形状和色彩,重点解决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状态。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所以能够运用最精准的语言,将探寻、观察和聚焦爬山虎脚的过程展现出来。阅读这样的语言和文字,就好像跟随着作者的“摄像机”镜头,将自己的观察视角向着文本的深处迈进,更好凸显了文本表达的价值意趣。

三、聚焦动作,在实践体验中还原“连续地看”

描写爬山虎,先从一眼就能看到的叶子入手,通过远看,感受爬山虎的整体状态;然后聚焦于爬山虎的脚,以深入细致的观察,将人们都容易忽略的脚的外形展现了出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就成为了必然之举。至此,作者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描写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在具体的描写中,作者先关注了爬山虎脚的变化,从原本的“六七跟细丝”变成了“小圆片”;然后,借助一系列精准的动词,将爬山虎一步步向上爬的过程,描写得生动而形象。从一开始的“巴住墙”,到细丝从直变弯了之后,把嫩茎“拉一把”,然后再“紧贴”在墙上。看似简单的这些动词,其实都是作者深入细致观察的结果。但这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并不迅速,一个时间段是无法真正感受到其爬行过程的,这就意味着作者并不是依靠一个时间段来观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并在前后过程中形成对比,从而真正让学生认识到爬山虎究竟是怎样爬的。

这种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有所体现。如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后来居然连痕迹都没有了——这样的变化,就不是短短一个时间内就能发现的,更不是看上一眼就能关注到的。再如“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这一过程也不是肉眼停留在爬山虎上就能一下子看见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连续观察的结果。

这样的解读不仅从信息层面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也从作者遣词造句的角度品析了这些动词的精准,同时还切实还原了作者的观察状态。这种状态基本都停留在概念性的层面,因此对这一个语段的解读,还可以从作者描写动作时所用的一些修饰词语入手。如“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拉的是爬山虎的嫩茎,就能发现爬山虎在爬的过程中,是借助于脚生长的力量带动整个身体向上。再如“贴在墙上”,作者还运用了一个“紧”字,这是需要细致观察的方式来呈现的。因此,对于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作者不仅需要长期、连续观察,还需要在每一次的观察中细致化、深入化,并且将每次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以便于将每次的观察与前面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展现出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爬山虎的脚》所承载的价值和示范,与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有着紧密联系,不仅体现了编者的编排用意,还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了出来。

(作者单位:河北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语段爬山虎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爬山虎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爬山虎
爬山虎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爬山虎
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