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之韵”看紫砂壶的工艺之美与艺术价值

2021-12-11 15:00张东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壶把茶器壶盖

张东梅

中华民族的制陶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紫砂器诞生之前,中华民族便已经开始饮茶了,并且制作茶器的工艺也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人们追求完美和精致茶器的欲望迫使那些手工艺人还有茶爱好者们渴望着能够有更好的茶器出现,于是乎当他们发现紫砂的时候,马上便如同一股潮流一般,人们对饮茶的喜爱和对新的茶器的需求为紫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这也使我们到现在还能一睹紫砂壶的风采。

紫砂壶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光素器、花器、还有筋纹器。三种器型各有自己的特点。光器,朴素静雅,对外观的工艺水准要求很高。花器多以图案作为装饰,个性鲜明。筋纹器的造型之感非常的特别,最早的紫砂供春壶便属于筋纹器这一类。多种多样的紫砂壶的造型为我们表现不同的艺术主题和个人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紫砂制壶繁荣下去。

这把“秋之韵”的整体造型简约大气,壶身装饰精美,它结合了自然的美和写实的花器之美,体现出仿生器的价值。因此这把“秋之韵”紫砂壶的造型是以圆器作为他的基本形状,力图去还原真实的葡萄果实,在蒙蒙的秋日里那种葡萄成熟的画面。在选择泥料的时候特别去选择了用得比较广泛的红泥作为原料,因为这种泥料的含铁量高,对人的健康有益。另一方面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着丰收的喜悦,用来表现葡萄的成熟场景非常的合适,这样会使我们通过此壶感受到一种意境美,红泥鲜艳细腻,就如同一颗刚刚成熟的葡萄在秋日朦胧的清晨慢慢成熟。

这把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服务的 。这把壶的壶盖简约平整,结构上各个部位协调统一。壶嘴短而弯,壶嘴线条自然柔美,就如同挂着的葡萄把葡萄藤压弯一般。壶把为耳型把,便于抓握,上面有葡萄枝的节点作为装饰它的大小和壶的身桶的大小相一致,这样就能达到一定的平衡,就如同悬挂在葡萄架上的葡萄。在其上面用捏塑的方式捏出葡萄的形状。壶钮为桥顶钮。如同一根葡萄枝弯曲在壶盖上面,葡萄藤蔓的形状形象生动,其弯曲过渡也非常的自然流畅,壶钮上的葡萄藤蔓的装饰也与壶嘴、壶把的装饰相呼应,在那捏的时候也展现出不一样的手感,因此这把壶的各部分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了整把壶的实用性,再加上葡萄特征的装饰,使这把壶充满了艺术性。

这把壶在壶身和壶盖上都有捏塑葡萄的形状作为装饰,壶身处的葡萄从壶把的枝干处慢慢地衍生生长出来,葡萄的叶子宽厚,边缘卷曲,叶面脉络清晰可见,就如同真实的葡萄叶子一般生动形象。在葡萄叶的周边还加入了自然生长的藤蔓作为装饰,在藤蔓底部悬挂着几串小葡萄作为装饰,使原本单调的壶身变得丰富且充满生机。使壶身和壶的各个部分达到了统一。

这把“秋之韵”所塑造的葡萄壶的造型将紫砂壶所要表达的精致细腻表现得一览无余。整把壶的设计造型合理,结构均匀,布局合理。在其光素面上则能显示出紫砂泥的质感,装饰部分则是栩栩如生,将老师很厚的堆塑基本功展现得一览无余。在经过茶水的泡养之后,壶身的葡萄和枝也会变得更加的润泽和光亮,更加像是成熟的葡萄一般,等待着有缘人来采摘。葡萄这种水果是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带回来引入中国的,葡萄的外形好看,其滋味香甜。也是因为人们对它的喜爱,所以说有很多的艺术作品里都会加入葡萄的元素,制壶艺人将葡萄与紫砂壶相结合,这样人们在用紫砂壶泡茶的时候便能引起人们对葡萄甘甜的思念,这样也就能够给人们以想象的空间,使茶道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把“秋韵壶”以葡萄作为表现秋日景象的元素,在茶壶塑造上运用葡萄的形象将自然人文色彩结合得恰到好处。无论是紫砂壶独特的艺术表现,还是那一串可爱甘甜的葡萄,作为一件饮茶用的紫砂壶,这把壶在造型上和装饰上都非常的精致合理,就如同新生的葡萄悬挂在枝头的那种秋日丰收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般。

猜你喜欢
壶把茶器壶盖
伪造的情书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一粒珠
基于我国茶文化谈陶瓷茶器与信阳茶传承开发的关联性研究
趣味多音字(十)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