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手中花——花剑发展史

2021-12-14 13:44
当代体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锦标赛电动规则

导LEAD语

至今,大家对花剑的最初起源莫衷一是。但是确定的是,早在16世纪,在迅捷剑(Rapier)成为公民日常的佩剑之后,专用的钝头的练习剑也就相应地出现了。

文字/小万教练

意大利的剑术大师维吉亚尼(Viggiani)在1550年第一次在论文中提到练习用剑——arme di gioco(比赛武器)和spada da marra(锄刀)。在十六世纪末,花剑这个专有名词开始出现。包括圣·迪迪埃(Saint-Didier)在1573年的论文中使用floures这个词;蒙田(Montaigne)在1580年的《手持花剑的硬汉》(“un rude tireur le floret au poing”);莎士比亚写道“剑客手中花,打着也不疼”(“the fencer’s foiles, which hit, but hurt not”)。但是这些都是泛指钝头的练习剑,而不是花剑这种现代运动的武器。

在路易十三执政时期(1610-1643),时髦的法国贵族发现穿上流行的短上衣之后,再佩带长长的迅捷剑甚是不协调。所以,宫廷中的佩剑剑身越来越短,直到1640年,贵族的佩剑演化成了一个新的剑种——小剑(small sword)。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小剑对于对手的脸部,眼睛等要害的危险远胜于长剑。为了剑客们能够安全地练习与演示,新的规则也由此衍生。

在1621年,法语的百科全书中第一次出现“花剑”(fleuret)这个词条。解释为一种用于刺击而不是劈砍的武器。书中描述在武馆(salle d’armes)中练习花剑的常规,包括不得刺击面部。但在防护面罩出现之前,这仅仅是一种安全措施。因此,武馆里虽然有了花剑这种剑,但还是没有完善的花剑对抗规则。所以当时还不能称其为“花剑运动”。关于击剑练习的书中还是沿用迅捷剑的图形示范,如下图。

1653年的时候,法国的一位剑术大师夏尔·贝纳(Charles Besnard)在授徒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一介莽夫,没有技巧也没有判断力,能够仅仅凭借蛮力而战胜一个花剑高手?”他认为:“如果太多使用像花剑这样没有危险性的武器来练习,一个剑手会失去对危险的认知(而变得迟钝)”。由这个问题可以推断出在17世纪中叶,花剑以及花剑运动的规则已经基本成型。(下图一对1650年左右的花剑)

一本在1670年出版的书中,首次清楚地刻画了现代花剑运动的雏形,——用柔韧的钝头剑刺击对方躯干。

尽管书中没有提到“花剑”这个名称或是具体规则,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出在路易十四时代,花剑对抗在宫廷中很得太阳王的青睐。

有趣的是,第一个在纸面上详细描述花剑规则的是一个苏格兰人,“业余”爱好者威廉·霍普爵士(Sir William Hope)。1692年,他在一篇叫《剑术学校规范》(Laws to be Observed in all Fencing Schools)的论文里写道:“尽管在实战中,一个人可以使用利器刺击对手任何一个身体部位,但是在剑术学校里,刺击的目标区仅限于对手的躯干,也就是‘脖子以下,裤腰以上,以及两肩中间’的部分。身体其他部位为无效目标。双方的剑(用法语词Fleurets)必须是相等的长度;三次击中宣告比赛完毕。在剑头的突出部绑着一片沾满朱红色颜料的海绵。每次击中后,裁判可以根据衣服上的颜色点判断击中是否有效”。

而在花剑的发源地法国,最早记载花剑规则的文献居然要再晚上四年。1696年,图卢斯的让·拉巴(Jean Labat)最早记载了相应的规则。当然,大家的共识是这些规则在法国早已流行多年,只不过没人写下来而已。

这些基本规则,两百多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判读击中可以依赖机器的帮助。让·拉巴在文中清楚地描述了优先权的规则:“如果双方都击中,只有一方可以得分;如果有一方没有击中有效目标(躯干),那么另一方得分。防守后的反击可以得分,但是不可以用后手来格挡对方的武器;故意刺击对手面部的剑手将被除名;师傅在比赛中不可以协助徒弟”。

威廉·霍普爵士在1707年发表的一篇重要的论文中指出,刺击对方的手腕、手臂、腿部和脚虽然不算有效得分,但是都是合理的技巧,因为在用利器的实战中,这些技巧能够让对手失去反抗力。霍普强调控制距离的重要性,认为面对一个咄咄逼人的对手时,一个剑手可以“战术性”地后撤一两步“而不会被当作懦弱的表现”。剑手不允许通过握在剑柄的末端来偷偷增加剑的长度。

一个世纪以后,约瑟夫·罗兰(Joseph Roland)在文中指出:“如果一个剑手侧转身体甚至背对他的对手,或者在进攻时把身体压得很低,或者用其他一些‘优雅的’动作来避免被对手打中有效部位(躯干正面),是不正当的。花剑规则之所以存在有效部位的规定,是为了这项对抗运动的安全性。如果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是有效目标,那么每一次的刺击都可能造成伤害甚至死亡,那么这个运动就会消亡”。毕竟,在19世纪初,防护面罩还没有流行开。

防护面罩的发明者之子,安东内·拉·布瓦西埃(Antoine La Boëssière)认为花剑运动的宗旨是展现技巧。根据击剑史学家阿尔奇·科博(Archie Corble)的说法:“当时的剑手在防住对方的进攻后,会等到对手还原到准备姿势,才会反击”。高手们并不使用步法来前后移动,而是待在原地攻防。对抗结束的时候,剑手的左(右手剑)脚应该没有挪地方。通常,在三、四个回合之后,双方都会休息一下,站直了身体把右脚放在左脚上休息一下——好保持左脚的位置。

直到1836年,防护面罩终于成了标准配置。巴特勒米·德·巴斯滕(Barthelemy De Bast),既然练习击剑的目标是在公众面前比赛对抗,那击剑比赛必须和决斗一样被严肃对待。在比赛开始前,双方选手都要先展示一下剑法,被称为“行大礼”(tirer au mur - the Grand Salute)。每個剑手被击中后,必须大声宣告承认。

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在1864年出版的《花剑训练》(Foil Practice)一文中写道:“如果一个剑手有意遮挡有效部位,比如侧身、反身、或者用后手挡住胸部,那么,对方击中腰部以上任何部位都应当记为有效”。

1850年以后,花剑剑条的长度开始规范化。4号剑长840毫米,剑身柔韧用于训练。5号剑长880毫米,比较硬,适合攻击。1880年,年度英国皇家军事巡回赛第一次加入了花剑比赛项目。比赛以五分胜,场地长24英尺宽4英尺(7.3×1.2米,相对于现代击剑场地为14×1.5米)。如果剑手因任何原因踩到场外,会丢一分。击剑服为白色,剑头沾有黑色染料。

1891年,阿尔佛莱德·霍顿(Alfred Hutton)用英语更准确地重新定义了花剑的有效目标区域:“由锁骨下沿至腰部,左侧不超过左乳头,右侧延伸至腋下前缘”。

导LEAD语

回到 19 世纪后期。1896年对于现代击剑来说将是一个特殊而决定性的一年。击剑史上的三个关键事件发生在1896年:

英国的民间比赛规则最初是由业余体操和击剑协会制定的。它们反映了皇家锦标赛所采用的规则,除了比赛剑道的宽度扩展到6英尺。击中的有效部分颈部和臀部之间有效,包括面罩或手臂。花剑的剑尖是彩色的,以帮助裁判,并且希望参赛者承认被击中。任何故意不承认的击剑手每次犯规都会被记分。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加入了花剑和佩剑的比赛,这极大促进了击剑运动的发展。

同年,第一次公开的国际三武器赛事在巴黎举行,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分别进行了比赛。每项赛事的获胜者将获得1000法郎,每位参赛者均获得一枚纪念比赛的铜牌。

首届英国花剑锦标赛于1898年举行,当时规定:“冠军可以在次年的锦标赛中直接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直到1910年,往年的冠军才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样在比赛中奋力拼搏。

当业余击剑协会于1901年成立时,比赛是三分制,但非正统的击剑手有时可以通过几次幸运的触击击败熟练的对手。因此,在考虑到击剑的质量和击打次的同时, 1905年计分系统改为在5分钟内无限次击打。在当年罗伯特·蒙哥马利和埃德加·塞利格曼之间的花剑冠军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两人之前都是不败的,最终比分是塞利格曼5,蒙哥马利4。但蒙哥马利因其卓越的风格而被宣布为获胜者。然而,在实践中,对风格的判断被证明过于不一致,很快就被放弃了。

19世纪80年代后期,击剑开始成为女性可以接受的消遣,当时威尔士亲王将他的三个女儿送到巴蒂斯特·伯特兰 (Baptiste Bertrand) 接受指导。

在10年内,强大的图比·洛瑟(Toupie Lowther) 打败了她所有的对手,包括许多男人。

但在1907年举行的第一届英国女子花剑锦标赛上,她已经退役了,米利森特-霍尔(Millicent Hall )从37名选手中胜出。

直到1924年奥运会才接受女子花剑。

为了让花剑更加实用,法国陆军部于1908年引入了新规定,将有效部位(男性)扩展到腹股沟和肩部至肘部的上剑臂的线。当1912年奥运会的组织者恢复到颈部和臀部之间身体的旧目标定义时,法国队退赛以示抗议。显然,是时候建立一个国际机构来制定一套大家都会遵守的规则了,于是在1913年,国际击剑联合会成立了。他对花剑制定的基本规格至今仍然适用:剑身长度不得超过900毫米,护手盘直径不得超过120毫米,深度不得超过30-55毫米,总重量不得超过 500克。

虽然上臂在1920年奥运会上是有效目标的一部分,但三年后它被排除在外,这对年轻的意大利明星阿尔多·纳迪(Aldo Nadi)来说为时已晚,他在1922年输给法国的吕西安·戈丹(Lucien Gaudin),在这场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比赛中,阿尔多痛苦地抱怨说对手有几次击中了他的手臂。

对于女性来说,有效部位的下限仍然是穿过髋骨顶部的一条线,1938年FIE 规定它应该用一条缝在外套上的黑色丝带来标记。直到1964年,女子有效部位终于与男子相同。

200多年来,手柄的形状是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简单选择。在18世纪的一段时期,花剑被装上了椭圆形的手柄,以类似于小剑的手柄,之后法国人采用了更实用的方形形状。相比之下,意大利人仍然忠于带有横杆的短剑杆式手柄,两根手指放在横杆上以保持对剑身的强大控制。直到20世纪,更加注重体力的打法风格使得有必要开发提供更强握力的手柄。法国冠军爱德华·加代尔 (Edouard Gardère) 在1932年奥运会期间使用了它,是最早根据他的要求设计枪形手柄的人之一。它的受欢迎程度很快蔓延开来,随着电动花剑的引入,各种各样的手槍式手柄变得可用。

电动花剑实验开始于19世纪。据说,法国魔术师和击剑手罗伯特-胡丹 (1805-1871) 发明了一种金属夹克,用金属丝连接到一个铃铛,当夹克被剑尖接触时,铃铛就会响起。他将这项发明的权利授予了他的朋友,击剑大师奥古斯丁·卡博特,他于1895年注册了专利。1885年在比利时开发了另一种电动计分器,1896年英国外科医生缪尔黑德·利特尔(Muirhead Little)发明了一种类似的设备,包括电线将铜线编织的护套连接到壁挂式记录器·。

尽管它们被成功演示,但看到两名击剑手像一对被俘虏的甲虫一样在滑雪道上上下移动的景象引起了观众的欢呼,以至于系统失去了所有可信度。

直到1935年,熟悉的卷轴和地线系统才首次在德国女子花剑比赛中使用匈牙利计分机进行试验。两年后,FIE 使用意大利工程师塞尔吉奥·卡尔米纳 (Sergio Carmina) 开发的设备在布鲁塞尔发起了首届男子花剑国际电动锦标赛。

1938年,来自底特律的匈牙利出生的击剑大师贝拉·德·托斯卡纳 (Bela de Tuscan) 为一种巧妙的电池供电系统申请了专利,并与他的妻子乔安娜 (Joanna) 在伦敦的舞台上进行了演示。一根电线从透明钟罩内的电池引出,沿着通道切入剑条,每个剑条的尖端略微凹陷。击剑手穿着夹克,目标区域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金属布。当剑尖击中布料时,防护罩内部会亮起一盏灯,指示谁击中了,但如果击中偏离目标,则不会。另一个展示涉及将一个微型灯泡连接到他们的剑条末端,以便在黑暗的舞台上,他们可以追踪击剑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阻止了进一步的发展。

战后,在1950年世界锦标赛时举行了一次实验性的电动花剑(由英国的René Paul赢得)。但直到1955年,才有了足够可靠的设备,使世界锦标赛的花剑项目首次实现了电动击剑。然而,电动剑条比非电动剑条重约65克,由此造成的平衡感不足使许多花剑运动员厌恶地放弃了这种武器。但最好的击剑手已经适应了,正如法国人克里斯蒂安·德奥里拉所证明的那样,他在1952年非电动奥运会和1956年电动奥运会上都赢得了金牌。正是在1956年,吉利安·希恩成为英国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在早期,人们认为裁判员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他们无法一次工作超过15分钟。

在1955年的世界锦标赛上,俄罗斯人展示了一项被认为可以取代昂贵的电动花剑的发明。它由一个空心的弹簧点组成,里面有一包棉絮,在每次比赛前都要用水、红色染料和氨水的混合物浸泡。当击中时,棉絮被挤压,出现一个红色的印记,几秒钟后消失,这取决于混合物中的氨水数量。但是,除了必须定期补充混合物的不便之外,该系统对金属不起作用,因此在面罩的金属网上的命中没有记录。就像在过去250年里开发的其他记录命中的巧妙装置一样,它被遗忘了。

早期的电动剑头有一个独特的蜂巢形状,有水平和垂直的脊线,然后在1958年,垂直的脊线被移除。1961年,一个带有锋利邊缘的平头被引入。七年后,我们今天知道的斜边版本成为标准形状,尽管其直径多年来一直在变化。

但剑条不断断裂,有时会造成致命的后果,直到1995年,马氏体时效钢(一种高强度的铁镍合金)才被用于制造花剑和重剑剑条,它不仅比之前采用的弹簧钢更持久,能承受更大强度的受力,而且还倾向于逐渐失效,因此在断裂之前就可以被丢弃。

自从威尔金森剑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尝试使用无线电发射器以来,工程师们一直试图开发一种可靠的无线计分系统。一个有前途的法国发明在20世纪60年代被展示出来,但从未被资助进行商业开发,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家乌克兰公司StM才推出了一个系统,最初用于佩剑,并能可靠地工作。该系统于2001年首次在世界锦标赛上使用,2004年在奥运会上使用,然后在2007年世界锦标赛上被调整为重剑,最后在2008年奥运会上被调整为花剑。从那时起,它就被用于所有主要比赛的决赛阶段。竞争者们穿上一件特殊的导电T恤衫。击中后,连接在击剑手腰部的发射器会被激活,从而触发面具上的灯,并将信号传输到赛场上的记分牌。一个复杂的编码系统解决了来自任何其他发射器的干扰问题。

目前STM的无线系统依赖于工程师在呼叫室中为个别击剑手调整系统,人们想开发一种无需专业设置就能为每个人服务的系统。这项任务花了很多年的努力,但在2016年发布的一个针对俱乐部击剑手的消费者无线系统。这个系统被证明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它的设置非常快,而且在与其他活动共用场地的情况下非常适合俱乐部击剑。

来源:万国体育

猜你喜欢
锦标赛电动规则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新车队
让规则不规则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电动橡皮擦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