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体育运动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可行性探讨

2021-12-14 13:44程玲刘芳
当代体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人际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程玲 刘芳

当今社会竞争环境下,大学生要承受和接收来自各方的压力源,严重的还会引起心理危机。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健康的心理状况会带给学生正能量,促进学生积极乐观的成长,而消极萎靡的负面心理则是让学生低沉自闭,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大的弊端。因此,尽早的消除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的心中充满阳光和光明,是他们培养坚韧、乐观和独立人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体育运动能有效帮助学生通过动能释放、宣泄疏散心理压力,进而去帮助学生形乐观积极人格,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长更远。本文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着手,研究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办法。

许多学生都是在大学阶段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独立生活,面对全新的环境和生活、学习方式,总是会遇到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大学生活称得上是“小型社会”,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在大学阶段进行能力储备。在应试教育阶段,大多学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也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挫折,许多的问题都是由家长帮办,所以大学生在遇到生活、学习中的苦恼时容易产生困惑,衍生心理压力。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尽早的适应新生活,更好的和新生活握手言和,可以让大学四年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本篇文章将针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找出问题所在,并且也提出一些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去克服这些心理问题,让学生可以积极乐观快乐的度过大学的生活。

1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1.1 學业的压力

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关,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既要让学生学有一技之长,也要通过综合素质提升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中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高中期间更多的是和伙伴的学习竞争,学习过程中有老师们的监督和辅导,而大学中老师作用逐渐弱化,靠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控自律较多。也有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将生活重心会偏向于人际交往、创业准备等与社会事务衔接的事务环节,对于课业学业没有很好的关注,学业成绩达不到考核要求。产生焦虑、暴躁等的不良情绪,尤其当期末考试时,很多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面对考试更是坐立不安,有些学生甚至想到去抄袭或是作弊等来取得考试的通过,这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

1.2 人际互动的困惑

大学生活中学生是各项活动的主体,要面对和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学生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同时,一般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社交能力的指导较少,大部分同学都是依靠本能开展社交活动,缺乏交往技巧,在学校中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同学相处,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磕碰。面对人际不利时也没有处理能力,很容易因此陷入人际困难。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压力过大,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其他人交流,也有学生因自我意识太强,频发与人产生冲突。这些情况的发生,极其容易让原本就比较脆弱的心理再受到冲击,带来负面情绪的激惹。由此可见,不科学的人际交流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所在,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或是自闭的不良反应。

1.3 虚拟世界的沉溺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便利,但也有不少弊端。例如大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他们过分的依赖网络和电子设备,沉溺于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节律。经研究显示,过度的依赖于网络设备,会使现实生活中的人逐渐疏远于日常交际,产生孤独、抑郁等的情绪。网络成瘾也容易造成当事人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对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不利。由此可见,虚拟网络的不合理运用以及学生自控力的缺失使他们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混淆,对于现实中的一切越来越失望,脱离当前社会,进而会陷入网络中,对网络世界中虚无的世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成长为一个无用之人。

1.4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缺失

在现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越来越来越少,缺乏有效的沟通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第一,学生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日常沟通有障碍,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中遇到一些事情不懂得和他人商量,也不懂的向他人寻求帮助;第二,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三是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太少,导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矛盾也越来越多。总之,有效的交通和沟通缺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

1.5 攀比心理的加重

社会的日益发展带动了经济水平,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学生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应的学生的攀比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一部分学生认为穿的好、用的好就是有面子,因为这所谓的面子,他们在消费上没有一点点的节制,完全忘记了他们是用父母得道血汗钱去挥霍,逐渐的他们的心理被扭曲,用这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这也是现在大学生中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引发学生虚荣心的导火线,也是让学生误入歧途的因子之一。总之,攀比的心理对于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值得引起社会以及教师的关注。

2 体育运动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2.1 立足现实,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体育运动能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调整心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要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例如长跑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意志力的提升,接力赛等团体协作运动可以让学生通过团体协作培养默契和彼此包容的心境,增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需要提醒的是体育锻炼也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频率,因为过少的运动并不能发挥运动的积极作用,而过多的运动则会引起过多的消耗带来心理负担。参与运动锻炼要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要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形成内隐式生活习惯,帮助当事人优化生活习惯。因此,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举办更多的体育活动,鼓励大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去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更多的学生交流,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2.2 脚踏实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想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必要的。在大学生活中,学业压力没有基础教育时期的那么繁重,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抽出部分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对于爱好运动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運动项目,通过运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融合能力。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暂时脱离生活中的疲惫感,对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酣畅淋漓的运动更容易发泄负面情绪,通过运动实现情绪转化和缓冲,在运动结束后当事人还会感受到喜悦、快乐之情。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实现情绪转化。因此,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学生强身健体的有效措施,也是学生舒缓压力,获取快乐的渠道之一。学生应该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从身心两面得到启发和提升。

2.3 兼容并包,改善人际互动模式

提到大学生活一般都用多姿多彩来形容,但也会有一些较孤僻的学生。这类的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特殊的心理诉求,平时不易察觉也难以干预。运动是最能打破人际隔阂的方式。通过集体协作、共同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之间增强交流,在通力协作、相互帮扶的过程中促进感情的交融与联结,增加共情的概率,实现心理破冰,改变学生不愿社交、不敢社交的情况,让学生们通过运动彼此了解,既能帮助他人,也能成就自己,是最低成本的人际互动方式。总而言之,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学会和他人沟通,善于和他人沟通,提升自我的交流沟通能力,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提升自己的交友品质,这对于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是双赢的事情,学生应该好好坚持运动,喜欢体育运用。

2.4 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一部分大学生提起学习就感觉身心疲惫,没有一点热情,有的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性是很多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体育运动是一项不错的选择,首先,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的精力;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心,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在不断重复一项运动或是一个动作过程中,对于他们的耐心和韧性的锻炼十分大,将这项耐力转化在学习中,他们的学习将会有质的飞越;再者,体育运动也会讲究一定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体育运动中想要取得成功,和文化知识还是分不开的。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5 启发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的作用还包括启发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得不断的坚持,去努力,教会了他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放弃一定会失败;他们在团队游戏中发现,团结起来力量大,只有大家庭成长的好,个人的发展才会好;在比赛中他们发现,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是对对手的尊重;在和队友商量如何取得比赛胜利时,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了大我,牺牲小我大放光彩的机会……总之,通过体育运动,会启发学生更好的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做事,对他们而言将会受益终生。

3 结语

心理健康状态本身是一个波动性、个性化区间,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大学生难免会产生阻抗和退缩,这些问题若没有及时排解,容易泛化而造成不良后果,不仅仅去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他们心理的影响也十分大。体育运动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还可以强健体质,从身心两方面都对学生有所帮助。因此将体育运动作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还应当注重心理品质的提升,引导学生走向积极乐观、勇敢自信、关爱自我、关心他人的发展之路。总之,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是他们走上自信的道路之一,也是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和乐观的途径之一,要认真的对待体育运动,从中汲取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人际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体育运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呆呆和朵朵(13)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