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对小学生成长发育阶段的重要性探究

2021-12-14 21:49孙佳琳
当代体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动作身体

孙佳琳

随着教育时代的变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不仅包括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包括要提升学生综合身体素质。部分小学在身体素质锻炼中培养增加了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课程,以提升小学生成长发育水平为目的。旨在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成长发育。本文通过对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对小学生成长发育阶段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以期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气质,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还能帮助小学生矫正不良体态。

随着教学时代的进步和改革,艺术体操运动在小学生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备受学生的欢迎。艺术体操中富含的艺术性和运动性内涵,能有效改善小学生身体形态。将艺术体操与其他运动器械的结合,能有效促进小学运动协调性的提升。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增设艺术体操训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表现力、美感以及节奏感,还能进一步提升自身气质,改善身体形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艺术体操运动对学生可以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另外,随着实验调查发现,我国少年儿童肥胖率越来越高,较多的学生都存在身体形态不符合标准的现象,这都将导致影响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发育。根据艺术体操特点为学生带来的优势,验证了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对小学生的成长发育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中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的应用。

1 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对小学生的身高、体质、体重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对小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身姿都会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对部分小学生进行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试验结果表明,进行艺术体操训练的学生身高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体脂率和体重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下降。实验表明,适量的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在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过程中,要求小学生需要具备灵敏的反应,因此艺术体操能促进学生身体肌肉的快速增长,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脂肪,从而达到一定的瘦身效果。

2 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对小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2.1 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能培养学生正确身姿

小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艺术体操身形训练课程,能有效改善身体姿势不正确的情况。目前我国小学生大部分存在肩部下垂情况,这是由于每天上课和写作业姿势不标准造成。通过相应身体形态的训练,能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身姿以及自然形态不足。艺术体操训练形式多样化,通过体操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灵活性、柔韧性以及协调性水平的提升,还能提高学生表现力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密度相对成年人明显不足,骨组织当中含有较多有机物质和水分,骨骼的坚固性也比较差。在后续成长过程中,小学生的骨骼形态会随着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坐姿、走姿等方面的联系,很容易出现驼背、罗圈腿等骨骼畸形问题。对小学生开展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要求学生锻炼艺术体操中的身体平衡、舞蹈步等动作,并对其资本姿态进行严格训练,此时小学生的畸形骨骼能够在参与联系期间得到矫正,经过动作压力或者是拉力的作用,骨骼状态得到改善。例如,对小学生开展站姿训练,要求学生保持全脚掌撑地,且脚趾处于抓地状态,膝关节要保持绷直,通过提髋收臀等动作调整,保持整个身体从上到下稳稳站立。长期处于该种站姿状态,小学生的骨形得到矫正,骨骼抗性增强,抗压和抗扭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除此之外,参与艺术体操的身体形态训练能够让小学生个子长高,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四肢骨生长与审稿存在密切联系,尤其是下肢骨的增长情况直接而影响小学生的身高。参与艺术体操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走、跑、跳等动作,每个动作都要保持特定韵律并拉伸到最长点,此时小学生身体处于波浪状态,但各個关节都在做柔和且连贯的动作,下肢骨始终处于频繁运动状态。运动之中骨骼受到摩擦和挤压,骨细胞因此加速骨化和分裂速度,下肢骨自然会随之增长。受到运动作用影响,骨骼在增长的时候将需要大量血液,血液中含氧量比较高,骨骼周边的肌肉增长速度也会随之提升,小学生的身高在该种状态下发生变化。

2.2 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能提升学生自身气质

小学生需要进行艺术体操训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气质。有关社会交际的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环节中,人们主要是通过语言、身体姿态以及面部神情来表达交际内容,而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往往能提升学生的气质,在交谈过程中能更好地展现自我。在艺术体操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针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小细节进行调整教学,让学生清楚明白自身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进而实现自身气质的提升。

2.3 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将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加入到小学生体育课程中,能有效对小学生心理进行良性心理刺激。通过艺术体操训练来改善学生内心的情绪,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运动的积极性。在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环节中,教师需要随时提醒小学生要以自信的精神面貌开展训练,久而久之,对小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心理建设,在日后无论做什么有具备强大的自信心。但也会出现小学生害怕吃苦、怕受累等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转变消极心态,参与到身体形态训练课程中。

2.4 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改善学生神经系统

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是神经系统,主要包含脊髓神经、脑神经和周围神经,小学生处于少年时期,神经活动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发展不够稳定。通常情况下,兴奋过程占据优势且比较容易出现扩散问题,此时小学生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当然,神经系统也会出现皮质抑制过程较弱的情况,此时小学生精确划分能力不够完全,外在表现则是肢体动作不协调,喜欢做多余动作。对小学生开展艺术体操的身体形态训练,引导学而生按照规定要求做出优美且协调的动作,此时学生身体速度、柔韧性以及协调能力都会逐渐增强。例如,引导小学生做跨跳抛棒的动作,并以前滚翻的方式到达指定地点完成接棒,此时学生需要在面对身体空间位移及时做出反应,不能出现延迟,否则会因为错失接棒机会而导致动作失败。上述训练会产生激烈的转体或跳跃动作,学生不仅神经功能需要满足艺术体操动作要求,在心肺功能上也要全面配合。经常性做艺术体操动作,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让神经系统在艺术体操运动当中具备足够工作强度支撑学生做各项运动动作。

除上述情况以外,目前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发育第二信号系统,在面对具体形象所反射的信号时比较容易出现条件反射动作,此时小学生无法以抽象语言能力表达自己,更无法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在训练学生艺术体操形体动作期间,教师会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不仅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训练精神,也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想,保持顽强刻苦的态度参与训练。例如,在训练艺术体操形体动作期间,一旦创编新的动作,教师会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如果出现动作修改的情况,则需要开始新一轮的练习。教师对学生给出言语指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创新体操动作,在明确具体的动作创编路线和方向以后,学生可根据自己想法进行动作变换或队形图案创编。如此,学生的联想能力得到配额杨,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总体来说,艺术体操的训练让小学生神经系统变得更加活跃,能够对训练动作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长期处于该种训练状态,小学生不仅行动比较敏捷,记忆力也会随之增强。

2.5 通过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锻炼学生心脑血管系统

小学生所处的身体发育阶段呈现出明显心血管系统不完全的情况,不仅心缩力比较弱,心肌纤维交织也比较放松,此时一旦经过剧烈运动,往往会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但小学生血管壁的弹性比较好,在心脏射血时会产生一定缓冲效果。但是,小学生本身血压比较低且心脏调节能力不足,心脏每分输出量相比于成人来讲要低很多。为此,小学生参与运动时需加快心率使心排血量增加,从而适应身体机能需求。对小学生开展艺术体操的身体形态训练,让小学生经常保持激烈运动状态,学生的心肌也将经常运动,时间长久以后,学生的心脏细胞对其运动状态产生一定适应性,学生的心容积随之增大心肌细胞的运动性也随之增强。当然,在小学生心脏功能还无法满足训练需求的情况下,开展身体形态训练还需要注意下述内容:首先,制定长期训练计划,将训练目标放在长远训练成绩方面,控制好训练负荷,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强度训练状态,降低学生心脏工作负担。其次,小学生在氧债方面具有敏感性,训练小学生时刻增加多乳酸氧债方面的训练,增强小学生氧债能力。最后,虽然是开展身体形态训练,但教师在指导训练时会要求学生做静力性力量练习,此时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脑贫血或者是心肌贫血症状,因此,需适量训练静力性练习,规避短暂性心肌或脑贫血。

3 结束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各大学校可以加强艺术体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重视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塑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设各类艺术体操的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训练氛围。同时,教师需要在艺术体操身体形态训练课程上加强教学内容的编排,以便有效提升小學生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进而实现阳光体育运动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温州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动作身体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高校开展艺术体操选修课的价值
下一个动作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优雅背后的艰辛
画动作
我de身体
从2013年版艺术体操规则分析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动向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