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探索

2021-12-15 04:13徐思田
名家名作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用墨用笔花鸟画

徐思田

名字思田,由父辈所取,寄托他们对我诸多美好的期许,也暗示要立足经营自己的那亩田。因家叔徐培晨是画家,在南京师大教书,自然从小就受到他的影响,跟着涂涂画画,算是比较早的绘画启蒙,后来考取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美术系进行专业学习,毕业后又研习于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师大美院、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台湾艺术大学,从诸多名师、同学那里吸收并积蓄能量,助益于艺术创作与教学。

一直以来,我所坚持走的艺术道路是师古人、师造化、求创造,擅工擅写,能精工,亦能大写;擅花鸟,亦擅人物、山水;擅用笔用墨,也会用水;既有传统理法,又有现代情境和现实生活气息。比较突出的还是花鸟画,山水次之,在花鸟画中尤以工笔为高。当今画坛,工笔画创作有个趋势,就是过分讲究制作效果,而忽略画法和造境,因过分而陷入匠境,审美效果虽工亦匠,但不生动、不感人。我自己的工笔花鸟画在画法上既吸收传统的线描,又借鉴了西法元素,更多的是从现实自然中发现、感悟和写生获得,这样画出了自然的生机,画境中才能充满生活气息。这在我的《花间细语》《绿荫》和《当午》中可以见得。

《禅境》 徐思田/作

水墨绘画形式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它甚至影响了日本及韩国,具有东方艺术代表性。虽历经改朝换代、画院制度的消长而有些变化,但始终保有水墨绘画的特色。其原因是,水墨绘画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粹,并早已深耕于民族意识之中,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却有着不容取代的文化特征和独特性。

在我的水墨山水中,比较重用笔用墨,用笔重点以线的变化写山体林木,用墨重浓淡层次的变化。对水的应用,我不仅把水当作调和墨的层次的媒介,而且把水视为与笔墨同等地位的艺术语言,这会使所写的山体林木富有韵致和动感,自然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水是宇宙的生命之源。在中国的水墨画中,云、雾、气皆生于水,它们的生成和流动使画中景物鲜活起来,墨因水而生韵。画家如果能处理好这几层关系,画必得气韵生动之意趣。品评中国绘画的高低,素以气韵生动为首要。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在江苏建院执教已20余年,教学之余写生创作,登临黄山、泰山、齐云山、大别山、太行山等名山,又去曲阜、孟庙、苏州园林、徽派古建筑、汉长城等文化遗存之地体察古建筑的美学意蕴,到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秦汉古墓群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高度。诸多文化艺术考察与实践激荡着心胸,开阔着视野,坚定着自信。近年来,又在国际文化艺术传播上钻研探索。感恩艺术给了我欣赏万物的眼睛,感恩艺术让我获得更广的精神自由。

《徽乡遗韵》 徐思田/作

猜你喜欢
用墨用笔花鸟画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包饺子
微思考
黄宾虹山水画技法探微
从画家书法谈对书法墨法的理解